王阳明拒绝迷途
本店图书 都是正版图书 可开电子发票 需要发票的联系客服!
¥
15.64
5.6折
¥
28
全新
库存7件
作者公子光 著
出版社中国发展出版社
ISBN9787517702863
出版时间2015-03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28元
货号23670743
上书时间2024-12-28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导语摘要
《王阳明拒绝迷途》是一部通俗易懂的阳明心学入门书,将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这些阳明心学的核心理念,以现代人的立场深入浅出地轻松解读,旨在让读者领悟阳明心学的智慧,修炼自我,强大内心,洞悉世道人心,突破人生的困局,获得正能量,找到好的自己,实现好的人生!
王阳明,立德、立功、立言不朽的圣人,创立的阳明心学集儒释道之大成,参透世事人心,力拯时弊,提升自我,成为集结五百年来国人精妙智慧的圣学。
作者简介
公子光,原名吴强,彝族,云南曲靖人,毕业于浙江大学法学院。目前就职于政府机关,其文字谨严,充满人生思考的温情。多年研读王阳明心学,洞悉王学核心精髓,期用其为世人指点一些人生迷津,以助实现完美人生。
目录
目 录
章 心即理
01 不要让心中的私欲把我们的眼睛蒙敝了
02 思想的端正不是做戏做出来的
03 做善事时,心中的恶自然就不存在了
04 让镜子照见光明就先把镜子擦亮
05 自以为是其实是关闭了通往成功的大门
06 追求表面的宁静并不是一件好事
07 用心体会才是做真学问
08 内心的平和是我们的幸福之源
09 本性纯良就会把事情看明白
10 能静下心反省自会做人做事
11 真正能迷惑我们的是自己
12 每一种情感都有要拿捏好的尺度
13 心中没有偏倚,心态才能平和
14 内心足够强大才能从容处理世事
15 不知道变通就是偏执于一念了
16 心存善念,拥有一颗平常心
17 把内心磨砺好,成功即水道渠成了
18 认识决定了我们的未来
19 惰性如尘,一日不除就会多厚一分
20 每个人的观念都是自己的“偏见”
21 有活力的人才能做有活力的事
22 志向明确具体才不容易迷失
23 放纵自己胡思乱想,便无片刻安宁
24 控制得了自己的情绪,便能掌控人生
25 做人不需降低自己,也不要拔高自己
26 不刻意不忽视,做事才能成功
27 不偏不倚才无私心杂欲
28 不动心自然不会被诱惑
29 若有心求异就只会看到异
30 时时克己修身才不会误入歧途
31 善与恶其实就是我们心中的好与恶
32 不要让自己经常后悔
33 一心一意地冲着目标前行
34 空杯心态让你变得更优秀
35 有先入之见便有失当之处
36 不要让忧愁占据你的心灵
37 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
38 客观真实才能正确做事
39 我的世界我做主
第二章 知行合一
40 醉过方知酒浓,爱过方知情重
41 盲行妄思是一剂毒药
42 道理简单易懂才容易落实
43 警惕因贬恶而做了扬恶的事
44 多在事上磨炼方可掌控人生
45 做正确的事,正确地做事
46 空谈无益,只是徒逞一时之快
47 要重视当下,不留遗憾
48 心中有备,遇事才会从容
49 见善则迁,见过则改
50 不要为自己找任何理由
51 无法控制内心,就无法从容自在
52 务实之心重一分,则务名之心轻一分
53 优秀与否,在于自己的选择
54 懂得白天和黑夜,就知道生与死了
55 学会在自己的不足之处下工夫
56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57 别让不良的念头潜伏在胸中
58 太拘谨和太直率都要不得
59 力而不巧,只是徒力
60 做人就要对自己狠一点
61 永不放弃是人生的凭恃
62 写在纸上不如印在心里
第三章 致良知
63 实实在在做事,才能稳当快乐
64 致良知是人生点金术
65 工夫做久了,自然就可战胜心魔
66 格物致知须从日常小事做起
67 为学处事,在精不在多
68 善和恶只是同一心性的两种状态
69 动静合一即是平常心
70 心中无恶便是善
71 无得失心便心无所累
72 谈论是非者自是是非人
73 思无邪是做人做事的根本
74 放纵自己的欲望,终会为其所惑
75 看不透生死,是因为为己之心不死
76 简易是穿透力的力量
77 处静中不自知,乃画地为牢
78 今日事今日毕,便无事烦扰心神
79 端正心思就是聪明睿智
80 不必在意七情牵累
81 心安处即是乐
82 经常自我反省才能进步
83 欲正人必先正己
84 平心静气便能察人入微
85 收心才能客观理智地做事
86 做说真话、干真事的狂者
87 把自己当作一个凡人
88 成功在于做别人没有做好的事
89 一切从自我出发是自毁长城
90 对那些质疑我们的人存感恩之心
91 只有从低位做起,才能在高位不翻船
内容摘要
《王阳明拒绝迷途》是一部通俗易懂的阳明心学入门书,将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这些阳明心学的核心理念,以现代人的立场深入浅出地轻松解读,旨在让读者领悟阳明心学的智慧,修炼自我,强大内心,洞悉世道人心,突破人生的困局,获得正能量,找到好的自己,实现好的人生!
