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蔷薇(世界散文大师帕乌斯托夫斯基创作札记。18幅文学素描。戴骢译本)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金蔷薇(世界散文大师帕乌斯托夫斯基创作札记。18幅文学素描。戴骢译本)

批量上传,套装书可能不全,下单前咨询在线客服! 正版书 !!!

34.28 4.4折 78 全新

库存5件

四川成都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康·帕乌斯托夫斯基 著,戴骢译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ISBN9787544798068

出版时间2023-08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定价78元

货号29613340

上书时间2024-10-21

百叶图书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译本序

康斯坦丁?·?格奥尔吉耶维奇?·?帕乌斯托夫斯基是苏联当之无愧的大作家。他的代表作《金蔷薇》是在苏联七十年的短促生命中诞生而得以流传至今的几部文学作品之一。
帕乌斯托夫斯基一八九二年生于莫斯科。他的父亲是铁路统计员,祖父是扎波罗热哥萨克人,祖母是土耳其人。他在《小传》中说:
“我的祖父是个和蔼可亲的蓝眼睛的老人。他总是用嗄哑的男高音唱古老的歌谣和哥萨克小曲,经常给我们说‘往昔生活中发生过的’、令人难以置信的、异常动听的故事。
“我父亲所从事的职业要求他头脑清醒地对待一切事情,可他却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幻想家。他受不了任何劳累和操心的事。所以他在亲友中是个出名的意志不坚的懒散的人,而且还是个空想家。用我祖母的话说,他是个‘根本不配娶妻生子’的人。
显然,有了这种性格,是不可能在一个地方久居的。
“我母亲是个糖厂职员的女儿,性格严峻,处事专断。她一生都‘固执己见’,尤其是在子女教育问题上。“我们家人口很多,大家都喜欢艺术。家里常常唱歌、弹琴,全家都醉心于艺术。”
由此不难看出,作家自小就受到艺术的熏陶。他在进入基辅古典中学就读后,在文学、历史、心理学教师的谆谆诱导下,爱上了文学,并在这方面受到了系统的教育。他的同学中就有好几位后来成为名噪苏联文坛和艺坛的人物,如以《土尔宾一家的日子》一剧和长篇小说《大师和玛格丽特》驰名国内外的作家布尔加科夫,以及导演别尔森涅夫和作曲家利里多森斯基等。
他念到中学六年级时,家境日趋贫困。他只能靠给人补习功课挣钱糊口和交学费。
一九一一年,亦即他在中学的最后一年,他写了第一篇小说《在水上》,发表在基辅的文学杂志《火光》上。从此,他便立志当一名作家。
一九一二年,他考入基辅大学自然历史系,寒假和暑假则当家庭教师,一九一四年转入莫斯科大学法律系。同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他辍学,当了电车司机,后又志愿参加列车担架队和救护队。自一九一五年秋天起,他先后在布良斯克冶金厂、新罗西斯克工厂、塔甘罗格锅炉厂当工人,后又去亚速海渔业合作社当渔业工人,并在那里写了第一部中篇小说《幻想家》。
一九一七年二月革命爆发后,他返回莫斯科担任记者。十月革命后,他仍留报社工作,常常列席中央执行委员会会议,曾多次听到列宁的演说。后来他去基辅参加了红军。由红军复员后,他一度在敖德萨的《海员报》工作。与他同事的有后来成为著名作家和诗人的卡塔耶夫、伊里夫、巴别尔、巴格里茨基等人。离开《海员报》后,他在塔斯社前身罗斯塔斯社担任编辑。帕乌斯托夫斯基和他父亲一样,性好流浪,用他自己的话说,“漫游之神”常常支配着他。到三十年代初,他已游历了苏联和波兰的许多地方。他把这种漫游视作“到生活里去,以便熟悉生活、体验生活、了解生活”的一种方式。他认为,没有生活经验,写作这条路是根本走不通的。他说过: “我的几乎每一本书都意味着一次旅行。换句话,说得更确切些,每次旅行之后,我总写成一本书。”
一九三二年,他的中篇小说《卡拉 — 布加兹海湾》问世。小说描写俄罗斯人民改造自然的斗争,将文献资料与艺术构思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是他的成名作,评论界称其为“科学小说”。此书出版后,他便辞去通讯社的工作,专门从事文学创作。
一九三三年,他响应高尔基写工厂史的号召,完成传记小说《夏尔?·?朗赛韦的命运》。该作以一名拿破仑军官被俄军俘获后,在俄国一重工业工厂内所度过的余生为主线,反映了这个工厂的历史。一九三四年发表的中篇小说《科尔希达》,描绘排干沼泽地的艰苦过程;两年后发表的中篇小说《黑海》,主题与前书相同,结尾为沼泽地变成了繁花似锦的亚热带地区;又两年后发表的中篇小说《北方故事》由三篇短篇小说组成,第一篇写十二月党人的起义,第二篇写十月革命,第三篇写现当代。自一九四五年起,他开始写作多卷自传体小说《一生的故事》: 《遥远的岁月》(1946)、《不平静的青春》(1955)、《前程无量的时代》(1959)和《投身南方》(1962)。这些作品以优美的语言和严谨的风格,反映了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作者的经历,是帕乌斯托夫斯基的压卷之作。
…………



