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变化对生态脆弱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影响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全球变化对生态脆弱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影响研究

批量上传,套装书可能不全,下单前咨询在线客服! 正版书 !!!

285.06 7.2折 398 全新

库存13件

四川成都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于贵瑞等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730381

出版时间2024-03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398元

货号29636065

上书时间2024-10-21

百叶图书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生态脆弱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形成机制及其对全球变化的响应是当前全球变化研究领域的重大科学问题,亦是我国应对全球变化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科技需求。本书重点阐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全球变化及应对”重点专项项目“全球变化对生态脆弱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影响研究”的研究成果。围绕“数据获取与融合、整合分析与理论突破、发展模型与评估及高精制图”4项具体任务,系统地阐述了生态系统属性的新概念与理论体系,提出了生态系统状态转变的新理论框架,发现了中国氮沉降总量及沉降模式变化的新趋势,为揭示脆弱区生态系统植物对环境或资源变化响应与适应策略提供了全新视角,也为进一步深入揭示全球变化对生态脆弱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影响机制奠定了坚实基础。

目录
目录
前言
第一篇中国生态脆弱区资源环境承载力概念及研究技术
第1章生态脆弱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生态学基础及科学研究技术途径 3 
1.1 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科学概念及生态学理论基础4 
1.1.1 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概念及其沿革 4 
1.1.2 基于生态学原理的资源环境承载力概念体系 7 
1.1.3 资源环境承载力理论的生态学基础 8 
1.2全球变化对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影响 11 
1.2.1 资源和环境的演变与生态系统变化 11 
1.2.2 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的响应14 
1.3基于生态系统演变机理的生态系统脆弱性、适应性17 
1.3.1 生态系统演变及多稳态特性17 
1.3.2 生态系统脆弱性18 
1.3.3 生态系统适应性19 
1.3.4 基于生态系统演变机理的生态系统脆弱性的评估方法 20 
1.4生态系统的状态转变 21 
1.4.1 生态系统突变21 
1.4.2 生态系统状态转变的相关理论 22 
1.4.3 生态系统状态临界转换的生态学机制 24 
1.5生态脆弱区的全球变化风险及人为适应26 
1.5.1 基于生态系统脆弱性的风险评估理论与方法 27 
1.5.2 基于生态系统生态风险的人为适应 28 
1.6中国生态脆弱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科学研究的问题及技术途径30 
1.6.1 中国生态脆弱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的主要科学问题 30 
1.6.2 中国生态脆弱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的主要研究内容 32 
1.6.3 中国生态脆弱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的技术途径 33 
参考文献35 
第2章生态脆弱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的联网观测技术规范 40 