王阳明,立德、立功、立言不朽的圣人,创立的阳明心学集儒释道之大成,参透世事人心,力拯时弊,提升自我,成为集结五百年来国人精妙智慧的圣学。
主编推荐
公子光,原名吴强,彝族,云南曲靖人,毕业于浙江大学法学院。目前就职于政府机关,其文字谨严,充满人生思考的温情。多年研读王阳明心学,洞悉王学核心精髓,期用其为世人指点一些人生迷津,以助实现完美人生。
精彩内容
01 不要让心中的私欲把我们的眼睛蒙敝了
心即理也。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
“你扪心自问一下吧!”
当我们要求一个做了错事的人反思的时候,十有八九会说这句话。这句看似简单的话语之下却隐藏着一个重要的观点——社会的价值判断标准就在我们自己心中。
王阳明对徐爱说:“至善是人内心的本来面目,只要‘明明德’到‘至精至一’处就是至善了。”
徐爱有些疑惑,问道:“至善只从内心寻求,恐怕对于天下的事理不能探究到底。”
王阳明回答说:“内心就是道理,天下还有内心之外的事物、内心之外的道理吗?”
徐爱的疑惑更深了,他举例说道:“比如,侍奉父亲的孝顺,侍奉君王的忠诚,结交朋友的信用,治理百姓的仁爱,这里面都包含了许多道理,恐怕也不可以不明察。”
听了徐爱的话,王阳明深深地叹了一口气,说道:“这种说法的危害由来已久,不是一句话就能领悟的。现在,姑且就你所问的问题来谈一下我的看法。比如侍奉父亲,难不成要到父亲身上去寻求孝顺的道理?侍奉君王,难不成要到君王身上去寻求忠诚的道理?结交朋友治理百姓,难不成要到朋友和百姓身上去寻求信用和仁爱的道理?都只是在人的内心,内心就是道理。人的内心没有被私欲蒙蔽,就是天理,不需要外面再添加一分。以此纯粹是天理的内心,去侍奉父亲,就是孝顺;去侍奉君王,就是忠诚;去结交朋友治理老百姓,就是信用与仁爱。人们只需在内心去掉人的私欲、保存天理上多下工夫就可以了。”
王阳明的话可谓鞭辟入里,一针见血,抓住了根本问题。根本问题一解决,其他问题自然迎刃而解。与其说王阳明创造了一种理论,毋宁说创造了一种方法论。
02 思想的端正不是做戏做出来的
至善只是此心纯乎天理之极便是,更于事物上怎生求?
社会中有很会做戏的人,而且做戏的时间久了,自己也忘了这是做戏,当成真的了。做戏这事,表面上像就可以了,而演员的内心则是另外一回事了。当我们看到一个演员把岳飞演得血肉丰满时,一般都说他演得很像,但绝不会说他就是岳飞。王阳明和弟子就讨论过这样的问题。
弟子郑朝朔问王阳明:“至善也必须有从事物上寻求的吧?”
