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才是怎样造就的(第3版)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英才是怎样造就的(第3版)

批量上传,套装书可能不全,下单前咨询在线客服! 正版书 !!!

26.95 5.6折 48 全新

库存328件

四川成都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王金战,隋永双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有限公司

ISBN9787559629203

出版时间2019-04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48元

货号27847826

上书时间2024-10-23

百叶图书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序  一                              

 

只要方法得当,每个学生都可能成为英才

 

我叫王金战,1999年调到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任教,亲历了这所学校逐步辉煌的历程。仅以高考为例,人大附中考取清华、北大的人数逐年攀升。我要告知读者的是,我们取得这样的成绩并不是靠加班加点,也不是靠增加学生的学*担。事实上,我们的学生在学校开设的100多种选修课里尽情展现才华,我们没有早自习和晚自习,周末及节假日也照常休息。

这一事实充分说明:只要按教育规律办事,只要把教育当成以全面提高人的素质为目的的事业,只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心理需求,我们的教育完全可以取得全面丰收。但发生在全国各地的状况令人担忧……—从学校方面看,学校追求好成绩无可厚非,但不应该把挤占学生时间、无限度地增加学生负担作为主要手段!当前教育改革势在必行,但教育改革的关键是教学观念的改革,没有先进的教育理念、诲人不倦的精神,很可能会产生“毁人不倦”的结果。中学阶段本是一个人能力形成的关键阶段,当众多富有责任感的老师打着为学生负责的旗号把巨大的课业负担强加给学生的时候,处于弱势的学生也只能放弃自己的所有爱好来完成老师的作业,不得不牺牲自己的童趣,把珍贵的生命消耗在无用甚至是无聊的重复的题海中。其后果便是一大批高分低能学生的出现。当每个学校都这样做的时候,便培养了一代没有个性的人,这对一个民族来说,简直就是一场灾难。—从家长方面看,很多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当家长们把所有美好的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的时候,也就不敢拿孩子当特立独行的实验品。有些家长明明知道有些做法对孩子的成长不利,但当看到大家都这样做,而且好多孩子因为这样做取得了好成绩时,也就不再顾及孩子的感受和需求了。许多家长不考虑孩子的特长和爱好,盲目跟风,给孩子报了各种兴趣班和特长班,即使增加了家庭的经济负担也在所不惜。本来孩子的课业负担已经很重了,到了周末,还要被家长带着奔波在各种培训班之间。而家长有所不知的是,由于这些做法给孩子施加的压力太大,极有可能造成孩子厌学,从而过早退出竞争。请看一位中国台湾教育

 

  专家总结的使孩子变笨的10个“高招”: 1.过分苛责;2.处处干涉;3.追求完美;4.看重高分;5.父母不和;6.不准发问;7.事事代劳;8.限制游戏;9.鼓励听话;10.拔苗助长。 我们不愿意看到的是,许多家长由于理念错位,正在不停地使用以上“高招”,更可悲的是他们还不知道这样做的后果。所以我说许多孩子的前途往往不是败在自己手里,而是败在家长手里。但哪位家长的初衷不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从社会方面看,网络、电视、手机等本来可以被当成工具为人类服务的东西,却用其负面作用不断影响着青少年的成长。学习本来是需要平心静气的,宁静才能致远,可当青少年被大量的诱惑包围而影响学习时,人们便对社会的教育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很多家长和教师显然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因而采取了大量治标不治本的做法。教育本是一门科学,需要我们用科学的方法来对待它,但我们看到的是,谁都可以对教育评头论足,似乎谁都是教育的行家,一般百

 