2.1前言 40 
2.2生态系统通量观测技术及其规范 41 
2.2.1 通量联网观测的空间布局41 
2.2.2 通量指标观测及其规范42 
2.2.3 通量数据处理流程与方法43 
2.2.4 植被与土壤相关指标观测及其规范 47 
2.3无人机航拍生态观测技术及其规范 49 
2.3.1 FragMAP系统 50 
2.3.2 协同航拍与分析规范52 
2.3.3 脆弱生态区生态研究的应用分析 54 
参考文献55 
第3章生态脆弱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的联网实验技术规范 58 
3.1联网实验设计原则 58 
3.2营养网络实验技术及其规范 60 
3.2.1 实验样地选择60 
3.2.2 实验设计60 
3.2.3 调查指标61 
3.2.4 时间安排63 
3.3干旱联网实验技术及其规范 63 
3.3.1 实验样地选择63 
3.3.2 实验设计63 
3.3.3 调查指标64 
3.4全球变化联网实验技术及其规范 66 
3.4.1 实验设计66 
3.4.2 基于空间基准点的站点设计理念 66 
3.4.3 调查指标69 
3.5特别干旱联网实验技术及其规范 70 
3.5.1 实验样地选择70 
3.5.2 实验设计70 
3.5.3 调查指标70 
参考文献71 
第4章生态脆弱区环境承载力区域调查技术规范 73 
4.1生态脆弱区资源环境承载力区域调查技术规范概述73 
4.1.1 调查区域适用范围73 
4.1.2 调查任务与研究内容74 
4.1.3 调查对象75 
4.2生态脆弱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的野外采样点布设75 
4.2.1 样点布设的基本原则与方法75 
4.2.2 网格化调查的野外调查样地设置 76 
4.2.3 样带法的野外调查样地设置77 
4.2.4 样带调查的具体时间77 
4.2.5 调查前的准备工作78 
4.3生态脆弱区调查样地设置 78 
4.3.1 森林样地设置78 
4.3.2 灌丛样地设置80 
4.3.3 草地样地设置80 
4.3.4 湿地草地样地设置81 
4.4生态脆弱区野外调查 81 
4.4.1 植被群落结构调查和地上生产力测定 81 
4.4.2 根系调查方法83 
4.4.3 土壤野外调查取样与物理结构测定 85 
4.4.4 土壤碳组分测定87 
4.4.5 植物/土壤碳氮磷含量测定 88 
参考文献89 
第5章全球变化背景下的资源环境脆弱性评价理论和方法 91 
5.1资源环境脆弱性评价理论及方法研究进展91 
5.1.1 定性评价法93 
5.1.2 定量评价法93 
5.1.3 脆弱性评价99 
5.2资源环境脆弱性评价理论与方法研究展望101 
5.2.1 脆弱性评价方法完善与创新101 
5.2.2 人为活动影响下的脆弱性时空分析与评价 102 
5.2.3 脆弱性评价尺度与区域划分102 
5.3全球变化背景下中国典型区资源环境脆弱性评价方法104 
5.3.1 典型地区资源环境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104 
5.3.2 资源环境脆弱性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110 
5.3.3 资源环境脆弱性评价方法113 
参考文献115 
第二篇生态脆弱区的资源环境及生态系统功能时空格局
第6章中国自然地理区划与生态脆弱区划分 123 
6.1中国自然地理区划方案 123 
6.2中国六大生态脆弱区的划分 125 
6.2.1 干旱半干旱生态脆弱区126 
6.2.2 青藏高原生态脆弱区128 
6.2.3 农牧交错带生态脆弱区130 
6.2.4 林草交错带生态脆弱区132 
6.2.5 黄土高原生态脆弱区134 
6.2.6 西南岩溶石漠化生态脆弱区136 
参考文献138 
第7章生态脆弱区的古气候及古植被演化139 
7.1引言 140 
7.2 C3、C4植物特征 141 
7.2.1 C3、C4植物的定义141 
7.2.2 C3、C4植物有机碳同位素特征142 
7.3青藏高原全新世以来植被和气候演化特征143 
7.3.1 青藏高原现代 C3、C4植物分布特征 143 
7.3.2 青藏高原全新世 C3、C4植物演化历史 145 
7.3.3 青藏高原全新世气候演化特征 147 
7.4内蒙古高原全新世以来植被和气候演化特征151 
7.4.1 内蒙古高原现代 C3、C4植物分布特征 151 
7.4.2 内蒙古高原全新世 C3、C4植物演化特征 152 
7.4.3 内蒙古高原全新世气候演化特征 154 
7.5黄土高原全新世以来植被和气候演化156 
7.5.1 黄土高原现代 C3、C4植物分布特征 156 
7.5.2 黄土高原全新世 C3、C4植物演化特征 158 
7.5.3 黄土高原全新世古气候演化特征 160 
7.6三大高原古植被及古气候演化特征 165 
