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店图书 都是正版图书 可开电子发票 需要发票的联系客服!
¥ 31.75 5.5折 ¥ 58 全新
仅1件
作者许双毅编著
出版社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ISBN9787570910311
出版时间2021-08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58元
货号11313265
上书时间2024-12-19
上篇 音乐本体分析与表演研究
罗忠镕艺术歌曲和声研究……
肖斯塔科维奇的大提琴作品《d小调大提琴奏鸣曲》与斯特拉文斯基的大提琴作品《意大利组曲》的演奏技巧研究…
对李斯特《但丁读后感———幻想奏鸣曲》的钢琴演奏技巧研究……
李斯特钢琴作品《宗教与诗的和谐之〈葬礼〉》的写作材料分析及演奏提示……马玉萍
汪立三钢琴曲《蓝花花》的音乐与演奏分析
论歌剧《唐璜》中唐·乔万尼的艺术形象及演唱风格
论罗大佑音乐中的人文关怀…
下篇音乐教学研究与实践
中国民族声乐多元化的发展及其精神在高师声乐教学中的运用探究… …王世飞
音乐专业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初步研究…
新课标实施中的高师手风琴教学改革研究…
改革开放后我国高等院校声乐专业发展概况研究…
长笛乐团对于中国音乐作品的改编与演奏研究·
罗忠镕先生不仅是我国当代伟大的作曲家,同时还是音乐理论家、教育家。作为作曲家,他创作了许多高质量的作品,如管弦乐《庆祝十三陵水库落成典礼序曲》、《第一交响曲》,室内乐《木管五重奏》、《第三弦乐四重奏》、《罗铮画意》,艺术歌曲《涉江采芙蓉》、《往事二三》;作为音乐理论家,他编著了《作曲初步练习》,并译著了《序列音乐写作与无调性》、《〈春之祭〉的和声组织》等书;作为音乐教育家,他培育并影响了我国众多的作曲家,如王世光、刘霖、徐振民、周龙、莫五平、陈其刚、谭盾、郭文景、陈怡等人。
艺术歌曲在欧洲有着悠久的历史,但在我国,它的发展时间却较为短暂,大约从五四运动到现在不到100年的时间。在这期间里,我国艺术歌曲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1.从五四运动到抗战爆发,代表人物及作品有萧友梅的《问》、赵元任的《教我如何不想他》等。这些作品相比于国外艺术歌曲,显现出对欧洲古典主义时期艺术歌曲的模仿痕迹,并已体现出艺术歌曲重要的体裁特点——表达自我、具有抒情性并在写作上因为采用一定的创作技法而体现出不同于其他体裁歌曲的精致性。2.从抗战爆发到新中国成立,代表人物及作品有张寒晖的《松花江上》、贺绿汀的《嘉陵江上》等。由于抗战与解放战争的影响,这段时期的艺术歌曲,大多数都在为爱国救亡这一主题思想而创作,为表现自我所写的艺术歌曲相对较少。3.从建国到“文化大革命”结束,在这期间,由于政治环境的影响,不光是艺术歌曲,几乎所有体裁的音乐作品在题材选择上都非常单一,艺术歌曲更是失去了自身的体裁特点。4.从“文革”结束至今,由于国家实行了改革开放的政策,使得我国的文化发展在各个方面都得到了转变,音乐创作的题材也不再单一,呈现出多元化的状态,艺术歌曲也恢复了原有的体裁特征。
作为一名伟大的作曲家,罗先生的作品不但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与学术内涵,并且他的创作对于“文革”之后歌曲题材的转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从建国到1976年,绝大多数的音乐作品为了表达革命题材,都不约而同地体现出强调大众性而忽略作曲家本人个性的特点,因此由于创作题材上的限制,使得这个时期的音乐创作在艺术性与学术价值上都不是很高。另外,国外现代作曲技术难以进入国内,很多当时我国已有的作曲技术,如印象派与欧洲浪漫主义晚期的创作风格,也被当作是颓废的东西。罗先生在70年代下半叶,创作的艺术歌曲《涉江采芙蓉》,无论在题材、体裁上,还是在技法上,都在我国的音乐界引起了很大反响。