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 大重构:互联网新经济:2008-2018 《时代周报》社主编 广东人民出版社 9787218131153
本店图书 都是正版图书 可开电子发票 需要发票的联系客服!
¥
25.25
3.8折
¥
66
全新
库存76件
作者《时代周报》社主编
出版社广东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18131153
出版时间2017-01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66元
货号9364768
上书时间2024-12-20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目录
序 李瀛寰
第一章 战略衍变
柳传志临危受命 ?3
被低估的QQ ?12
阿里构建金融帝国 ?19
张小龙谈微信:越简单越好 ?27
马云棋局 ?33
张近东再造苏宁 ?39
任正非眼中的“重要玩家” ?46
王兴不设边际 ?53
百度变阵人工智能 ?60
第二章 群雄逐鹿
龚宇的野心 ?69
雷军周鸿祎竞与合 ?73
3Q大战后的狼性周鸿祎 ?83
刘强东总结电商大战 ?88
王小川的抉择 ?101
俞永福:“马云太了解人性” ?108
把搜狐变革进行到底 ?119
雷军:创业是九死一生的事情 ?124
“囚徒”滴滴 ?130
无人机王者飞入深水区 ?136
阿里95亿美元“点外卖” ?143
第三章 苹果落地
英特尔“宫心计” ?151
杨叙眼中的PC业 ?159
英特尔如何投资未来? ?163
移动、联通战iPhone ?168
宏碁的谋略 ?172
戴尔的转型逻辑 ?175
争夺iPhone ?183
那个种苹果的人走了 ?188
第四章 伊卡洛斯
倪光南:“联想不该是今天的联想” ?197
拯救摩托罗拉 ?205
陈年:“希望将来能把LV收购了” ?213
王雪红:“我从来不看公司市值” ?218
诺基亚手机“最后的亮相” ?228
钉钉陈航的自我迭代 ?232
冯鑫:暴风变得更聚焦更垂直 ?238
第五章 拥抱未来
IT服务走向社交网络和云计算 ?247
微软的云端共赢 ?251
决战云计算 ?256
百度将PC商业模式移植到云 ?261
“感知计算”承载英特尔复兴梦 ?264
人工智能真正爆发的前夜到来 ?270
VR是一场“先有蛋还是先有鸡”的博弈 ?275
内容摘要
阿里构建金融帝国
“今天阿里巴巴做的金融业务不是改革,而是一场革命,一场金融的革命。”在2012年2月25日阿里金融的开年会议上,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兼CEO马云如是说。
为了进一步整合旗下金融业务,2月22日,阿里集团对支付宝和阿里金融进行架构调整,支付宝拆分为共享平台事业群、靠前事业群、靠前事业群,和原来的阿里金融(现为阿里金融事业群)一起构成阿里集团全新的业务板块。
至此,阿里的金融业务已经涵盖支付、小贷、担保以及保险业务,马云在完成电商平台的建设后开始全面挺进金融领域。
除了阿里外,腾讯、京东商城等互联网巨头纷纷希望在互联网金融领域谋得一席之地。毫无疑问,新兴的互联网金融模式正在对传统的银行产生冲击,那些金融界的巨擘还会坐以待毙吗?