  姓这样做倒无关大局,但当政府官员也这样做的时候,教育便在各种干扰中迷失了方向。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当前的中小学教育就在这种困惑中摇摆不定。再摆上几年,一代孩子又会错失良机。总的来说,当前的现状是,我们的孩子在震耳的“减负”声中,书包越来越重,视力越来越坏,体质越来越差,作业越来越多,童年越来越短,考分越来越高,能力越来越低。有一次我与一位德国的中学校长交流,谈起两国中学生的特点,这位校长就提到:中国学生的考试成绩是世界一流的,但你们不得不拿自己的钱买我们生产的东西。我国的中学生在国际学科竞赛中获得的金牌越来越多,多次排名世界总分,充分证明了中国人的聪明,但我们获得诺贝尔奖的次数却屈指可数!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我深知教育的弊端所在,但正是因为我是一个教育工作者,才不能只是抱怨。我无力改变教育的形势,但我完全可以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营造一片创新的气候,为困难重重的中学教育注入一份活力,闯出一条新路。正如人们虽然没法改变冬天的寒冷,但一个塑料大棚就可以让人们享用到春天的蔬菜一样。带着这样的理念,我于2000年担任高一(12)班的班主任之初, 便决定进行大胆的改革和实验,我为班级确定的培养目标是: 科学家的思维;外交家的智慧;军事家的勇敢;政治家的胆魄。

 

  基于这样的目标,便有了“犯其至难,图其至远”的班训。便有了云蒙峡通宵的篝火、电视台集体的亮相、圆明园挥洒的汗水、中山音乐堂醉人的乐章。便有了班干部半年轮换制、班长负责制、竞争上岗制、议会监督制。这些制度的实施使每个人都在班干部的位置上经受了锻炼,为每个人释放个性、展示才华搭建了平台,并涌现出中央电视台栏目主持人、校学生会主席、校团委书记、校学生会学习部长、校体育部长、校网络安全社社长、校古典音乐社社长、学生党员等优秀人才。出自学生之手的两万多字的议会法案中有这样的规定:班级议会有权罢免班长,有权弹劾班主任。虽然他们比较给我面子,没有将我弹劾出局,但他们敢将这一条写进“法案”,其胆量之大令我高兴。便有了日本国际数学家大会上8位中学生代表的出现。他们的表现赢得了所有与会者的高度评价。便有了中日远程教学中的精彩表现。中国学生制作的课件、讲台上展现的才华、流利的英语表达能力,以及在日本中学生面前表现出的强大自信震动了日本教育界,他们在来信中惊叹这些学生的综合能力已超过了东京大学四年级学生的水平。便有了命题权、讲评权的下放,学生的踊跃参与。从命题人的角度看待学习使他们受益颇深,出自他们之手的试题被老师们视为精品。便有了对各项活动的积极参与、永争:运动会总分、艺术节优秀班级、足球冠军、网页大赛特等奖等。这不只是他们实力的体现,更是他们团队精神的升华。这才有了4×400米接力仅以两秒之差没破校纪录时几十人的相拥痛哭、歌咏比赛屈居第四时全班委屈的泪水……他们中的49人参加了2003年的高考,有37人进入清华、北大,

  其中13人是以其突出的竞赛成绩被保送的,这个结果还不足为奇,因为还有10人获得了剑桥大学、牛津大学、耶鲁大学、杜克大学等世界名校的全额奖学金,有100多人次曾在市级以上的学科竞赛中获奖……更重要的是,在巨大的学习压力面前,他们没有变成书呆子, 人大附中“尊重个性、挖掘潜力、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一切为了祖国的腾飞、一切为了人类的进步”的办学思想在他们身上得到了充分体现。在这个尊重个性、蓬勃向上、团结温馨的集体中,他们的个性、愿望和创造力都得到了充分的尊重和施展,他们的责任心、同学情、师生情、爱国情、集体观在这里得到了净化和升华。人才资源是国家的资源,高考是我国选拔人才的主要手段,必然影响到国人的素质甚至民族的兴衰,所以实施高考政策必须对国家的前途负责。真正的素质教育在于培养高素质的学生,而不是高分的考生。当人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后,高考成绩作为素质的一部分自然会水涨船高。本班的成功恰好证明了这一点。作为一个学生家长,当时为了给孩子创造一个更好的学习环境,我毅然放弃了青岛的一切,举家来到举目无亲的北京。当发现孩子因为心理问题影响到学习时,我感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和沉重的压力,开始全面关注孩子的教育、研究教育孩子的技巧,逐步感到伴随孩子成长的过程其实是感受责任、接受挑战、享受幸福的过程。在我的正确引导下,孩子渐渐走出心理阴影,性格变得开朗,自信心逐步增强,学习效率不断提高,如愿考上了北京大学。这一过程使我深切感受到, 教育孩子是一门艺术,父母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是别人没法取代的。作为一个学生,1978年我在乡村读中学,平日调皮捣蛋,学习成绩在班里排到第四十名以外。恰遇高考制度改革,班主任老师动员成

