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新】 每天一堂非遗文化课(传统工艺卷) 杨素梅 中国华侨出版社 9787511328823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全新】 每天一堂非遗文化课(传统工艺卷) 杨素梅 中国华侨出版社 9787511328823

本店图书 都是正版图书 可开电子发票 需要发票的联系客服!

23.96 5.3折 45 全新

仅1件

四川成都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杨素梅

出版社中国华侨出版社

ISBN9787511328823

出版时间2012-10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45元

货号11024087

上书时间2024-12-20

百叶图书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饮食

月饼传统制作技艺

茅台酒酿制技艺

泸州老窖洒酿制技艺

周村烧饼制作技艺

杨村糕干制作工艺

老腊肉制作工艺

杏花村汾酒酿制技艺

清徐老陈醋酿制技艺

豆豉制作技艺

牛羊肉烹制技艺

宝丰酒传统酿造技艺

老通城豆皮制作技艺

真不同洛阳水席制作技艺

绍兴黄酒酿制技艺

同盛祥牛羊肉泡馍制作技艺

天福号酱肘子制作技艺

......




内容摘要

月饼传统制作技艺

    月饼是中国的传统美食,最初为形如满月的饼。外观为原形.表示团圆之意,后来也有方形或其他形状的。每逢农历八月十五,各式各样的月饼就出现在各大商店里。人们争相购买,不但为了一品它的美味,更为了寄托自己的一种心情。

    自古以来,我国就有吃月饼的习惯,月饼作为我国民间的著名小吃。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出现在唐朝,根据《洛中见闻》,唐僖宗曾在中秋节当日命令御膳房用红绫将饼赏赐给新科进士。北宋之时,该种饼被称为“宫饼,在宫廷内流行,但也流传到民间,当时俗称小饼月团。北宋文学家苏东坡曾经提及: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当中的小饼也即是月饼。而月饼一词最早见于南宋吴自牧《梦梁录》中,那时的月饼只是像菱花饼一样的饼形食物,后来才演变成圆形,寓意团圆美好,月饼已经不单单是一种食物,更多的是一种寄托。

  关于月饼的产生,还有一个广为流传的民间传说。

  据说,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始于元代。当时,中原广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统治阶级的残酷统治,纷纷起义抗元。朱元璋也准备联合各路反抗力量准备起义。但朝廷官兵搜查得非常严密,传递消息十分困难。军师刘伯温便想出一个计策,命令属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人饼子里面,再派人分头传送到各地起义军中,通知他们在八月十五日晚E起义响应。

    到了起义的那天.各路义军一齐响应,起义军一路上势如破竹。很快,徐达就攻下元大都。起义成功了。消息传来,朱元璋高兴得连忙传下口谕,在即将来临的中秋节,让全体将士与民同乐。并将当年起兵时以秘密传递信息的“月饼,作为节令糕点赏赐群臣。此后,月饼制作越发精细,品种更多,大者如圆盘,成为馈赠的佳品。以后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在民间流传开来。

    月饼的种类众多,风格各异.在众多月饼当中不得不提的就是“郭杜林月饼。

    “郭杜林晋式月饼是山西特殊地域条件下产生的特产。其口味淳厚,酥绵爽口,甜而不腻,郭桂林晋式月饼以酥、绵、利口、甜香、醇和的口感特征著称于世。

    “郭杜林晋式月饼制作技艺有着很悠久的历史,其最早可上溯至清康熙年间,距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至光绪时期,山西郭杜林月饼已经享誉晋中、太原、大同、临汾等地,并融人传统的中秋节风俗之中,成为百姓中秋馈馕之节日佳品。

    那么,具有300多年历史的郭杜林月饼是怎么来的呢?

    据说“郭杜林月饼是无意间发明的。太原一家糕点铺的姓郭、杜、林三

........




精彩内容
本书主要讲解了中国传统民间工艺,分别从饮食、织染及服饰、制陶、工艺品、建筑、锻制等方面进行介绍,能够使人们更系统的了解我国的民俗文化及传统工艺。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