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时代高中生涯教育的理念转型与模式重建:华东师大一附中的实践探索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新时代高中生涯教育的理念转型与模式重建:华东师大一附中的实践探索

批量上传,套装书可能不全,下单前咨询在线客服! 正版书 !!!

35.99 4.6折 78 全新

库存5件

四川成都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王新

出版社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13238955

出版时间2021-0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78元

货号29203548

上书时间2024-10-20

百叶图书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序言

在与我的恩师皮连生教授的一次闲聊中,他的一句话深深触动了我。他说:“一个人从事自己喜欢的职业,终身幸福;从事自己不喜欢的职业,终身痛苦。”这句话看上去很朴实,却是点出了职业选择恰当与否的利害——关乎终身的幸福!

其实,不仅仅是职业选择,即使是大学的专业选择,也深深地影响着学生的幸福感,影响着人生发展的走向。近年来,我们目睹了太多因为专业选择不当而发生的令人唏嘘的事:考入了某知名科技大学物理系的学生某某,入学半年后,向自己父母宣告:我已帮助你们实现了自己的理想,现在我要退学重新参加高考,报考自己喜欢的专业,追求自己的理想;在某知名综合性大学读完计算机专业硕士的学生某某,向父母摊牌:我已如你们所愿读完硕士,现在我要去读自己喜欢的绘画专业了……凡此种种,看上去似乎是父母的强加意愿所导致,实际上在很大程度反映了高中阶段生涯教育的不足。

根据生涯教育的国际权威人物唐纳德·E.舒伯(Donald E. Super)的观点,高中生处于生涯发展的探索阶段(15-24岁)中的试探期(15-17岁),他们需要综合考虑自己的兴趣、能力以及职业价值、就业机会,并开始在课堂、实践情境中进行择业尝试;如果缺少了这一课,高中生就可能在未来的专业或职业选择中做出不恰当的决策,影响其后的职业承诺。关于高中生涯教育的实证研究结果也普遍显示,与没有参加生涯教育项目的高中生相比,接受过良好生涯教育的高中生毕业率更高、考入大学的更多、就业时工资更高,也较少出现行为问题;换言之,高中阶段的生涯教育在很大程度上会改善学生的毕业发展走向。

正是因为看到这一点,进入新世纪,我国*在一系列重要文件中,反复强调要把生涯规划作为高中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例如,《*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2014年)指出,要“建立普通高中学生发展指导制度,指导学生学会选择课程,做好生涯规划”;《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17年版)》的培养目标中强调,高中生要能够“正确认识自我,具有一定的生涯规划能力”。事实上,近年来试行的新的高考改革方案,也进一步突显了高中生涯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由于我国长期以来缺乏系统而连贯的生涯教育体系,很多高中生缺乏基本的生涯规划能力,他们在选择高考科目以及大学专业方面普遍感到迷茫,迫切需要得到这方面的指导。

然而,在高中阶段开展生涯教育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从生涯教育的内容看,它需要综合考虑生涯认知、自我探索、职业体验、决策行动等多个领域,并把它们纳入专门的课程或渗透到学科教学中;从生涯教育的方法看,它需要灵活运用课堂讲授、服务学习、社团活动、才艺竞赛、高校参访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系统地开展自我探索和职业探索;从生涯教育的资源看,它需要整合来自己学校、家庭、社会的各类课程资源,实现人力、物力、财力的有机统整;从生涯教育的评估看,它需要采用心理测评、叙事咨询、实作评估等多元评价方式,并要建立学生的个人学习档案和生涯档案。从现实的情况看,由于我国的高中生涯教育尚处于起步阶段,很多学校开展这方面的工作时还存在一些困难,譬如,如何系统地设计生涯教育课程,如何做到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的平衡,如何解决学生对生涯教育的认识不足问题,如何打造一支专业的师资队伍,等等。换言之,当前要想在我国的高中有效地开展生涯教育,还需要很多的实践探索,还需要更多可供参考的经验。

在这样的背景下,华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王新书记推出了自己的论著《新时代高中生涯教育的理念转型与模式重建——华东师大一附中的实践探索》,系统地介绍了该校近年来开展生涯教育的基本理论、重要探索以及实际成效,这无疑是一件让人感到十分欣喜的事情。综观全书,我觉得有如下一些方面值得高中生涯教育的研究者和实践者学习和借鉴:

,要在历史脉络中找准新时代生涯教育的目标指向。尽管从美国学者西德尼·马兰(Sidney  Marland)1971年正式提出“生涯教育”的概念,迄今不过只有半个世纪的时间,但生涯教育的思想古已有之。例如,我国古代的管子就强调用“传帮带”的方式发展孩子的职业意识与技能,“是故其父兄之教不肃而成,其子弟之学不劳而能。夫是故商之子常为商”(《管子·小匡》)。王新书记非常注重从历史经纬中探寻新时代生涯教育的坐标。她敏锐地指出,我国高中70年的生涯教育呈现出“行政统筹逐渐加强”“人文价值逐渐凸显”“独立形态初现端倪”三个基本特点;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教育发展看,生涯教育在今天“已经成为教育整体中重要的一环”;新时代高中生涯教育的根本目标是立德树人,“为学生生命意义的主动建构提供力量”。