 

  绩前五名的同学冲刺当年高考。而当时排名四十开外的我,找到了班主任,主动“请缨”冲刺高考。这种不知天高地厚的行径,得到的是老师嘲弄的眼光和同学的奚落,这使我深受刺激。我暗自发誓,一定要考给那些瞧不起我的人看看。从那时起,我开始用功学习。在所学的科目中,我的化学成绩差。那时候,乡村中学纸张缺乏,两个学生共用一套化学教材,学习和复习都很不方便。有一次,我在教室里做化学作业,化学老师看我和同桌共用一本教材,就把她讲课的教材拿过来给我用。那时候,我还是个精力过剩而学习低能的学生,老师这样一个小小的举动,让我受宠若惊、感激万分。原先不爱学化学的我,忽然之间开始爱学了,一学进去,才发现化学根本不难。高考时,化学满分是100分,我考了99分,其他科成绩也不错。后,我竟然考上了大学,并且是我所在的班级考上的。我一直都非常感激那位化学老师,她的一个举动,改变了我的学习态度,激发了我的学习热情,甚至影响了我的人生。诸多类似的经历使我认识到:一个好老师可以影响学生的一生!只要方法得当,充分挖掘出个人的潜能,每个学生都可能成为英才!在后面详细的叙述中,如果我的理念和做法能对各位读者有所启发,当是我的心愿。 

 

王金战

 

序 二

 

 传奇从何而来—采访王金战老师   

 

采访王金战老师,缘于他带出的一个高中班升学的传奇。这个高中班共有55名学生,其中有37名同学走进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有10名同学进入耶鲁大学、剑桥大学、牛津等世界名校。我们都知道,一般来说,以国内入学标准,考入清华、北大主要靠学业成绩;而按照世界名校的入学标准,比如耶鲁大学、剑桥大学、牛津大学等,既要看学业成绩,也要看课外活动、社交能力和个性特征等综合素质。当然,北京人大附中是一所名校,可这么多高分高能的学生出自同一个高中班,真是有点儿传奇色彩了。那时候,我正在中央电视台《新闻会客厅》做节目,就报了关于这个传奇班的选题。巧的是栏目另一记者也报了同一选题,选题很快得到主管台长的签字批准。就是在这段时间里,我结识并采访了人大附中的王金战老师。乍一接触,觉得这位中年汉子坦率、自信而幽默,说着一口标准的山东普通话……而当王老师谈及他从教近40年的感悟,谈及他怎样激发学生热爱学业享受学习,怎样发掘学生自身的个性特质,以及怎样引导他的女儿发挥长项走进北京大学时,我顿时觉得,这些对于父母和学生们来说,都是富于启示并可以分享的。遇到一个好老师是学生一生的幸运,一个好老师也是一本书。王金战老师的教育之道及行事方式,对于所有翻开本书的人来说都不无裨益。 

隋永双 

 



导语摘要

……

 



