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店图书 都是正版图书 可开电子发票 需要发票的联系客服!
¥ 49.73 5.7折 ¥ 88 全新
仅1件
作者吴小如
出版社中国书籍出版社
ISBN9787506889049
出版时间2021-09
四部分类子部>艺术>书画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88元
货号11602486
上书时间2024-12-21
吴小如(1922—2014),原名吴同宝,曾用笔名少若,历史学家,北京大学教授。吴小如先后就读于燕京大学、清华大学,受业于朱经畲、朱自清、沈从文、废名、游国恩、周祖谟、林庚等著名学者,是俞平伯先生的入室弟子。吴小如在中国文学史、古文献学、俗文学、戏曲学、书法艺术等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被认为是“多面统一的大家”。198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并著有《古典诗文述略》《京剧老生流派综说》《古文精读举隅》《台下人语》《今昔文存》《读书拊掌录》《心影萍踪》《莎斋笔记》《常谈一束》《霞绮随笔》及《当代学者自选文库·吴小如卷》等,译有《巴尔扎克传》。
吴小如读书笔记
莎斋笔记
读张爱玲《流言》 在今天,抗战与建设文学当令,我们正应本着《尧典》《禹谟》那种隆重精神与态度去讴歌国家的胜利,激励起国人建设国家的朝气。《流言》这样的“闲书”似可淘汰了。 然而张爱玲女士在荒凉的沦陷区文坛上竟煊赫了一时,过誉的人且将她写的几本书标榜为“划时代的”(这当然是胡说)。仔细想想,总也该有她的所以然。落伍者如我,如今才来品评此书,也自不无“明日黄花”之感。写书评不应是对作者本身的诬蔑或谬赞,至少我懂。但“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张爱玲的身世,仅在《流言》中约略知道一点,现在便据她自己的话随便谈几句。 环境的恶劣诚可以把一个天才——应该承认张爱玲的天才——逼上从事“艺术”的路。撇开中国这个大社会环境不说,即使是一个家庭(大社会的一小角),也足能毁掉一个天才使之瓦解烟消。如果说天才在逆境中有所成功,那他们付出的代价则是后来的读者所看不到抑且说不清的。假如张爱玲不说出自己是一个不被父母钟爱的女儿,离开母亲多少年,弟弟是怎样陷入泥涂的(《童言无忌》《私语》,原书页1及页150);我们只看到她那些彩色斑斓的绚丽文章如《谈画》(《忘不了的画》,页166;《谈画》,页192)、《谈音乐》(页209)之类,一定会说作者不过是个小有才的人间“品质品”;虽然她身世的悲哀也只是小布尔乔亚的悲哀。可是话说回来,读《流言》的,评《流言》的,又有几个非小布尔乔亚?这本来是毋容讳言的,然而也已难能可贵了。 撇开环境与身世,论作者的造诣亦确非得之侥幸或偶然。国学根柢不用说了;受西文默示和启发处,恐怕读过她作品的人都应有所了解。音乐有修养,知识具足;绘画和舞蹈(《谈跳舞》,页175),更不能说外行。即对文艺创作本身的经验和体会,或者说创作者推荐的要素,她也了如指掌。如《自己的文章》(页17)、《存稿》(页122)、《诗与胡说》(页141)等篇,不管人们对她怎样评价(如说她够不够得上一位文学家云云),它们都已有立住脚跟的余地。因而她的文字:流畅——得自音乐;绚烂——得自绘画;从容而活泼——得自舞蹈。我这话都是有根据的。如果说徐讦富于幻想力,则张爱玲的联想力实在非凡。从甲想到乙,从乙又跳到丙,比喻得那么贴切犹其余事,妙在她写得灵活而真挚。举一极浅显的例以概之。她写她看到一间浴室: 还有一次,浴室里的灯新加了防空罩,青黑的灯光照在浴缸面盆上。一切都冷冷地,白里发青发黑,镀上一层新的润滑,而且变得简单了。从门外望进去,接近像一张现代派的图画,有一种新的立体。我觉得是保证不能够走进去的,然而真的走进去了。仿佛做到了不可能的事,高兴而又害怕,触了电似地微微发麻,马上就得出来。(《谈音乐》,页209) 她叙事的技巧也很好,故写小说亦精彩。但我认为,她的叙事更宜于写散文。因为她写小说总带有“传奇”色彩(因此她的小说集题名为《传奇》),这就难免落窠臼,而散文中正需要这样的叙事。她笔端带有热情,并用了戏剧式的摹绘,所以在她的短篇小说中总不免有《啼笑因缘》的和好莱坞电影的模式;而用散文叙其身世,则使人感到亲切多了(参《私语》等篇)。 作风呢,“俗”自然不免,“浅”亦有时有之。否则不会对小市民读者有引人人胜之感。而我的欣赏却在于她还有“不俗”的一面,因而也就不大浅露了。这或者就是她成名的主因,也是她天才之最深刻而明艳的表现了。人们往往引她与苏青并论,把《流言》和《结婚十年》共为一谈。其实,沦陷区八年来所有的女作家,什么梅娘之流,全肤浅得不值一顾。如果论天才,包括苏青在内,谁也及不上张爱玲。 作家无分男女,“火候”是瞒不了人的。冰心的文章,乍看上去颇有浅稚之感;但仔细玩味,其稳健洗练处却比《流言》的一触即发来得浑茂,不信你自去体味。张爱玲好谈京戏,果然,她的作品毋宁说很像马派老生的圆熟。在马连良为圆熟,而张爱玲却有时近于油滑。不过马连良本身自有他的空灵跳脱,或者说流畅潇洒,张爱玲的散文胜境亦复如是。很有几个朋友喜欢《流言》中《谈音乐》《谈跳舞》诸篇,我也有同感,因为情趣盎然。她的《谈画》,虽无朱自清的朴洁(请参考朱先生的《欧游杂记》,开明版)和俞平伯的周详(请参考《杂拌儿》),然而浓淡咸宜,妥帖有致,亦颇难得。不过终逊《谈音乐》《谈跳舞》等篇一筹。希望读者不拘门户之见,一读便知分晓,虽然它们都非抗战文学。 说到短处,也有一点,包括上述诸篇也都有同一毛病,即所谓“獭祭鱼”式是也。另外,洋味也嫌重些。洋味重不算病,矫揉造作的洋味就不大好了。 国家光复了,张爱玲只要努力珍惜自己,自己的人品和文品,是不会没有前途的。我给朋友的一封信上说:“最近才读完《流言))。这本煊赫一时的作品,今天才来读它,似乎对作者有欠虔敬,而且也不无迟暮之感。不过,人谁不想有朝气,《流言》的好处就在它有‘朝气’。”如果吾言不算全谬,这位女作家当不至于被淘
吴小如先生在中国文学史、古文献学、俗文学、戏曲学、书法艺术等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和造诣,被认为是“多面统一的大家”。 笔记编收入的是吴小如先生读书、治学的札记、笔记。 本书收入了《吴小如读书笔记》《莎斋笔记》两部作品。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