7.6.1 三大高原现代 C3、C4植物分布特征 165 
7.6.2 三大高原全新世 C3、C4植物演化特征 165 
7.6.3 三大高原全新世气候演化特征 166 
7.6.4 三大高原古植被及古气候研究存在的问题 167 
参考文献168 
第8章生态脆弱区的现代气候和资源环境系统状态及时空演变 175 
8.1生态脆弱区 1960~2016年气温和降水时空演变176 
8.1.1 生态脆弱区气温时空演变176 
8.1.2 生态脆弱区降水时空演变176 
8.1.3 基于气候变化的生态脆弱性评价 178 
8.2生态脆弱区 1960~2016年特别气候时空演变180 
8.2.1 特别气温事件时空演变180 
8.2.2 特别气温事件与大气环流之间的关系 181 
8.2.3 特别降水事件时空演变183 
8.2.4 特别降水事件与大气环流之间的关系 185 
8.3生态脆弱区生态系统 NPP对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响应188 
8.3.1 1982~2018年生态脆弱区 NPP的时空动态分析188 
8.3.2 NPP变化的驱动因素分析191 
8.4生态脆弱区土壤属性时空演变 196 
8.4.1 生态脆弱区表层(淋溶层)土壤属性空间格局特征 196 
8.4.2 北方农牧交错带生态脆弱区 SOC空间格局、储量变化及影响机制198 
8.5典型生态脆弱区土壤微生物及土壤 C、N、P生态化学计量特征204 
8.5.1 典型生态脆弱区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特征 204 
8.5.2 典型生态脆弱区土壤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215 
8.6生态脆弱区土地沙漠化时空演变 221 
参考文献224 
第9章生态脆弱区的现代植被、生态系统结构状态及时空演变 226 
9.1前言 226 
9.2植被覆盖度监测与反演 227 
9.2.1 不同植被覆盖度反演方法精度评价 227 
9.2.2 不同植被覆盖度反演方法精度评价 228 
9.2.3 三种 FVC产品精度评价 230 
9.2.4 青藏高原高寒草地植被覆盖度变化趋势 231 
9.3地上生物量监测与反演 232 
9.3.1 基于植被高度的样方尺度无人机草地地上生物量估算模型 232 
9.3.2 基于植被高度和水平信息的草地样方尺度的生物量估算模型 233 
9.3.3 基于无人机和 MODIS卫星数据的青藏高原草地地上生物量反演235 
9.4脆弱区草地斑块空间分异特征 244 
9.4.1 内蒙古高原不同类型草地斑块空间分异特征 246 
9.4.2 青藏高原不同类型草地斑块空间分异特征 250 
9.5植物群落高度的区域变异及响应规律254 
9.5.1 不同区域和不同类型草地的植物高度特征 254 
9.5.2 草地群落及种群高度特征的区域差异与共性规律 254 
9.5.3 植物群落高度特征随环境变化的区域响应 256 
9.5.4 环境因素对植物群落高度的整体效应 256 
参考文献259 
第10章生态脆弱区的生物多样性状态及时空演变262 
10.1 前言 262 
10.2 生物多样性(物种)调查方法 263 
10.2.1 草地植物物种多样性的调查方法 263 
10.2.2 草地植物物种多样性的计算方法 264 
10.3 样带法测定典型生态脆弱区草地植物物种多样性267 
10.3.1 研究概况267 
10.3.2 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区域差异 269 
10.3.3 植物群落α多样性的内在规律 270 
10.3.4 多维度植物多样性对水热和养分的响应 271 
10.4 无人机方法测定典型高寒草地植物物种多样性272 
10.4.1 沿放牧强度梯度的物种多样性 273 
10.4.2 乌鲁木齐一号冰川退缩区植物物种多样性 278 
10.4.3 疏勒河源区植物物种多样性 280 
参考文献286 
第11章生态脆弱区生态系统生产力及其时空格局 290 
11.1引言 290 
11.2生态脆弱区生态系统生产力现状、空间格局及其影响因素292 
11.2.1 欧亚草原区 ANPP现状、空间格局及其影响因素 292 
11.2.2 生态脆弱区 GPP、NEP、ER的现状、空间格局及其影响因素 295 
11.3生态脆弱区生态系统生产力时间变化及影响因素299 
11.4生态脆弱区生产力年际变异响应气候变化的空间特征304 
11.4.1 温带草地 ANPP和 PUE年际动态参数对降水的空间响应模式 304 
11.4.2 高寒草地 ANPP和 PUE年际动态参数对降水的空间响应模式 305 
11.5生态脆弱区生态系统生产力的增加潜力306 
11.5.1 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生态脆弱区生态系统 ANPP的增加潜力 307 
