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正版】 孟子读本:诸子的精神 [日]贝冢茂树 北京联合出版有限责任公司 9787559630032
本店图书 都是正版图书 可开电子发票 需要发票的联系客服!
¥
10.08
2.5折
¥
39.8
九品
仅1件
作者[日]贝冢茂树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有限责任公司
ISBN9787559630032
出版时间2019-06
装帧其他
开本32开
定价39.8元
货号1168752898659172361
上书时间2024-12-26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九品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贝冢茂树(1904-1987),毕业于京都大学文学部史学科,专业为东洋史。历任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教授(所长)、东方学会会长等职。著有《中国古代史学的发展》、《甲骨文字研究》、《贝冢茂树著作集》(全十卷)、《诸子百家》、《古代中国》(合著)、《韩非》等书。
目录
孟子思想的时代背景—战国时代
一 混沌的时代 2
从西周到东周 …………………………………………………… 2
祭政合一的传统 ……………………………………………… 5
二 新文化的气息 7
西周文化的崩溃 ……………………………………………… 7
向新国家制度过渡 …………………………………………… 9
春秋战国的文化概观 …………………………………… 10
城市国家的扩张 …………………………………………… 12
三 孔子的历史地位与诸子百家 14
决定历史方向的孔子 …………………………………… 14
百家争鸣的时代 …………………………………………… 16
白热化的人才争夺战 …………………………………… 17
孟子其人与思想
一 孟母三迁 20
二 孟子的生涯 22
生卒年不详 ……………………………………………………… 22
邹 国 ……………………………………………………………… 25
游说诸国 …………………………………………………………… 28
政治野心 …………………………………………………………… 32
晚 年 ……………………………………………………………… 36
三 孟子的性善说 38
《孟子》这部著作
著作解题 45
成书时间 …………………………………………………………… 45
构成与内容概要 …………………………………………… 46
第一卷 梁惠王章句上 48
仁义之德 …………………………………………………………… 49
五十步笑百步 ………………………………………………… 52
类推法的逻辑 ………………………………………………… 57
仁者无敌 …………………………………………………………… 59
君主的资质 ……………………………………………………… 62
何谓仁政 …………………………………………………………… 64
第二卷 梁惠王章句下 79
与民同乐 …………………………………………………………… 80
任用人才 …………………………………………………………… 84
认可革命 …………………………………………………………… 87
王道主义者孟子的污点 ……………………………… 89
孟子的占领政策 …………………………………………… 92
喜欢奢华的孟子 …………………………………………… 95
第三卷 公孙丑章句上 99
浩然之气 ………………………………………………………… 100
不忍人之心 …………………………………………………… 112
人的职业与德性 ………………………………………… 115
第四卷 公孙丑章句下 118
天时·地利·人和 ………………………………………… 119
对国王的态度 ……………………………………………… 122
回避责任 ………………………………………………………… 128
孟子的一种性格 ………………………………………… 130
第五卷 滕文公章句上 134
井田制改革方案 ………………………………………… 135
面对许行的农本思想 ………………………………… 142
第六卷 滕文公章句下 154
何谓真正的大丈夫 ……………………………………… 154
好辩的原因 …………………………………………………… 157
第七卷 离娄章句上 164
政治的规矩准绳 ………………………………………… 165
修身的心得 …………………………………………………… 168
政治家的坏毛病 ………………………………………… 170
得民心 …………………………………………………………… 170
自暴与自弃 …………………………………………………… 172
诚者天之道 …………………………………………………… 173
如何观察一个人 ………………………………………… 175
偶然之妙 ………………………………………………………… 176
人的缺点 ………………………………………………………… 177
第八卷 离娄章句下 178
三有礼 …………………………………………………………… 178
孟子的大人观 ……………………………………………… 181
君子的求道 …………………………………………………… 182
人之所以为人 ……………………………………………… 184
历史批判 ………………………………………………………… 185
故的本质 ………………………………………………………… 186
君子之所以为君子 ……………………………………… 188
君子之眼 ………………………………………………………… 190
第九卷 万章章句上 193
对父母的感情 ……………………………………………… 193
政权授受的正统性 ……………………………………… 197
第十卷 万章章句下 201
对孔子的赞美 ……………………………………………… 202
