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古代旅游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古代旅游

批量上传,套装书可能不全,下单前咨询在线客服! 正版书 !!!

27.56 6.1折 45 全新

库存3件

四川成都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王俊 著

出版社中国商业出版社

ISBN9787504496836

出版时间2017-10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45元

货号25174187

上书时间2024-10-23

百叶图书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中国古代旅游/中国传统民俗文化》以时代顺序为纲,以重大旅游活动、重要历史人物为目,通过不同时代、不同历史人物的旅游内容、旅游风格、旅游特点,来突出各个历史时期不同的旅游活动和旅游时尚,清晰而生动地论述了中国旅游产生、发展的历史脉络。


商品简介

   《中国古代旅游/中国传统民俗文化》以时代顺序为纲,以重大旅游活动、重要历史人物为目,通过不同时代、不同历史人物的旅游内容、旅游风格、旅游特点,来突出各个历史时期不同的旅游活动和旅游时尚,清晰而生动地论述了中国旅游产生、发展的历史脉络。 

作者简介
  王俊,男,1970年出生于云南省曲靖市,1989年服役于北京军区空军后勤部,1990至1993年就读于空军大连通信军校。毕业后又先后就读于北京邮电大学,中国政法大学,河北师范大学哲学专业研究生(在职)。


目录
章 中国古代旅游的产生
节 古代旅行与旅游概念
原始社会人类的旅行
早期人类社会的发展与旅行
古代旅游活动的出现
古代旅游概念的产生
第二节 较早出现的旅游活动
炎黄部族迁徙
虞舜探幽历险
大禹治水之旅
周穆王西行

第二章 古代族游基本知识
节 古代旅游的准备
旅游行程日期的选择
古代旅游的行装与旅费
第二节 古代的旅游方式
步行旅游
骑行旅游
乘车旅游
乘船旅游
第三节 古代旅游的行李与行具
旅游行囊与行橐
旅游行滕与行缠
旅游其他随身行具

第三章 春秋战国时期的旅游
节 宫廷贵族旅游
外交朝聘与“秦晋”之旅
帝王游猎之旅
宫廷游览之旅
第二节 士大夫的文化旅游
游学之旅
游说之旅

第四章 秦汉魏晋时期的旅游
节 秦汉时期旅游的发展
帝王巡游
海上探险
西域之旅
第二节 秦汉时期的文化旅游与游宦
司马迁的文化旅游
汉代的游宦
第三节 秦汉旅游资源的开发
广开游路
开发名山
秦苑汉宫
第四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特色旅游
玄游
仙游
佛游
第五节 秦汉魏晋时期的旅游制度
秦汉旅行制度
宵禁、关禁与通行证制度
秦汉旅游风俗
魏晋南北朝的旅行制度

第五章 隋唐宋元时期的旅游
节 隋唐时期的旅游大发展
经济繁荣下旅游的发展
隋唐时期的旅游潮
宗教旅游的盛行
活跃的国际旅行
第二节 宋元时期旅游活动的新发展
大开放的海陆交通
兴盛发达的宋代旅馆和酒楼
著名的中外大旅行家
新兴的园林、宗教建筑
第三节 隋唐五代宋元的旅游制度
隋唐五代宋元旅游制度
隋唐五代宋元旅游风俗

第六章 明清时期的旅游
节 别开生面的明朝旅游
郑和下西洋
陈诚西行
文人游乐
科考之旅
第二节 多元辉煌的清朝旅游
帝王之旅
遗民之旅
文士之旅
放逐边疆的流人之旅
第三节 明清旅行制度与风俗
明清旅行制度
明清旅行风俗
明清骑乘风尚

第七章 古代旅馆发展变化与管理
节 古代旅馆的产生发展历程
西周行宫苑囿的出现
春秋战国的旅馆
秦汉时期的旅馆
魏晋时期的旅馆
隋唐时期的旅馆
宋元时期的旅馆
明清时期的旅馆
第二节 古代旅店的管理
古代旅店的住宿制度
古代旅店的纳税制度
古代城市旅馆区制度
官店和皇店

第八章 中国古代旅游出行工具
节 古代陆路出行工具

驴、骡

轿
骆驼
马车
第二节 古代水路出行工具

独木舟
明轮船
帆船
龙舟
海舶
宝船

第九章 古代旅游文学与经典作品
节 古代游记文
古代游记文发展简述
古代游记文的写作特征
第二节 古代旅游诗词
旅游诗词与旅游
古代旅游诗词的范围
古代旅游诗词概观
参考书目