在现有监管体制下,阿里的金融业务能走多远、能长多大还不得而知。不过马云的梦想却很宏伟,他说,阿里做金融就是要用互联网的思想和技术去解决问题和支撑中国未来金融体系的重建。而对于阿里金融业务和传统金融机构之间的关系,他认为,阿里金融并非要推翻传统金融机构,而是要摇一摇,让他们的楼更坚固。
架构大调整
今年1月,阿里集团架构大调整,将原来七大事业群拆分为25个事业部,但并未涉及到阿里金融和支付宝。
不过很快,支付宝的一份内部邮件就显示,阿里将支付宝一拆为三,涉及内部支持的部门,包括技术、安全、客服、资金结算、财务等统一归属共享平台事业群;以对外合作为主的部门,如商户、B2C、无线、航旅等则归属靠前事业群;原支付宝线下、跨境业务组成靠前业务事业群。
人事方面,以上三个事业群分别由井贤栋、彭翼捷和樊路远任总裁。原来的阿里金融成为金融事业群,由胡晓明担任总裁。同时,彭蕾不再担任支付宝CEO,但上述金融业务仍由彭蕾统一负责,她同时还兼任阿里巴巴集团CPO。
阿里的此番调整被业界视为加快向互联网金融领域发力的重要一步,意味着支付宝和阿里金融未来将互联互通,并将用户体系、信用体系和支付结算体系进一步融合,形成一个体量巨大的“虚拟”金融机构。
阿里巴巴一位内部人士则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互联网金融的“魅力”在于它的根基是互联网,而阿里金融很根基的还是互联网的海量数据和基于用户行为形成的信用体系,这些恰恰都是阿里系各个平台的优势。
五季咨询合伙人洪波则认为,阿里现在大力发展金融是水到渠成的事。“对阿里来说,传统的电子商务零售平台、涉及到大数据的云计算以及金融业务这三块都是其重点业务。但金融业务不仅仅影响阿里,还要为电商平台上的商户服务,以它掌握的数据来说,已经超过中国任何一家信用卡发卡银行,想象空间更大,或许可以超越电商零售平台。”
“过去阿里金融是集团的一个部门,而支付宝是一家独立的公司,可能不会很好协调,所以现在人事和架构上的调整是必要的。”中央财经大学金融法研究所所长黄震对时代周报记者分析。
对于此番架构调整是否改变了阿里金融的股权关系,阿里集团官方并未披露。“阿里金融是属于集团的,股东结构和阿里集团是一样的,包括雅虎、日本软银和阿里管理层。而支付宝是一家独立的公司,马云独占80%股份。我不明白这次调整是否把阿里金融并入了支付宝?”洪波说。
至于此次调整是否会对阿里集团IPO产生影响,洪波认为影响不大,对马云来说阿里的电商零售平台业务很成熟,未来上市也以此为主。云计算和金融业务都需要长时间的较大投入,阿里金融产生较大收入需要很长时间及国家相关政策的调整。
支付宝和阿里金融架构调整后,就有分析人士指出,阿里金融的放贷额度受到资本金,而支付宝却有大量的沉淀资金。如果两者进一步融合,将在盘活沉淀资金、扩大放贷额度方面做出有益的尝试。
但这遭到支付宝公关总监陈亮的断然否认,他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沉淀资金靠前不能动,第二也不想动。“不存在利用沉淀资金获利的可能。事实上,现在支付宝推行快捷支付,这个产品从本质上就是不需要用户在账户里放钱。”
金融大生意
在2012年的网商大会上,马云向包括时代周报记者在内的媒体道出了未来十年阿里巴巴的发展方向。马云称,阿里巴巴的下一个十年,将把重心由外向内,在自身组织架构的调整下,完成“三步走”战略:靠前步,是阿里巴巴平台战略;第二步和第三步分别为金融战略和大数据的建设。
“由于网商规模发展快、资金需求比传统企业急且跨地域、诚信系统尚在建设之中等原因,银行目前尚难满足其需求。阿里巴巴希望通过合作,完成网商的资金借贷业务。”他说。如今,淘宝和天猫等阿里集团各平台的总交易额已经超过1万亿元,在电商平台的竞争中已经处于保证靠前地位。在外界看来,马云带领下的阿里集团是时候迈向其第二步—金融战略了。
其实早有布局。2008年3月,阿里巴巴就联合中国工商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宣布向会员企业提供无需抵押的网络联保贷款。很终,阿里和建行在贷款利息分配上矛盾不断,此次合作以失败告终。但此次尝试让阿里构建了自身完整的信用评价体系和数据库,以及应对贷款风险的控制机制。