王阳明回答说:“至善只是我们的内心完全纯粹是天理就是了,更到事物上怎么去寻求?你试着说几件事情来看看。”
郑朝朔说:“比如侍奉双亲,冬温夏清的仪礼怎么做,侍奉赡养怎么做,应当求一个适当,才是至善,因此才有学问思辨的工夫。”
王阳明回答说:“如果只是冬温夏清的仪礼,侍奉赡养的适宜,可以一两天就讲完了,还用得着什么学问思辨?只有冬温夏清时,也只要我们的内心完全纯粹是天理;侍奉赡养的时候,也只要我们的内心完全纯粹是天理。这一点,如果没有学问思辨的工夫,则难免有毫厘之差、千里之谬,所以即使是圣人,也有精一的教诲。如果只是那些仪式礼节做得恰当,便说是至善,那么现在的戏子,他们扮演的许多冬温夏清、侍奉赡养的仪式和礼节都很恰当,也可以称之为至善吗?”
王阳明与郑朝朔的对话围绕如何寻求至善展开。王阳明认为至善即内心完全纯粹是天理,而要做到这一点,就是要在我们的内心下工夫,而不是那些外在的礼节和条框。因为这些礼节和条框即使普通人也很容易学会,但是如果内心思想不端正,就会有千里之谬。为什么我们一起坐在同一个教室里,听同一个老师讲课,结果成绩却不一样?为什么天下有那么多人学习《孙子兵法》,结果真正懂的人却只有那么几个?为什么霍去病从来不读兵书,却常常能打胜仗?关键的一点就在内心,内心不用功的人,他的人生又怎么能够达到一个更高的境界呢?
03 做善事时,心中的恶自然就不存在了
“人心”之得其正者即“道心”,“道心”之失其正者即“人心”,初非有二心也。
中国有句话,叫“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意思是说,皮没了,毛也就没了。唯物辩证法中,现象和本质是一个对立统一体,现象中藏有本质,而现象是本质的外在表现。对立统一,用王阳明的话说就是惟精惟一,而这一个理论加以利用,就是要注重实践,在实践中求得真理。
徐爱问王阳明:“老师认为博文是约礼的工夫,学生深入思考但还是弄不明白,请老师指点。”
王阳明回答说:“‘礼’字就是‘理’字,理的表现,可以看到的,就称之为‘文’;文的隐约细微,看不见的,就称之为‘理’,只是同一物。约礼只是要人的内心纯粹是一个天理。要人的内心纯粹是一个天理,必须在理的表现上用功。博学之于文,就是约礼的工夫。博文就是‘惟精’,约礼就是‘惟一’。”
徐爱又问:“‘道心常为一身之主,而人心每听命。’以老师‘精一’的学说来推断,这句话好像有问题。”
王阳明回答说:“你说得对。心,只有一个。没有夹杂人欲,称之为道心;夹杂人欲,称之为人心。人心得其正就是道心,道心失其正就是人心,本来就没有两个心。程子说人心就是人欲,道心就是天理,这句话好像将两者区分,而实际只是一个。现在说道心为支配,人心听从道心,是两个心了。天理和人欲不同时存在,怎么可能有天理为支配,而人欲又听从天理呢?”
这段对话有两个关键词,一个是博文约礼,一个是道心人心。
博文约礼,简单来说就是面对实践的自我反省,在实践上去掉人欲,保存天理。比如你决定要做一个绅士,那么你就必须在每件事上都表现得绅士;再比如你是个好人,那么对每个人都必须表现得友善和蔼。否则怎么能称得上绅士或好人呢?
道心人心只是一物,道心和人心不并立。这就好像人的内心,虽然有恶的一方面,也有善的一面,但善恶不同时并立,有的时候是恶,有的时候是善。比如你做坏事时,你的内心就是恶的,你心中的善已经不存在了。同样,当你做好事时,你的内心就是善,你心中的恶已经不存在了。
04 让镜子照见光明就先把镜子擦亮
学者惟患此心之未能明,不患事变之不能尽。
人应该如何立志?应该如何为志向而奋斗?这两个问题是现代人时常会面临的问题。虽然王阳明所处的时代与现代社会截然不同,但追求成功都要落实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自身的素质,另一方面是事情。
王阳明说:“保持志向就如同心痛,一门心思在痛上,哪里还有什么工去说闲话,管闲事?”
陆澄问:“主一的工夫,比如读书就一门心思在读书上,接待客人就一门心思在接待客人上,可以称得上主一吗?”