11.5.2 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生态脆弱区生态系统 GPP的增加潜力309 
参考文献312 
第12章生态脆弱区资源环境承载力及其时空格局316 
12.1 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数据与方法 316 
12.1.1 研究数据317 
12.1.2 防风固沙功能317 
12.1.3 水土保持功能320 
12.1.4 资源环境承载力的计算323 
12.2 生态脆弱区草地生态系统防风固沙功能325 
12.2.1 生态脆弱区气候因子 WF的时空分布 326 
12.2.2 生态脆弱区风蚀土壤因子分布规律 330 
12.2.3 防风固沙功能所需最小植被盖度及 ANPPSWF332 
12.3 生态脆弱区草地生态系统水土保持功能334 
12.3.1 降水侵蚀力时空分布规律334 
12.3.2 土壤可蚀性因子分布规律335 
12.3.3 坡度坡长因子分布规律336 
12.3.4 水土保持因子分布规律336 
12.3.5 水土保持功能所需最小植被盖度及 ANPPSWC. 337 
12.4 生态脆弱区草地合理承载力 339 
12.4.1 生态脆弱区地上净初级生产力 339 
12.4.2 生态脆弱区草地 ANPPNR和 UANPP 340 
12.4.3 生态脆弱区的合理承载力342 
12.5 研究结论及展望 342 
12.5.1 研究结论342 
12.5.2 存在问题及展望343 
参考文献344 
第13章生态脆弱区资源环境承载力性因素346 
13.1 研究方法 346 
13.1.1 生态承载力空间异质性的自然因子探测 346 
13.1.2 生态脆弱区特点及研究方法 348 
13.2 生态脆弱区单因子贡献率 350 
13.2.1 六大生态脆弱区各生态系统功能贡献率 350 
13.2.2 生态脆弱区各因子对载畜量的贡献率 351 
13.3 生态脆弱区双因子交互作用贡献率353 
13.3.1 一级影响因子交互作用的贡献率 353 
13.3.2 二级影响因子交互作用的贡献率 354 
13.3.3 三级影响因子交互作用的贡献率 355 
13.4 生态脆弱区三大生态系统功能基础影响因素交互分析356 
13.4.1 生态脆弱区防风固沙功能交互作用贡献率 356 
13.4.2 生态脆弱区水土保持功能交互作用贡献率 357 
13.4.3 生态脆弱区自然更新功能交互作用贡献率 358 
参考文献359 
第14章生态脆弱区生态系统脆弱性及其时空格局360 
14.1 青藏高原生态系统脆弱性时空分布格局361 
14.1.1 青藏高原生态系统脆弱性时空分布特征 361 
14.1.2 青藏高原生态系统脆弱性变化趋势 363 
14.1.3 青藏高原生态系统脆弱性阈值遥感诊断 364 
14.2 黄土高原生态系统脆弱性时空分布格局372 
14.2.1 黄土高原生态系统脆弱性空间分布及其变化特征 372 
14.2.2 黄土高原生态系统脆弱性时空变化的驱动因子分析 374 
14.3 干旱半干旱区生态系统脆弱性时空分布格局378 
14.3.1 干旱半干旱区生态系统脆弱性空间分布及其变化特征 378 
14.3.2 干旱半干旱区生态系统脆弱性时空变化的驱动因子分析 379 
14.4 喀斯特地区生态系统脆弱性时空分布格局383 
14.4.1 喀斯特地区生态系统脆弱性空间分布及其变化特征 383 
14.4.2 喀斯特地区生态系统脆弱性变化趋势 384 
14.5 农牧交错带生态系统脆弱性时空分布格局386 
14.5.1 农牧交错带生态系统脆弱性空间分布及其变化特征 386 
14.5.2 农牧交错带生态系统脆弱性变化趋势 387 
参考文献388 
第三篇生态脆弱区气候变化的生态影响和风险及人为应对
第15章全球变化对中国及生态脆弱区资源环境系统的影响 393 
15.1 引言 394 
15.2 中国生态脆弱区平均气候变化的基本特征394 
15.2.1 气温394 
15.2.2 降水396 
15.2.3 相对湿度397 
15.2.4 风速399 
15.2.5 地面太阳短波辐射399 
15.3 中国生态脆弱区特别天气气候事件变化的基本特征401 
15.3.1 特别温度401 
15.3.2 特别降水403 
15.3.3 高温热浪和干旱403 
15.3.4 特别天气气候事件变化的可能原因 410 
15.4 中国生态脆弱区生态系统变化的基本特征411 
15.4.1 叶面积指数(LAI). 411 
15.4.2 植被分布412 
15.4.3 中国植物碳储量变化及驱动因子分析 412 
15.4.4 中国古火重建、历史变化及驱动因子分析 415 
15.4.5 中国作物产量417 
参考文献419 
第16章全球变化对生态脆弱区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422 
16.1 养分沉降对生态脆弱区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影响422 