随后,阿里金融搭建了分别面向阿里巴巴B2B平台小微企业的阿里贷款业务群体,和面向淘宝、天猫平台上小微企业、个人创业者的淘宝贷款业务群体,并已经推出淘宝(天猫)信用贷款、淘宝(天猫)订单贷款、阿里信用贷款等微贷产品。
2010年6月,浙江阿里巴巴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覆盖浙江、上海和江苏地区。随后阿里小贷继续扩大试点范围,珠三角挺进。据阿里金融相关负责人葛瑞超介绍,2013年阿里小贷业务还将进入山东等环渤海地区。
葛瑞超对时代周报记者透露,截至2012年底,阿里金融累计服务的小微企业数量已经超过20万家,户均贷款金额为6.16万元。“我们只做100万元以下的贷款,以小为美。当阿里金融不能满足日益壮大的小微企业时,它们就会去银行融资。”
阿里金融为何抢了银行的生意?在国家开发银行研究院副院长曹红辉看来,大银行遵循二八经济,对中小企业和消费者缺乏特殊关注。而小银行供给不足,因为市场准入严格。这就给了互联网公司开展金融服务的空间。
央行数据显示,在2012年只有8%的小微企业通过银行获得了贷款,一般是因为缺少抵押物或担保。而这恰恰是阿里金融的优势,据葛瑞超介绍,阿里金融发放贷款不需要企业提交任何担保和抵押,只会对企业的一些交易数据、信用数据进行征集,给出信用评级,然后决定授信额度。而且申请和审批都是在线完成的。
另外,跟银行相比,阿里金融业务很大的优势在于商户信用数据的积累。“为什么银行做不到信用放款?因为没有阿里这样的征信系统,这些商户要在其平台上赚钱生存,交易支付需要支付宝,离不开阿里。这些都是阿里做金融的基础。”黄震分析。
除了小贷业务外,阿里金融的业务还将扩展到担保、保险领域。据了解,其保险业务将由“三马”(阿里巴巴、中国平安、腾讯三家公司的舵主马云、马明哲、马化腾)合创的“众安财险”公司来完成。该业务已在今年2月17日获得了保监会的正式批文,阿里巴巴为该公司很大股东。
瞄准信用支付业务
对于未来阿里金融和支付宝之间将如何协同,其官方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暂时不回应,过段时间会有新消息出来。
上述阿里巴巴内部人士对本报透露,支付宝和阿里金融同属一个金融板块后,以后的合作会越来越多。之前阿里金融的小微信贷业务也是基于支付宝提供的巨量商户数据,包括淘宝卖家的各种交易数据,如进货款项、与上下游商户的交易量、买家卖家的评价等。
虽然阿里集团三缄其口,但仍有双方已经开展合作的消息释放出来。时代周报记者从阿里金融获悉,其即将于4月份在湖南和浙江推出一项“信用支付”业务,属于消费信贷,该产品将在支付宝的平台上推行,使用支付宝的数据。
很显然,阿里已经将矛头指向传统银行的信用卡业务。该业务在授信还是收费模式上都与传统的信用卡没有太大区别。据悉,支付宝将根据用户交易数据进行授信,信用额度可用于在淘宝等购物支付,用户需要在还款日之前进行还款,很长可获得38天免息期。
而阿里金融已开始对相关数据进行收集和分析,主要包括注册时间长短、网上消费不良记录、实名认证、买家信用等级等核心指标,并根据用户的资质分成不同的层级,并决定很后的授信额度,大力度优惠为200元,优选可达5000元,相当于一张普通信用卡的透支额度。
此消息一出,便引出轩然大波,该产品甚至被外界解读为“虚拟信用卡”。但阿里金融立马做出回应称,该产品是一种信用支付而非所谓的虚拟信用卡,而且有且只有于用户在无线端使用,PC上尚无计划开展。信贷资金则源自合作银行。
对于此次架构调整中另外一位“主角”支付宝来说,其在业务布局和盈利模式拓展方面也在发生变化。未来,支付宝将是阿里巴巴布局金融业务的一个重要支点。
彭蕾在支付宝内部经常强调要多做一些跟华人购物相关的业务和产品。此番支付宝架构调整将靠前单列成一个事业群,地位明显上升,这也预示着阿里集团电商靠前化进程正在加快。另外,此次调整将无线部门划归到靠前事业群,也意味着未来靠前事业群要将无线化作为很好重要的目标。
据易观靠前很新数据显示,支付宝在2012年靠前第三方支付市场中仍占据46.6%的市场份额,远远靠前于其他竞争对手。在包含远程在线支付、近场支付、手机刷卡支付等的手机支付市场中,支付宝的份额已经超过60%。支付宝副总裁樊治铭告诉时代周报记者,未来支付宝还会开发类似Square和Cardcase的产品。