导语摘要

《金蔷薇》是前苏联散文名家康斯坦丁·帕乌斯托夫斯基创作的一部随笔集,由18篇长短不一的文章组成。作品探讨了有关文学创作的多个话题,如构思的产生、素材的选取、想象力的培养、人物的塑造等。细腻的风景描写与对生命的感悟和沉思交织于一体,以诗化的语言抒写哲理。文风清澈细腻,感情浓郁真挚,处处流淌着对大自然和民间传统的依恋。自1956年译介到中国以来,成为几代作家的创作指南。
全书的点题之作是第一篇《珍贵的尘土》,讲述了一位贫穷的巴黎清洁工沙里淘金,最终用积攒的金粉铸成一朵金蔷薇。“金蔷薇”是统摄全书的意象,它比喻那些用一点一滴的素材积累、打磨而成的文学经典,也象征着普通人在琐碎生活中捕捉到的诗意。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康斯坦丁·帕乌斯托夫斯基(Константин Георгиевич Паустовский,1892-1968)
苏联抒情散文大师。青少年时代在乌克兰基辅度过,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游走天涯,体验过多种职业,将五光十色的经历凝练为写作素材。他继承了俄国文学中浪漫主义的诗心,在寒冷的时代呼唤人性,被称为“善于发现世间曙光的人”。1965年至1968年,连续四次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


【译者简介】
戴骢(1933-2020)
俄苏文学翻译家。江苏苏州人。1956年开始发表译作,译有屠格涅夫、蒲宁、左琴科、布尔加科夫、阿赫玛托娃等多位俄语文学大师作品。获中国翻译家协会授予的“资深翻译家”荣誉称号、俄罗斯作家协会颁发的“高尔基奖章”。



目录

译本序                        1
珍贵的尘土                    1
摩崖石刻                     15
几朵木花                     27
第一篇短篇小说               33
闪电                         47
作品人物的反叛               54
一部中篇小说的由来           62
“火星”                    62
利夫内的雷雨                69
研读地图                    86
心灵的印痕                  94
钻石般的语言                108
矮林区中的泉水             108
语言和大自然               113
花和草                    121
辞书                       128
发生在阿勒斯万格公司的一件事   147
似乎无足轻重                  156
车站餐厅里的老人              177
白夜                           185
生命力的发端                  196
夜行的驿车                    217
早就打算写的一本书          235
契诃夫                  239
亚历山大 · 勃洛克       248
居伊 · 德 · 莫泊桑       263
伊凡 · 蒲宁             269
马克西姆 · 高尔基       293
维克多 · 雨果           297
插在纽孔中的一朵小
玫瑰花(记尤里 · 奥列沙)     301
米哈伊尔 · 普里什文     312
亚历山大 · 格林         322
爱德华 · 巴格里茨基     326
洞察世界的艺术                333
在卡车的车厢里                351
与自己话别                    361



内容摘要

《金蔷薇》是前苏联散文名家康斯坦丁·帕乌斯托夫斯基创作的一部随笔集,由18篇长短不一的文章组成。作品探讨了有关文学创作的多个话题,如构思的产生、素材的选取、想象力的培养、人物的塑造等。细腻的风景描写与对生命的感悟和沉思交织于一体,以诗化的语言抒写哲理。文风清澈细腻,感情浓郁真挚,处处流淌着对大自然和民间传统的依恋。自1956年译介到中国以来,成为几代作家的创作指南。
全书的点题之作是第一篇《珍贵的尘土》,讲述了一位贫穷的巴黎清洁工沙里淘金,最终用积攒的金粉铸成一朵金蔷薇。“金蔷薇”是统摄全书的意象,它比喻那些用一点一滴的素材积累、打磨而成的文学经典,也象征着普通人在琐碎生活中捕捉到的诗意。



主编推荐

【作者简介】
康斯坦丁·帕乌斯托夫斯基(Константин Георгиевич Паустовский,1892-1968)
苏联抒情散文大师。青少年时代在乌克兰基辅度过,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游走天涯,体验过多种职业,将五光十色的经历凝练为写作素材。他继承了俄国文学中浪漫主义的诗心,在寒冷的时代呼唤人性,被称为“善于发现世间曙光的人”。1965年至1968年,连续四次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

