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丝路重生:“一带一路”文化遗产的创意营造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丝路重生:“一带一路”文化遗产的创意营造

批量上传,套装书可能不全,下单前咨询在线客服! 正版书 !!!

23.34 3.8折 62 全新

库存17件

四川成都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卜希霆 王蕾 著

出版社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ISBN9787507852745

出版时间2023-10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62元

货号29653316

上书时间2024-10-21

百叶图书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前 言
“一带一路”文化遗产,即分布在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沿线或与两者有关的文化遗产。从时间来看,它应该贯穿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全部历史时期;从空间来看,它应该包括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沿线的一切国家和地区。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维度出发,它又不仅限于这些地域和疆土,因为蕴含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是鼓励文明 
交流互鉴和共建全人类美好家园的。丝路仅是开端,并不是终点,是不断流动延展的征程,而非孤立封立的圈地。冲破地域或区域隔阂,推动不同文明的碰撞,促进人类和谐共进,是“一带一路”倡议的应有之义,而在其之上的文化遗产保护是对弘扬丝路精神大有助益的重要发展维度,也是全球范围内共同持续关注的重要议题。 
文化遗产的创意营造,有助于提升城市的文化品质、挖掘传统文明精粹、讲好遗产文物故事、生产文化遗产城市创意产品、激活文化遗产城市创意消费、促进大众对城市文化资源的撷取和传承,以及构建富有创意的文化遗产城市社会环境、经济环境和自然环境。近年来,文化遗产活化方式不断创新,以科技创新为手段的方式也不断为大众带来惊喜。基于此, 
本文对国内具有代表性的科技融合项目团队进行采访,将最新的案例进行 
整理,并呈现给读者。 
自“一带一路”倡议正式提出,已经走完了多年的奋斗历程。多年以来“一带一路”倡议经历了量的增长、质的升级,内涵不断深化,外延更加扩展,呼应了各国对全方位、宽领域、创新性、持续性拓展合作的需求。在新发展阶段和历史机遇期,如何保护和延续丝绸之路在人类社会中的精神和价值,以“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之间的互利互惠合作点燃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火种,如何有效融入数字技术和融合文化发展之上的创新创意思维,盘活和促进地区经济和文化、平台和渠道的双向互动循环,共建“一带一路”各国民众的美好生活家园,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矢志不渝的努力和坚强奋斗的毅力。本书回溯过去、梳理现在及展望未来,理论分析和实践探索相结合,历史积淀和现实环境相呼应,在汇集整理丝路文化遗产的同时融入创新创意思维理念,从文化维度系统性地打造“一带一路”品牌建设,为活化地域文化遗产、复苏数字文化经济及促进国与国之间更深层次的交流与合作贡献力量。 
面对新冠病毒感染疫情全球性的冲击,“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在意识到共同维护生态和平的重要性时,世界经济发展中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也在增多,这对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带来全新的挑战。在此情此景下,“一带一路”倡议在承受着巨大挑战的同时也面临着全新的机遇,如何在不断革新的技术形态和文化生态中合理融入创新创意思维,打造互联互通的“数字丝绸之路”和“健康丝绸之路”,助力于国与国之间的团结协作及全球经济复苏,持续发扬古代丝绸之路的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互赢精神,走出一条集共商、共建、共享于一体的合作之路、发展之路、共赢之路,是值得深入探索的重要议题。



导语摘要

本书围绕“一带一路”与文化遗产、“一带一路”丝路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一带一路”丝路文化遗产的创意营造等三个层面内容展开。“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平台,它对世界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责任共同体的建设和全球多元文化持续发展提供和传播“中国智慧”和“中国策略”。如何更好地发挥文化遗产价值、如何在新的时代和技术环境下保护文化遗产、如何在理论和实践的紧密结合下进行知识传承与观念创新、如何更好地在全球范围内传播丝路精神等议题均为本书关注的重点。