王阳明说:“喜欢女色,就一门心思在喜欢女色上,喜欢财物就一门心思在喜欢财物上,可以称得上主一吗?这是所说的追求外物,不是主一。主一是专注于一个天理。”
王阳明又说:“只一心一意要存天理,就是立志。……感觉到纷扰就静坐,感觉到不想看书就要看书,这也是因病下药。”
陆澄问:“圣人应对事态变化没有穷尽,莫非也是事先讲求好的?”
王阳明说:“哪里讲求得这么多?周公制作礼乐教化天下,这都是圣人所能够做的事情,尧舜为什么不全部把它做了,而要等周公来做?孔子删述六经以告之万世,也是圣人所能做的事情,周公为什么不先将它做了,而要等孔子来做?由此可知,圣人遇到这个时代,才有这件事情。只担心镜子不明亮,不怕事物来了不能照见,讲求事态变化,也是照时的事情。但是学者必须先有个明的工夫。学者只担心内心不能明,而不担心不能穷尽事态之变化。”
立志之道贵在主一,主一就是专注于一个天理,这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方向和目标要正确,二是要持之以恒。专注于天理是基本的一点,由这点出发,循序渐进,后能够达到一个更高的境界。用功之道在于对症下药。
而圣人与时代的关系,可说是时势造英雄,但为什么我是英雄,而你不是英雄,这就在于个人的素质和能力问题了,关键就在于个人平时所下的工夫。
世界是千变万化、日新月异的,世人穷于应付。那么怎么办呢?是把世界上所有的事情和变化都记在脑子里,还是培养自己应对事情和变化的能力?当然是后者。按照王阳明的话说,你要让镜子照见事物,就必须先在明上下工夫,先把镜子擦亮了。
05 自以为是其实是关闭了通往成功的大门
譬如方丈地内,种此一大树,雨露之滋,土脉之力,只滋养得这个大根。四傍纵要种些嘉谷,上面被此树叶遮覆,下面被此树根盘结,如何生长得成?
王阳明说过自是好名是人生的大病。自是的意思是自以为是,好名就是喜好名声。
自以为是就是认为自己是对的,别人是错的。一个自以为是的人,即便自己是错的,他也认为自己是对的;即使别人指出他的错处,指出他的问题,他也不在乎,更不会改正。这样的人通常以自我为中心,不会赞赏别人,不会接受别人的意见,总是认为自己比别人好、比别人强;这样的人只会用自己的智慧,不用别人的智慧;这样的人见识和能力都只是一般,所能成就的事业也是很有限的。
自以为是的人,实际上关闭了一扇通向成功的大门。他将自己封闭在狭窄的圈子里,他的视野和目光将变得短浅。
喜欢名声的人,为了自己所谓的名声,就会伪装,假装自己什么都懂,什么都会。他们也不允许自己的名声被毁坏,为了自己的名声,即便有错也不会改正。一个喜欢名声的人,就不能做到脚踏实地,就不能做到实事求是。按照王阳明的观点,虚与实是相对的,虚名增加一分,实行就会减少一分。一个追求虚名的人,他就会忽视实行。
王阳明的弟子孟源有自以为是、爱好名声的毛病,王阳明经常批评他。一天刚刚批评指责过孟源,一名弟子自陈近来的工夫请王阳明指正。孟源在一旁说:“你这是找到我的旧时家当。”
王阳明说:“你的毛病又犯了。”
孟源脸色为之一变,打算争辩一番。王阳明又向他说:“这是你一生的大病根。就好像方丈的土地之内,种这样一棵大树,雨露的滋润、土壤的力量,只滋养得这个大根。四面纵然要种一些好的谷子,上面被这棵树遮挡覆盖,下面被这棵树的根盘结,怎么生长得成呢?需要将这棵树砍掉,一点根都不留,才可以种植好的种子。不然的话,任凭你耕耘培植,只是滋养了这个根。”
王阳明是一个善于比喻和举例子的高手。他将自以为是和喜好名声比喻为在方丈的土地内种植一棵大树,即使在四面种一些好的种子,也生长不了。简单来说,如果你的内心自以为是和喜好名声,那么你心中一切善的力量和一切好的力量都无法生长,你也就不可能取得成功。非但不可能取得成功,还可能会遇到很多麻烦。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