作者简介

王金战
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博导,中国科学院大学基础教育研究院执行院长,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学校执行校长,美国麻州国际教育首席顾问,美国普林斯顿国际数理高中董事。
他从教近40年,曾任班主任、教导主任、校长等职,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管理经验,2003年他所带的一个班49名学生参加高考,其中37人进了清华、北大,10人进了剑桥、牛津、耶鲁等世界名校。
他让倒数的学生考上北大;他发表论文100多篇,其中有3篇获全国论文一等奖;出版专著100多本,其中《英才是怎样造就的》畅销百万册、《学习哪有那么难》畅销300多万册;他数百次做客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等,传播他独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经典;他主讲的电视节目《怎样让每个孩子爱上学习》多次被各教育厅、教育局指定为学生、老师、家长开学前的必修课;他被主流媒体评选为“中国教育界领军人物”“中国基础教育十大名师”“高考战神”等。

隋永双
主任记者,毕业于南开大学。从事记者工作20年,多年从事教育的采访和报道。



目录

序一 只要方法得当,每个学生都可能成为英才


序二 传奇从何而来——采访王金战老师


章 心态:优秀从心态开始


1. 心态可以选择


2. 走出挫折心理


3. 优秀是鼓励出来的


4. 心理疏导有方法


第二章 学业:拿高分可以是轻松的


1.目标:有台阶就上得去


2.享受学习


3.方法出效率


4.寻找学习的动力


5.如何抵御诱惑


6.优秀是一种习惯


第三章 课外:影响孩子人生的5个关键词


1.特长:优秀始于你的强项


2.活力:运动激发活力


3.主见: 做一株有思想的芦苇


4.个性:宽容与约束


5.自我管理:成长的阶梯


第四章 孩子与家长:如何应对叛逆青春期的紧张关系


1.问题孩子往往出自问题家庭


2.知道你的孩子需要什么吗


3.行动消解隔阂


4.恋爱:中学生该如何面对


第五章 冲刺:如何踢好临门一脚


1.中考、高考心态调整5招


2.考试是门技术活


3.家长不妨做左手


4.专业“冷热”我来说


第六章 我送女儿上北大


1.爱好与个性


2.与孩子共同成长


3.特长之路


4.走进北大


 


结 语 每个学生都是一颗星


附录一 老王谈考试


附录二 12班学生家长教子篇


附录三 12班学习高手论剑


 



内容摘要







……






 



主编推荐

王金战
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博导,中国科学院大学基础教育研究院执行院长,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学校执行校长,美国麻州国际教育首席顾问,美国普林斯顿国际数理高中董事。
他从教近40年,曾任班主任、教导主任、校长等职,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管理经验,2003年他所带的一个班49名学生参加高考,其中37人进了清华、北大,10人进了剑桥、牛津、耶鲁等世界名校。
他让倒数的学生考上北大;他发表论文100多篇,其中有3篇获全国论文一等奖;出版专著100多本,其中《英才是怎样造就的》畅销百万册、《学习哪有那么难》畅销300多万册;他数百次做客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等,传播他独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经典;他主讲的电视节目《怎样让每个孩子爱上学习》多次被各教育厅、教育局指定为学生、老师、家长开学前的必修课;他被主流媒体评选为“中国教育界领军人物”“中国基础教育十大名师”“高考战神”等。

隋永双
主任记者,毕业于南开大学。从事记者工作20年,多年从事教育的采访和报道。



精彩内容

走出挫折心理

 

 

 

 

这世界除了心理上的失败,实际上并不存在什么失败。

—亨•奥斯汀

 

 

 

 

 

 

我是从乡村走出来的。我在生活中体会到:挫折,往往比成功更能考验人的性格,不经历失败的成功是不堪一击的。优秀人物常因不能忍受失败而变成庸人,许多普通人则由于能够忍受失败而成为优秀人物。所以,一个人是否有所成就,往往在于其对待挫折的态度。 

 

 

走出挫折,从发掘孩子的强项开始

 

当老师的都知道,能把好学生带得更好的老师是称职的老师,而能把好学生、普通学生甚至落后学生都带起来的老师才是一个好老师。怎样才能使落后学生从困境中走出来?我的做法就是发掘他们身上的强项。

我来讲一个“差生”的故事。

 

 

 

 

