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手正版】 李冰 造福千秋的大国工匠 谢徽 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 9787536582422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二手正版】 李冰 造福千秋的大国工匠 谢徽 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 9787536582422

本店图书 都是正版图书 可开电子发票 需要发票的联系客服!

7.14 2.9折 25 九品

库存3件

四川成都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谢徽

出版社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

ISBN9787536582422

出版时间2019-1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25元

货号1225499125157052417

上书时间2024-12-26

百叶图书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商品描述
目录
李冰生平/10
临危受命/12
痛失爰子/20
河神娶亲 28
舌战乡绅/42
凿玉垒,斗"黑龙"/50
知识链接/64
劈开玉垒山,打开宝瓶口/69
水淹成都平原/78
治水干秋事,方略心自知/84
筑起分水堰,造福千万年/90
李冰父子的传说/96

内容摘要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哺育民族成长壮大的乳汁,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从十八大到十九大,总书记以政治家的战略眼光,以唯物主义的科学态度,从中华文化的思想内涵、道德精髓、现代价值和传承理念等方面多维度、系统化地阐述了对待中华文化的根本态度和思想观点。他将中华很好传统文化提升到"中华民族的基因""民族文化血脉""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和"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的嶄新高度,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很好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要"加强对中华很好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从传统文化中提取民族复兴的"精神之钙","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以古鉴今,坚持有鉴别的对待、有扬弃的继承",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总书记的一系列有名论断,从中华民族很深沉精神追求的深度、国家战略资源的高度、推动中华民族现代化进程的角度,把中华文化的发展提升到一个新高度,升华到一个新境界,推向了一个新阶段。

精彩内容
 李冰的生卒年代和当时修建都江堰的情况都已经不可详考。史学家们根据各种典籍推算,李冰是秦昭襄王时期
人,他担任蜀郡太守的时间,没有明文记载,大约在公元前277年至公元前250年之间。
据记载,李冰一共在蜀郡完成了十八件奇功,包括在今四川省都江堰市(原灌县)岷江出山口处主持修建了中国早期的水利工程都江堰,使成都平原“水旱从人,不知饥馑”,被誉为天府之国;在今宜宾、乐山境开凿滩险,疏通航道;修建汶井江(今崇州西河)、白木江(今邛崃南河)、洛水(今石亭江)、绵水(今绵远河)等灌溉和航运工程;修索桥、开盐井,修筑了一条连接四川与云南的五尺道等。
战国末期(公元前256年),担任秦蜀郡太守的李冰为治理岷江水患,率众凿离堆、穿二江修建都江堰水利工程。
它利用岷江出山口的山麓弧形,运用弯道环流原理,采用疏导型无坝引水方式,建成由鱼嘴、飞沙堰、宝瓶口三大主体相辅相成的系统水利工程。江水顺着弯道流下来,水面自然变宽,水速减缓,于是鱼嘴分水堤把岷江水分为内江和外江,内江灌溉川西平原,成为成都地区的农业和生
活用水的主要水源;外江泄洪排沙,与青衣江汇合后流入长江。依据四六分水原则,平时六成江水流入内江,以保证成都平原的航运、灌溉和生活用水;夏季洪水到来之时则利用流体力学的原理,将六成江水泄入外江主流,只有四成水流入内江,以免成都平原遭受洪涝之灾。同时,宝瓶口如同约束江水的瓶颈,牢牢地控制流入内江的水量,使多余的江水无法进入成都平原,转而从飞沙堰溢入外江
;如果水量仍然过大,宝瓶口边的溢洪道将再次分流,以确保成都平原的安全。
当今全世界水利工程都为之困扰的泥沙排放问题,早已在两干多年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中得到了最为精妙的处理。在鱼嘴分流的地方,内江处于凹岸,外江处于凸岸,根据弯道的水流规律,表层水流向凹岸,底层水流向凸岸,因此随洪水而下的沙石大部分被底层水流带向了外江。
分沙之后仍有部分泥沙被带入内江,这时弯道又因江水直冲水底崖壁而产生旋流冲力,将泥沙从河道侧面的飞沙堰排走。洪水越大,沙石的排除率越高,最高竟可达98%。
都江堰的三大工程一一鱼嘴、飞沙堰和宝瓶口首尾呼应,互相配合,巧夺天工,使堤防、分水、泄洪、排沙、控流
相互依存,共为体系,保证了防洪、灌溉、水运等综合效益的充分发挥。
相传,李冰制作石马,埋在内江中,作为岁修时淘挖泥沙的深度标准。岁修的原则是“深淘滩,低作堰”。
“深淘滩”是说淘挖淤积在江底的泥沙要深些,以免内江水量过小,不够灌溉用;“低作堰”是说飞沙堰堰顶不可修筑太高,以免洪水季节泄洪不畅,危害成都平原。
后人把这六字刻在内江东岸为纪念李冰父子而建的二王庙的石壁上,这就是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六字真诀。
岁修的方法是:每年水量最小的霜降时节,在鱼嘴西侧,用杩槎在外江截流,使江水全部流入内江,然后淘挖外江和外江各灌溉渠道淤积的泥沙。杩槎是一种简单、有效的临时性截流装置,是由三根大木桩用竹索绑成的三脚架,中设平台,平台上放置装有卯石的竹笼。把适当数量的杩槎横列在江中,迎水面加系横、竖木头,围上竹席,外面再培上黏土,就可以挡住水流,不致渗漏。到第二年立春前后,外江岁修完毕,把杩槎移到内江,让江水流入外江,然后再淘挖内江河槽,进行平水槽和飞沙堰的岁修工程。清明节前,内江岁修完毕,拆除杩槎,开始放水灌溉。
都江堰的最伟大之处在于历经两干多年的风雨,不仅没有成为历史遗迹,而且发挥着越来越大的效益,控灌的农田面积从秦汉时的几十万亩增加到了今天的一千多万亩。在世界古老的水利工程中,古巴比伦王国建于幼发拉底河上的纳尔一汉谟拉比渠和古罗马的人工渠道早已消失了,比都江堰晚几十年的郑国渠几近断流,航运曾经繁荣一
时的大运河作用已不如从前,而都江堰一一这座当今世界唯一留存的、年代久远的、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著名水利工程仍独步干古,永续利用,长盛不衰。
李冰最后因积劳成疾,病逝在治理石亭江的工地上。
P10-11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