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 道德经:待人接物哲理书 姜越 中国书籍出版社 9787506873857
本店图书 都是正版图书 可开电子发票 需要发票的联系客服!
¥
12.99
2.6折
¥
49.8
全新
库存157件
作者姜越
出版社中国书籍出版社
ISBN9787506873857
出版时间2018-05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49.8元
货号9607418
上书时间2024-12-20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姜越,女,笔名西江月、水墨清浅,江苏省沭阳县人。2002年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通信工程学院。自幼酷爱文学,大学毕业后长期从事文化事业工作。曾成功策划出版了“青春有约”系列、“青少年心灵绿茶”系列、“青春少年样样红”系列、“青少年读史尝鲜”系列、“心灵医生”系列、“红颜才女”系列图书,著有《找对婆家嫁对郎》《正儿八经地生活》《顺势者昌》等作品。现供职于北京图强文化出版有限公司并任总经理。
目录
上篇 《道德经》智慧直播
章 上善若水,宠辱若惊
一、道可道,非恒道
二、天下皆知美之为美
三、不尚贤
四、道冲,而用之或不盈
五、天地不仁
六、谷神不死
七、天长地久
八、上善若水
九、持而盈之
十、载营魄抱一
十一、三十辐共一毂
十二、五色令人目盲
十三、宠辱若惊
第二章 以道佐人,善为道老
十四、视之不见
十五、古之善为道者
十六、致虚极
十七、太上,不知有之
十八、大道废,有仁义
十九、绝圣弃智
二十、唯之与阿,相去几何
二十一、孔德之容
二十二、曲则全
二十三、希言自然
二十四、企者不立
二十五、有物混成
二十六、重为轻根
二十七、善行,无辙迹
二十八、知其雄
二十九、将欲取天下而为之
三十、以道佐人主者
第三章 物极必反,盛极而衰
三十一、夫兵者,不祥之器
三十二、道常无名
三十三、知人者智
三十四、大道泛兮
三十五、执大象
三十六、将欲歙之
第四章 上德不德,大成若缺
三十七、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三十八、上德不德
三十九、昔之得一者
四十、反者道之动
四十一、上士闻道
四十二、道生一
四十三、天下之至柔
四十四、名与身孰亲
四十五、大成若缺
四十六、天下有道
四十七、不出户,知天下
第五章 出生入死,以正治国
四十八、为学日益
四十九、圣人常无心
五十、出生人死
五十一、道生之
五十二、天下有始
五十三、使我介然有知
五十四、善建者不拔
五十五、含“德”之厚
五十六、知者不言
五十七、以正治国
五十八、其政闷闷
五十九、治人事天
六十、治大国,若烹小鲜
六十一、大邦者下流
第六章 清静无为,报怨以德
六十二、道者万物之奥
六十三、为无为
六十四、其安易持
六十五、古之善为道者
六十六、江海之所以能为白谷王者
六十七、天下皆谓我道大
六十八、善为士者,不武
六十九、用兵有言
七十、吾言甚易知
第七章 万物不争,无道无亲
七十一、知不知
七十二、民不畏威
七十三、勇于敢则杀
七十四、民不畏死
七十五、民之饥
七十六、人之生也柔弱
七十七、天之道
七十八、天下莫柔弱于水
七十九、和大怨
八十、小国寡民
八十一、信言不美
下篇 《道德经》深度报道
章 “无为之治”的道德观
一、“道”的革命性和合理性
二、闪光的朴素辩证法
三、无为而治乃大治
四、思想的放荡
五、“天”的新发现
六、怪异思维何曾怪
第二章 以退为进的哲学
一、王翦谨言慎行
二、智者有功不骄
三、萧何委曲保全
四、陈馀轻敌
五、徐生预知霍家亡
六、轻敌必败
七、在拐弯处谨慎小心
第三章 善于向一切人学习
一、有关道、名、有、无等概念
二、不言之教
三、智伯瑶害人害己
四、公仪伯看透事物本质
五、燕昭王以退为进
六、孔镛平定峒人
七、逆反心理
八、失去勋章的科学家
九、荣誉与玩具
第四章 物极必反的智慧
一、张良功成身退
二、袁了凡的故事
三、大彻大悟的曾国藩
四、曾国藩的修身养性之道
五、感谢竞争对手
六、轻松愉快地学习
七、一凡“出错
八、忍受极限
九、丰田公司进军美国市场
第五章 以德服人的处世原则
一、诸葛亮七擒孟获
二、张辽交友
三、亡国之君南唐后主李煜
四、一心为民的范仲淹
五、无凭无据的信义
六、国王与三个儿子
七、顺其自然
八、让长线变短
九、自己与别人
十、对手与潜能
十一、富兰克林制辩
第六章 敢于认错
一、尧帝禅让
二、孔子认错
三、廉颇负荆请罪
四、制楚
五、萧何月下追韩信
六、曹操的两次战役
七、茶师求死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摘要
一、道可道,非恒道
◎我是主持人
老子破天荒提出“道”这个概念,作为自己的哲学思想体系的核心。道的含义博大精深,可从历史的角度来认识、也可从文学的方面去理解,还可从美学原理去探求,更可从哲学体系的辩证法去思维……
哲学家们在解释“道”这一范畴时并不完全一致,有的认为它是一种物质性的东西,是构成宇宙万物的元素;有的认为它是一种精神性的东西,同时也是产生宇宙万物的泉源。不过在“道”的解释中,学者们也有大致相同的认识,即认为它是运动变化的,而非僵化静止的;而且宇宙万物包括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等一切运动,都是遵循“道”的规律而发展变化。总之,在这一节里,老子说“道”产生了天地万物,但它是非常深邃奥妙的,无法通过语言而就可以轻而易举地加以领会,这需要一个从“无”到“有”的循序渐进的过程。
◎原文
道可道也,非常道也。名可名也,非常名也。无名,天地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故常无,欲以观其眇;常有,欲以观其所徼。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眇之门。
◎注释
第一个“道”是名词,指的是宇宙的本原和实质,引申为原理、原则、真理、规律等。第二个“道”是动词,指解说、表述的意思,犹言“说得出”。
第一个“名”是名词,指“道”的形态。第二个“名”是动词,说明的意思。
无:指无形。
有:指有形。
母:母体,根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