在题材上,这首作品不再去表达具有大众性的革命主题,而是表达了作曲家当时对于爱情的内心感受;在体裁上,不再是大众性歌曲,而是抒发情感的艺术歌曲;在技法上,将西方的序列作曲技法灵活地应用到了我国的民族性音乐文化之中。继《涉江采芙蓉》之后,罗先生又创作出《牵牛花》、《鸪天》等十二首高质量的艺术歌曲,它们在使用的创作技法上虽不同于《涉江采芙蓉》,但都在作曲技术上做出了成功地尝试与突破;在歌词选择上,作曲家选择了更适合艺术歌曲体裁的精致的古代与现代诗词,使其在题材上更适合表现作者内心的情感。这些艺术歌曲不但对改革开放后音乐创作的题材转变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同时在创作技法上,还打开了当时我国作曲家们的眼界。
笔者之所以选择罗先生的艺术歌曲作为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的研究对象,除了因为其中相当一部分作品对于改革开放后我国音乐创作在题材选择上的转型具有的积极意义之外,还因为罗先生的艺术歌曲大多都十分精致考究,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在歌词的选择上,罗先生主要使用的是为表现自我情感与内心感受的经典的古代与现代的诗词;在人声旋律的写作上,作曲家不但在写作中依据诗词含义作出了巧妙的依义行腔,而且还根据诗词音调做到了严格的依字行腔;更为重要的是,罗先生在他的艺术歌曲写作中,尤其是在和声运用方面,充分地将众多外来的作曲技法与我国民族五声性音调素材成功的融合在一起。基于以上几点,使笔者对罗先生的艺术歌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因此笔者将毕业论文的研究对象定位于罗先生的艺术歌曲。另外,艺术歌曲在时间上跨度很大,几乎覆盖了罗先生的整个创作生涯,是作曲家一生不断在创作上求索的缩影,通过对罗先生艺术歌曲地研究,有利于理解作曲家一生的创作脉络。
笔者在论文写作中,采取了以下几点方法来进行研究与论证。第一,从现有的关于罗先生的全部资料入手,如论文、书籍、视频等,分析并整理出别人的研究成果,尤其是已发现并分析的罗先生的作曲技术,利用它们对作曲家的艺术歌曲进行再度分析。第二,使用欣德米特作曲理论(以下简称欣氏理论或欣氏技法)、音级集合理论、中心和音技术对罗先生的艺术歌曲进行详细分析,以此来添补别人没有分析与论证的空白。第三,请教罗先生本人,获得作曲家在创作这些艺术歌曲时的构思历程与写作思维。
一、罗忠镕艺术歌曲综述
罗先生自己曾提到,在内心之中,有一块只属于他自己的领地,这块领地与外部世界不相关联,自己对艺术的追求就在这块领地中探寻。在他的那块领地之中,艺术歌曲无疑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因为这些歌曲地创作不但对他其他体裁作品地创作起到了积极的试验田意义,同时也是作曲家表达自我情感、展现心灵体验的重要载体。另外,罗先生高质量的艺术歌曲在我国音乐界影响很大,作品中使用的作曲技法在一定程度上对其他作曲家的创作起到了一定的引导作用。
罗先生的艺术歌曲创作,从时间上可以划分为两个时期:1948年到1963年为第一时期、1979年到1990年为第二时期。在第一时期里,从艺术歌曲使用的创作技法上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借鉴使用欧洲晚期浪漫派和声风格创作的《卖儿谣》这一首作品:第二类是基本使用传统技法创作的歌曲。在第一时期第二类作品中,从体裁上可以划分为两种艺术歌曲:第一种是具有鲜明艺术歌曲体裁特点的作品,如《山行》《南陵道中》;第二种是在体裁上比较倾向于大众化歌曲的作品,如《忆秦娥·娄山关》《春雨》。第二时期的作品从创作技法上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主要使用传统技法创作的歌曲,如《旅次朔方》,它们相止于第一时期中……
$a本书分为音乐本体分析与表演研究、音乐教学研究与实践两篇,收录了罗忠镕艺术歌曲和声研究、肖斯塔科维奇的大提琴作品《d小调大提琴奏鸣曲》与斯特拉文斯基的大提琴作品《意大利组曲》的演奏技巧研究等文章。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