16.1.1 养分沉降对生态系统生产力的影响 423 
16.1.2 养分沉降对生态系统群落结构的影响 425 
16.1.3 养分沉降对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影响 431 
16.1.4 养分沉降对土壤氮循环的影响 437 
16.2 降水变化对生态脆弱区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影响440 
16.2.1 特别干旱对生态系统生产力和稳定性的影响 441 
16.2.2 特别干旱对生态系统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444 
16.2.3 降水变化对草原植物功能性状的影响 449 
16.2.4 降水变化对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453 
16.2.5 降水变化对土壤碳氮循环的影响 462 
16.3 增温对高寒脆弱区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影响464 
16.3.1 增温对高寒草地生态系统生产力的影响 465 
16.3.2 增温对高寒草地生态系统群落结构的影响 467 
16.3.3 增温对生态系统碳氮循环的影响 471 
16.4 全球变化多因子交互作用对生态脆弱区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影响475 
16.4.1 多因子交互作用对高寒草甸净初级生产力及分配的影响 476 
16.4.2 多因子交互作用对高寒草甸植物叶片氮磷含量及其计量关系的影响477 
16.4.3 多因子交互作用对高寒草甸碳通量的影响 479 
16.4.4 多因子交互作用对陆地生态系统碳通量的影响 480 
参考文献481 
第17章生态脆弱区碳循环关键过程与资源利用效率的时空格局及调控机制 487 
17.1 干旱脆弱区碳通量时空格局及其调控机制487 
17.1.1 干旱生态脆弱区生态系统碳通量的季节变异及其调控因子 488 
17.1.2 干旱生态脆弱区生态系统碳通量的年际变异及其调控因子 491 
17.2 干旱脆弱区资源利用效率时空格局及其调控机制494 
17.2.1 内蒙古草原资源利用效率的空间变化规律 495 
17.2.2 内蒙古草原资源利用效率时空变化的影响因子 496 
17.3 高寒脆弱区碳通量时空格局及其调控机制500 
17.4 高寒脆弱区资源利用效率时空格局及其调控机制506 
参考文献508 
第18章全球变化对生态脆弱区生态系统能量平衡与水通量关键过程的影响 514 
18.1 干旱生态脆弱区生态系统能量平衡闭合状况515 
18.2 干旱生态脆弱区生态系统能量分配时空格局及其调控机制518 
18.2.1 干旱生态脆弱区生态系统能量通量时空格局 518 
18.2.2 干旱生态脆弱区生态系统能量通量时空格局调控因子 521 
18.3 干旱生态脆弱区生态系统水通量关键过程时空格局及其调控机制523 
18.3.1 干旱生态脆弱区生态系统水通量时空格局 524 
18.3.2 干旱生态脆弱区生态系统水通量时空格局调控因子 527 
18.4 高寒生态脆弱区生态系统水通量关键过程时空格局及其调控机制529 
18.5 黄土高原生态系统蒸散发与水分利用效率时空格局分析532 
18.6 全球陆地生态系统水通量组分拆分及其时空格局分析536 
参考文献539 
第19章全球变化背景下中国生态脆弱区植被状态和敏感性的变化 543 
19.1 引言 543 
19.2 中国生态脆弱区植被 -气候分布格局及年际变化特征545 
19.2.1 模型的建立及验证545 
19.2.2 近 30年中国生态脆弱区植被状况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547 
19.3 全球变化对中国生态脆弱区演变影响的模拟分析550 
19.3.1 历史模拟评估552 
19.3.2 未来情景预估561 
19.3.3 不同未来变化情景下 1.5℃和 2℃增温对中国植被总初级生产力和生物量的影响567 参考文献569 
第20章全球变化对生态脆弱区生态系统状态演变影响的模拟分析 573 
20.1 引言 573 
20.2 全球变化背景下生态脆弱区均一生态系统的状态演变分析575 
20.2.1 全球变化背景下生态脆弱区均一生态系统状态演变的非线性特征575 
20.2.2 生态脆弱区均一生态系统状态演变的物理机制 578 
20.3 全球变化背景下的生态脆弱区非均一生态系统状态演变的分析581 
20.3.1 全球变化背景下生态脆弱区非均一生态系统状态演变的影响 581 
20.3.2 具有不同结构生态系统状态演变的物理机制 584 
20.4 总结 585 
参考文献586 
第21章中国生态脆弱区全球变化风险及其应对技术途径和主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