【译者简介】
戴骢(1933-2020)
俄苏文学翻译家。江苏苏州人。1956年开始发表译作,译有屠格涅夫、蒲宁、左琴科、布尔加科夫、阿赫玛托娃等多位俄语文学大师作品。获中国翻译家协会授予的“资深翻译家”荣誉称号、俄罗斯作家协会颁发的“高尔基奖章”。



精彩内容

珍贵的尘土
这则关于巴黎一个叫让?·?夏米的清扫工的故事,我是从哪儿知道的,已不复记忆。夏米是靠替一个街区的工匠们打扫作坊挣钱糊口的。夏米住在巴黎郊外一间窳陋的窝棚里。本来我完全可以不惜笔墨,把这个郊区的景色绘声绘色地描写一通,可是这会把读者引离故事的主线。不过有一点我看还是值得旁涉一笔的,那就是巴黎郊外那些古堡的壁垒直到今天还保存得完好无损。而在这则故事发生的时候,这些壁垒还淹没在金银花和山楂等杂树丛中,是野鸟营巢栖息的所在。
清扫工夏米的窝棚歪歪斜斜地搭在北面那堵壁垒的脚下,同洋铁匠、鞋匠、捡烟头的和叫花子的陋屋为邻。莫泊桑当初如果注意到这些棚户居民的生活,那么大概还会写出几篇杰作来。说不定这些作品还能给他无可动摇的荣誉再增添几顶新的桂冠。遗憾的是,除了暗探,外人谁也不到这种地方来。即使暗探也只有在搜索贼赃的时候才会来。邻居们给夏米起了个绰号,管他叫“啄木鸟”,据此可以想象得出他是个瘦子,鼻子尖尖的,帽子底下总是戳出一撮头发,活像鸟的冠羽。
让?·?夏米当年也过过一段好日子。在墨西哥战争期间,他在“小拿破仑”的军队里当兵吃粮。夏米可说是命大福大。他在韦拉克鲁斯得了严重的疟疾。于是这个病号还未打过一仗,就被遣送回国了。团长借此机会,托夏米把他的女儿苏珊娜,一个八岁的小姑娘,带回法国。
团长是个鳏夫,所以不论到哪里都不得不把女儿带在身边。可这回他决意同女儿分离,把她送到鲁昂的姐姐那儿去。欧洲孩子受不了墨西哥的气候,闹不好就会丧命。何况神出鬼没的游击战争杀机四伏,常常会出现意想不到的危险。夏米回返法国途中,大西洋上溽暑蒸腾。小姑娘终日一言不发。即使看到鱼儿从油汪汪的海水中飞跃出来,她脸上也没有一丝笑意。
夏米尽其所能地照料苏珊娜。他当然知道苏珊娜期待于他的不仅是照料,还有抚爱。可是他这个殖民军团的大兵能够想出什么抚爱的方式呢?他能用什么来叫小姑娘开心呢?玩骨牌?或者唱几支兵营里粗野的小曲?但又不能老是这样同她默默相对。夏米越来越经常地捕捉到小姑娘向他投来的困惑的目光。他终于决定开口,把自己的身世讲给小姑娘听。他讲得虽然凌乱,可是挺详细,连拉芒什海峡岸边那个渔村的好些细节,诸如流沙、退潮后的水洼、乡村教堂那口有了裂缝的破钟、他那给邻居们治疗胃灼热的母亲,都想了起来。
夏米认为这些回忆中没有一丝一毫东西能够使苏珊娜开心起来。但叫他感到奇怪的是,小姑娘居然听得津津有味,甚至还没完没了地缠着他把这些故事讲了又讲,而且还要他讲得一回比一回详细。



媒体评论

帕乌斯托夫斯基是善于发现世间曙光的人。
——维克多· 什克洛夫斯基

这本谈艺术创作的书本身就是一件精美的艺术作品,它用富有魅力的语言娓娓谈论着语言艺术的魅力,传递给我们的不只是关于写作的知识或经验,而首先是对美、艺术、写作的热爱。它使人真切感到:活着写作是多么美好!
——周国平

每一代人大概都有自己青春与共的伴枕书。我们这一代人曾疯狂地吞噬着《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和《牛虻》中的激情,吞噬着语录的教诲,谁也没有想到,这一切竟然会被《金蔷薇》这本薄薄的小册子给取代了!
——刘小枫

你最爱读的书,不计其数。非但弃旧喜新,而且贪心不足。手上刚好有一本好书,已在期待更精彩的下一本。唯有《金蔷薇》一书,曾热恋它二十年。
——舒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