内容摘要
  《中国古代旅游/中国传统民俗文化》以时代顺序为纲,以重大旅游活动、重要历史人物为目,通过不同时代、不同历史人物的旅游内容、旅游风格、旅游特点,来突出各个历史时期不同的旅游活动和旅游时尚,清晰而生动地论述了中国旅游产生、发展的历史脉络。

主编推荐
  王俊,男,1970年出生于云南省曲靖市,1989年服役于北京军区空军后勤部,1990至1993年就读于空军大连通信军校。毕业后又先后就读于北京邮电大学,中国政法大学,河北师范大学哲学专业研究生(在职)。

精彩内容
《中国古代旅游/中国传统民俗文化》:
  开发名山
  开发名山也是秦汉旅游的突出成绩。秦始皇之前,中国已有夏禹定“九山”的传说。这九座名山,有人说是浙江的会稽山,山东的泰山,山西的王屋山,河南的首山,陕西的太华山,陕西的岐山,山西的太行山,山西的羊肠坂,河南的孟门山。但“九山”是否就是这些山以及夏禹规划“九山”这件事本身是否可靠便很难说了。可以肯定的是,先秦时的各民族和各王国都有各自崇拜的神山、各自标榜的名山。如周民族的稷王山(今山西稷山县南),楚民族的九嶷山,晋国的太行山,齐国的牛山,吴国的姑苏山等。但真正被天下公认并得到较好开发的名山实寥寥无几。秦始皇鞭挞四海,广游宇内,制定祭祀名山大川的制度,始令臣下统一名山,公诸于世。《史记·封禅书》说:
  自五帝以至秦,迭兴迭衰,名山大川或在诸侯,或在天子,其礼损益世殊,不可胜记。及秦并天下,今祠官所常奉天地名山大川鬼神可得而序也。
  所谓“得而序”是说秦王朝清理、整顿了原来众说纷纭的名山大川。把它们点了点名,排了排队。确认了必须祭祀的十二座名山,即东部的太室、恒山、泰山、会稽、湘山,西部的华山、薄山、岳山、岐山、吴岳、鸿冢、渎山。这些钦定的名山,地方官府自然要负起看管和养护的责任。而其他一些被皇帝巡幸游览的山头,朝廷与地方官府也是不惜工本,费力建设。如秦始皇数次光顾的琅邪山,即因此而筑路盖馆,刻石树碑,营造台榭,并骤然间增加了特地从各地迁来的三万户居民,旅游环境大为改善。汉武帝登山临河,尤敬鬼神,祭祀名山,更加考究。我国著名的“五岳”制度就是在武帝的时候开始形成的。按先秦典籍,《尚书·尧典》已有“四岳”一词,但它指的是尧时分管四方诸侯的四位大员。这四位大员的真实身份当是原始部落联盟中几个比较强大的部落发言人。所以每逢大事,帝尧总是要先和“四岳”商量。后来,大约在周代,人们始以“四岳”指称四座名山,所谓“四岳三涂”。又有人以“五岳”指称五座名山,所谓“五岳视三公,四渎视诸侯”。但这“四岳”或“五岳”究竞指什么山,先秦人的文字没有明确记载。联系到秦始皇序列山河,巡游天下也都没有提到“四岳”或“五岳”,但我们至少可以断定,无论“四岳”还是“五岳”在西汉以前还不是一个确定的制度。汉代,儒家经师迎合武帝巡游、封禅的嗜好,编出了帝舜巡狩“五岳”的故事:
  岁二月,东巡狞,至于岱宗。岱宗,泰山也……五月,巡狞至南岳。南岳,衡山也。八月,巡狞至西岳。西岳,华山也,十一月,巡狞至北岳。北岳,恒山也。皆如岱宗之礼。中岳,嵩高也。五载一巡狞。
  是为儒家者流规划的“五岳”。而当时的方术之士也假托黄帝杜撰出一套“五岳”的神话:
  天下名山八,而三在蛮夷(指海中三神山:方丈,逄菜,瀛州),五在中国。中国华山,首山,太室,泰山,东莱。此五山黄帝之所常游,与神会。
  ……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