孟子的职业观 ……………………………………………… 206
尚论·尚友 ……………………………………………………… 207
贵戚之卿·异姓之卿 …………………………………… 208
第十一卷 告子章句上 210
人的本性 ………………………………………………………… 210
人的善与不善 ……………………………………………… 212
人的生与性 …………………………………………………… 214
仁内义外 ………………………………………………………… 215
善乎?恶乎? ……………………………………………… 218
心灵的一致点 ……………………………………………… 221
理性的重要 …………………………………………………… 224
天爵与人爵 …………………………………………………… 225
第十二卷 告子章句下 227
《春秋》的解释 …………………………………………… 227
批判官僚军人 ……………………………………………… 231
第十三卷 尽心章句上 233
安身立命的根本 ………………………………………… 233
尽人事听天命 ……………………………………………… 234
求在我 …………………………………………………………… 236
万物皆备于我 ……………………………………………… 236
良知·良能 ……………………………………………………… 237
人之三乐 ………………………………………………………… 238
第十四卷 尽心章句下 240
春秋无义战 …………………………………………………… 240
历史书的读法 ……………………………………………… 241
民主主义的思想 ………………………………………… 243
对儒家的确信 ……………………………………………… 244
孟子相关年表 245
出版后记 251
内容摘要
本书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讲述了孟子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战国时代,诸侯混战,城市国家兴起。第二部分介绍了孟子其人的一生经历,从推行政治主张到退而讲学。第三部分为本书主体,作者选择了《孟子》中的部分内容,进行译注,并结合时代和孟子本人来讲述作品内涵。作者以一个日本学者的冷静、客观的认识,有温度地描述了乱世中的孟子及其思想主张,打破了对孟子的刻板印象,把他重新拉回到我们的生命经验之中。
精彩内容
一 混沌的时代从西周到东周孟子生活的时代,也就是中国春秋时期之后的战国时期,到底是一个怎样的时代呢?为了理解孟子的思想和行为,我想先试着梳理一下当时的时代状况。春秋、战国这一时代划分的依据是著名的史书《春秋》和《战国策》。
在公元前五、六世纪的中国,代代世袭、有着“太史”等称谓的史官有一个习惯,即把政府的官方活动按照年代顺序加以记录。据说当时,以曲阜(今山东省曲阜市)为都城的鲁国史官也留下了这种记录。而儒学的创始者孔子以这些记录为基础,加以增删,编纂成了《春秋》一书。《春秋》所讲述的是公元前722年到公元前481年这大约240年间的事情。在以孔子为祖师爷的儒学弟子看来,这一
期间呈现出的完全是一幅末世景象。公元前770年,原本以陕西省为根据地的西周的都城(今西安)遭到北方蛮族的蹂躏,于是周王室逃到河南洛阳,建立了东周。周室东迁
之后,各诸侯国在接二连三的内忧外患中失去了秩序。臣弑君、子弑父等现象层出不穷,造成了一个无法收拾的混沌时代。儒家学者深信,孔子之所以编纂《春秋》,是因为他对道德沦丧的社会和忘记道义的臣子的行为感到极度不满,试图恢复其理想中的西周制度,重建大义名分。
正如“春秋笔法”这个词所表示的,孔子抱着劝善惩恶的念头,对鲁国的编年史进行了严正的批判。
春秋时期始于西周灭亡50年之后的公元前722年,大体可以认为春秋时期就是东周的前半段。
与此相对,战国时期始于春秋时期结束的公元前481年以后,终于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公元前221年,属于东周的后半段。不过,关于这一时期的起始年份,历来众说纷纭。
最近有一种说法是春秋时期中原最大的强国晋国被韩、魏、赵这三家豪强实质瓜分,即公元前453年算作战国时期开
始。不过,自古以来在中国比较占上风的说法要更晚一点,即三家被周王室认可为诸侯的公元前403年。
“战国”这个词来自最终成书于西汉末年的《战国策》一书。该书作者不明,记录的是七个强国围绕霸权展开
激烈的外交和战争的情况。这七个国家包括春秋时期以来就是南方强国的楚,兴起于中原的韩、魏、赵、齐,位于边境的秦和燕。书中以活跃在外交舞台上的众多纵横家的辩论为中心,汇集了各国间的抗争以及政治家、游侠、刺客等的故事。
在战国时期,七个国家之间展开了激烈的对抗。当时被称为外交家或纵横家的一流雄辩家们各执己说,激烈交锋。《战国策》就是他们的辩论集,而并非是《春秋》那样的编年史,因此书中的年代无法清楚地确定。中国第一
位历史学家司马迁将春秋时期之后的战国时期定义为六国时代,即新兴的七国减去秦国。因此《战国策》将“战国”作为指称东周后期的名称加以使用。
据说,西周的文化奠基于文王这位中国数一数二的伟
人之手,后来在他的儿子周公旦手中得以完善。周公是孔子最为崇拜的人物,而且孔子的祖国是周公的子孙所建立的鲁,因此孔子才将周公创设的西周文化视为理想的文化,对其抱有异乎寻常的憧憬。中国的历史学家们同时也是儒家学者,因此孔子心目中的理想人物周公,也是历史学家们心目中的理想人物。然而,西周虽然是孔子和历史学家们心目中的理想国家,西周的礼制文化虽然拥有完备的文物制度,但这些逐渐开始崩溃。春秋战国时代就是周朝创建的理想文化和制度渐趋崩溃的令人难过的过程。一直以来,春秋战国时期被看成是文化衰退的时期。
即便如此,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春秋、战国这两个时期之间有着显著的差异,甚至存在着众多尖锐的对立。首先让我们来看看政治方面的具体例子。
P2-5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