2003 年秋天,送走 2003 届 12 班后,我又带了一个普通班—高一

(3)班。这个班集中了一些学习成绩落后而又不太好管的学生(人称“条子生”)。其中一个学生叫丁浩,身高大概有 1.9 米,体重超过 200 斤。

高一开学,按照惯例先是军训。我们一个班的师生坐上一辆前往营地的军车,丁浩是后一个上车的。他一上车,刚才还叽叽喳喳的学生都不说话了。同学们的意思明显地流露出来:“这个学生怎么上我们这个班来了?”好像不屑与他为伍的样子。

丁浩上来了,车也要出发了。车内靠前面的两个座,我坐一个, 还剩下一个。看丁浩那块头,如果他坐那个空座,我的空间可想而知。但我还是说:“你就坐我旁边吧。”于是我俩就挤在一起坐着。

行车过程中,我就开口跟他聊天:“你五大三粗,块头挺大的啊。”丁浩也不说话,伸出右手,摆出一个掰手腕的姿势,那意思是说:

“咱俩来掰手腕。”

我说:“你要跟我掰手腕?我不跟你掰。”

“老师你不敢掰?”他说着又伸出左手,“咱们掰左手。”

“左手我也不跟你掰。”因为我知道肯定掰不过他。我就问:“你过去是人大附中的?”

他说:“是。”然后他就和我聊了起来。他说,前段时间,人大附中为盖新餐厅,便推倒了原来的旧餐厅,学生们一时没有地方吃饭, 就到隔壁的中国人民大学食堂去吃。可是在去的路上,时常会遇到一些不良社会青年来抢钱。于是班主任老师就告诉学生们:“你们去吃饭的时候,就跟在丁浩后面。”他们班的同学就照老师的话,跟着丁浩去吃饭,果然就没有人敢打劫了。

我笑着说:“丁浩,你这个性格我很喜欢,也很高兴你能来这个班。,你有力气不是?今后咱们这个班就有了保护神了。咱们这个班 

的任何一个学生今后要是受到外人的欺负,我就找你,你敢不敢保证?” 他直点头:“老师,没问题。”

我说:“第二,这次军训期间有个拔河比赛,我看你这个块头,一个人顶三个人,你能不能保证咱们班拿个拔河比赛的名?”

他说:“能。”

我说:“你敢这样保证,现在我就任命你为拔河队队长,你去做好这个活动的安排行不行?”

他说:“没问题。”

我说:“第三,就是打水。每个班只有一个水桶,全班吃水都用这个水桶。军训期间耗费体力,大家训练肯定都很累。如果我发现去打水的是别的同学而不是你,我就拿你是问。行不行?”

他又一口答应:“没问题。”

在军训期间,丁浩果然按照我说的三个要求做下来了。别班的同学打水都是两个人抬一桶,丁浩一只手就把那桶水拎回来了,就像拎一只鸡一样轻松,同学们都看得哈哈大笑。

到了拔河比赛时,丁浩在队首,带着我们班一举拿下名。而且在整个军训期间,在 16 个高中班中,我们班各个训练项目的成绩都遥遥领先。

那次军训,丁浩同学就像一个英雄。他把自己放到了一个值得自豪的位置上,并让自己事事都做得更好。老师对他这种委以重任的信任感也让他越来越尊重老师,再也看不到初那种挑衅的姿态了。

后来,我又让他做了纪律委员,专门负责记录班级里的违纪问题。像他这样一个原来管不了自己的学生,现在却在管理整个班级的纪律, 是不是有点不可思议?然而他做得很好。他不但能管住别人,因为别人有点儿怕他,也管住了自己,因为这项职务对他自己也是一种约束。

 

 

 

 

以前,他旷课是家常便饭,而自从当上纪律委员,他从来没有旷过课, 学习成绩也稳步提高,各方面表现都越来越好。

我们高一(3)班,原本有一部分学习差、纪律差的学生,可到了后来,像丁浩这样的学生进步都很快,其他难管的同学也慢慢变得守规矩,懂得上进。我带这个班级半年后,这个班级的学习成绩已经名列年级普通班,各项科技文体活动也走在年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