作者简介

卜希霆,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海峡两岸文化创意产业高校研究联盟副理事长、中国文化馆协会沉浸式文化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出版《网罗城镇:未来城市的想象力》《创意营造学》《创意起底——文化创意产业先锋思维解码》《对话创意领袖——25位文化创意产业精英的创业秘籍》等著作。起草并制定《品牌价值评价——农产品》国家标准。参与起草《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指导标准(2015—202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立法研究及代拟稿》《文化部“一带一路”文化发展行动计划(2016—2020年)》《雄安新区起步区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规划》等国家及地方政策、法规。
王蕾,中国传媒大学媒体融合与传播国家重点实验室互联网信息研究院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媒介文化、数字城市传播、融合传播等。讲授研究生课程“传播理论”“社会学理论基础”“数字城市传播”等。主持和参与国家级、省部级、校级课题若干项。出版专著2部,译著1部,发表论文40余篇,多次参与国内外权威传播学术论坛,多篇论文被国际传播学会(ICA)中国区域会议论文集收录出版。



目录

绪  论 001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缘起 001 
第二节  研究意义与目的 007 
第三节  制定文遗战略,提倡共同保护 019 
第四节  深入交流协作,掌握国际话语 027 
第一章 “一带一路”文化遗产概述 038 
第一节  概念界定 039 
第二节  类型辨析 044 
第三节  基本特征 052 
第四节  文化使命 059 
第二章 “一带一路”文化遗产价值构建 064 
第一节  历史价值 066 
第二节  经济价值 071 
第三节  艺术价值 073 
第四节  时空价值 077 
第五节  精神价值 080
第三章 “一带一路”文化遗产保护 084 
第一节  文化遗产的价值 084 
第二节  文化遗产的活化 088 
第三节  文化遗产的保护 090 
第四章 “一带一路”文化遗产永续利用 095 
第一节  物质文化遗产永续利用 096 
第二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永续利用 101 
第三节  国内文化遗产经典案例 116 
第四节  共建国家文化遗产经典案例 136 
第五章 “一带一路”文化遗产创意营造 146 
第一节  搭建文化遗产共同体平台 147 
第二节  培育文化旅游发展新动力 159 
第三节  加快文化遗产活化再生 165 
第四节  推动文化遗产数字化转化 172 
第五节  促进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 182 
第六章 “一带一路”文化遗产与文化产业 187 
第一节  文化产业带状发展 187 
第二节  文化遗产与动漫产业 193 
第三节  文化遗产与文博产业 200 
第四节  文化遗产与旅游产业 206 
第五节  文化遗产与其他产业 219
第七章 “一带一路”文化遗产与城市复兴 226 
第一节  文化遗产传承城市文脉与精神 226 
第二节  文化遗产彰显城市品牌与个性 233 
第三节  文化遗产拓展城市文化景观价值 237 
第四节  文化遗产助力城市更新与业态创新 242 
第八章 “一带一路”文化遗产与文化“走出去” 250 
第一节  文化遗产交流机制创新 251 
第二节  文化遗产交流平台搭建 256 
第三节  文化遗产交流品牌规划 259 
第四节  文化遗产交流创新传播 262 
结  语  关于“一带一路”文化遗产的思考 271 
主要参考文献 273 
后  记 275



内容摘要

本书围绕“一带一路”与文化遗产、“一带一路”丝路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一带一路”丝路文化遗产的创意营造等三个层面内容展开。“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平台,它对世界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责任共同体的建设和全球多元文化持续发展提供和传播“中国智慧”和“中国策略”。如何更好地发挥文化遗产价值、如何在新的时代和技术环境下保护文化遗产、如何在理论和实践的紧密结合下进行知识传承与观念创新、如何更好地在全球范围内传播丝路精神等议题均为本书关注的重点。



主编推荐

卜希霆,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海峡两岸文化创意产业高校研究联盟副理事长、中国文化馆协会沉浸式文化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出版《网罗城镇:未来城市的想象力》《创意营造学》《创意起底——文化创意产业先锋思维解码》《对话创意领袖——25位文化创意产业精英的创业秘籍》等著作。起草并制定《品牌价值评价——农产品》国家标准。参与起草《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指导标准(2015—202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立法研究及代拟稿》《文化部“一带一路”文化发展行动计划(2016—2020年)》《雄安新区起步区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规划》等国家及地方政策、法规。
王蕾,中国传媒大学媒体融合与传播国家重点实验室互联网信息研究院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媒介文化、数字城市传播、融合传播等。讲授研究生课程“传播理论”“社会学理论基础”“数字城市传播”等。主持和参与国家级、省部级、校级课题若干项。出版专著2部,译著1部,发表论文40余篇,多次参与国内外权威传播学术论坛,多篇论文被国际传播学会(ICA)中国区域会议论文集收录出版。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