除此之外,支付宝在2012年还宣布5亿元布局线下支付,计划3年内向市场投入6万台支付宝POS,同时也进入航旅和基金领域。
切入小贷业务
阿里集团提及自己所做的金融业务时曾强调他们是在做“银行不愿做的事”。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银行,尤其是工、农、中、建等大银行的确在小微贷款方面做得并不尽如人意。尽管近年来,在各方呼吁及国家政策的引导下,银行纷纷加大了在小微贷款方面的投入,但相对于巨大的需求来说仍显不够。小微信贷领域在中国便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市场空白。阿里正是看中了这块竞争尚不充分的蓝海。
然而,虽是蓝海,现在却已逐渐云集了各方力量。除了阿里这样来自金融行业之外的新兴力量,还有已浸淫其中数年的小额贷款公司。据央行日前发布的《2012年小额贷款公司数据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12月末,全国共有小额贷款公司6080家,贷款余额5921亿元,全年新增贷款2005亿元。
中小银行也在小微贷款业务加大了扩张力度。2012年4月,民生银行、包商银行、哈尔滨银行牵头联合了33家中小银行、保险、租赁等金融机构成立了“亚洲金融联盟”,其中一项重要目标就是联合联盟成员建立电子商务平台,发展多元化的微贷业务,与以阿里金融为代表的新兴金融体分庭抗礼。
而大银行似乎也并不认同阿里金融所做的事是“他们所不愿做的”。
“一方面,现在银行信贷额度吃紧,需求却很大,没有精力兼顾那么多中小企业。另一方面,小贷的收益率虽高,但却有灰色地带特征,在操作的合法合规性上也值得商榷。很近巴曙松转了一条微博,某地方的小额贷款公司把不还钱的人关在狗笼子里,所以他们几乎没有呆坏账。这种事情银行能做吗?”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鲁政委同时表示,在支付业务方面,银行也一直在努力。
“从支付宝的发展历史来看,它很初是通过和各大银行合作才促成了今天这样庞大的网上支付规模。所以银行不是不愿意做这些事,实际上银行一直在致力于用IT和互联网技术努力改善用户体验,并且拓展这方面的客户群。但这需要一个过程,因为银行毕竟不是从互联网服务起家的。”
阿里刚开始做金融业务时,市场便有观点认为阿里在向传统银行挑战,并且很终要以小贷等业务切入金融业。
而鲁政委则认为市场夸大了阿里金融的影响力。“他取代不了银行,他现在只能对自己平台上的商户和注册用户放贷,但却不敢对其他人贷,因为他没有完善的数据库做支撑,他现有的信用系统有且只有于自己的平台。”
此外,阿里金融要想做大也需要政策的放宽及支持。“金融行业一直是受到严格监管的,阿里金融的互联网经营模式无疑会对现有政策提出挑战,未来在监管层面以及法律层面都需要面临多重考验。”鲁政委说。
作为一家小贷公司而非金融机构,阿里小贷要负担5.56%的营业税及附加税、25%的企业所得税,远远高于一般金融机构。同时,其放贷额度也受到严格控制。这些都影响了阿里小贷业务的盈利能力。对阿里金融来说,前面还有一条很长的路要走。
精彩内容
本书聚焦近十年有关互联网新经济领域的重要历史节点,从苹果的兴起、BAT的三足鼎立、游戏业的繁荣发展、互联网业内精英枭雄的诞生、微信的崛起、通讯业的变革和家电业的转型等7个领域和行业的变化呈现中国互联网经济十年的发展变化和趋势,折射出改革开放四十周年里最新的一
媒体评论
英国哲学家、社会学家赫伯特?斯宾塞说:“进步不是什么事件,而是一种需要。”
其实,进步是人类的本能。
科技产业走到今天,有技术发展带来的底层推动、有国家产业政策对网络建设的大战略节奏、更有新兴创业者在趋势之下的风口把控。根本来看,想真正了解科技产业变革,必须有技术和商业的双重洞察能力。
本书告诉你的,不只人来人往、潮涨潮退的故事,更是借事实挖掘变化背后的真相,站在产业三十年发展视角上的深层思考和解读。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