第二,要在理论指导下重建本土化生涯教育理念。作为一线的校领导,王新深刻意识到:“对于中小学教师而言,理论知识的相对不足往往会带给他们教育实践变革的畏难情绪”。所以带领学校的教师开展生涯教育时,她特别注意理论先行。书中,她系统地介绍了关于生涯教育的三大类理论:“选择与匹配理论”“生涯发展理论”“及生涯决策理论”,指出开展生涯教育既要注意“人”与“事”的匹配,也要尊重学生的发展特征,引导学生在充分认识自我的基础上作出科学的“生涯决策”。以此为基础,结合我国的高中教育实际,她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高中生涯教育理念:“基于立德树人的目标”“基于专业标准的设定”“基于全体教师的协作”“基于多方资源的整合”。

第三,要立足于学校实际来打造个性化课程体系。华东师范大学一附中具有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传统,“研究型人格养成”一直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特色。在开展生涯教育中,他们以“研究型人格养成”作为生涯教育的主要落脚点,建构了涵盖基础型课程和拓展型课程在内的生涯教育课程体系,一方面“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基础型课程、生涯班会课、心理辅导课以及社会实践,满足学生生涯发展所需的基本能力”,“面向学生开设供自主选择的课程,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另一方面又注重课程目标的适度聚焦,强调“高一解码自我”“高二解码社会”“高三解码选择”。这种做法,不仅发挥了学校的特色优势,使生涯教育具有良好的生发点,也实现了学校课程的有机融合。

第四,要在研究中实现高中生涯教育方式的创新。华东师大一附中一直秉承任校长、我国著名教育和心理学家廖世承先生提出的“积极研究,勇于尝试,艰苦卓绝”的办学思想,注重“培养研究型学生、造就研究型教师、建设研究型学校文化”。在高中生涯教育探索中,他们建立了“校长领衔-课题引领-中心统筹-全员参与”的立体研究模式,先后开展了“基于高中学生生涯教育的个性化学程设计与实施的研究”“社会实践活动视角下高中生涯发展教育路径研究”“中小学生生涯辅导项目推进研究”,创造性地提出了“生涯规划的能力是一种元认知能力”“以学程需求促课程改革”“培育学生生涯‘发展意识’‘实践能力’‘思维方式’‘自主人格’”等思想,并创建了学生职业生涯评估平台,引导学生动态制订生涯规划表。这些创新理念和举措,无疑都显示出项目研究对生涯教育所产生的巨大推动作用。

庄子曰:“始生之物,其形必丑”。系统的高中生涯教育,在我国尚处于起步状态,其中不可避免地会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我们对高中生涯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探索,当前也只能说是方兴未艾;或许,我们在研究中发现的问题,远比解决的问题要多。但是我相信,关注高中生涯教育的研究者和实践者,如果都能像王新书记一样,立足于学校教育现实,数年来坚持不懈地开展理论结合实际的探索,我国的高中生涯教育一定会迎来一个全盛的新局面。

是为序。

 

庞维国

*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心理学)委员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

上海市心理学会理事长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教授

2020年7月



导语摘要

本书在生涯教育的背景陈述、研究梳理和问题分析的基础上,系统呈现了华东师大一附中开展的生涯教育理念思考和模式建设。这种理念包括凸显立德树人的目标指向,着眼新时代人才培养的多维要求,整合校内外各类教育资源,注重生涯教育的标准建设和课程开发。这种模式是一种以思想道德为引领,课程建设为主体,学科教学、主题活动、校园文化、讲座论坛、家校合作等系统联动为实施方式,党的建设为保障的新型模式。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本书通过学生评价表的设计和运用,将生涯教育与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相关联,使生涯教育成为学校综合改革的有机组成部分,也增强了这一研究成果的辐射推广价值。

本书适合对生涯教育感兴趣的读者阅读。



作者简介

王新,华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党总支书记兼副校长,高级教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家庭教育指导师。曾任虹口区教育局党工委副书记、纪工委书记,继光高级中学党支部书记兼副校长等职。主持或参与过多项市、区级科研项目,一直致力于党建实践与研究,以及学生德育工作。出版专著《中小学党组织书记的专业发展和职能发挥》,主编《项目引领下的青年教师发展性培养》,作为副主编参与编写《提升文化自觉意识 增强区域教育软实力的实践研究》《学校党组织引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小学分层分类德育研究》等,在市级核心刊物发表论文多篇。



目录

目 录


 


绪论  70年回眸——新中国高中生涯教育的反思与启示 / 001


 


章  逐本溯源——高中生涯教育的研究背景/ 014


    节  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背景


    第二节  注重核心素养培育的教育背景


    第三节  推动高考制度改革的现实背景


    第四节  凸显综合与选择的职业背景


 


第二章  他山之石——高中生涯教育的研究梳理 / 036


    节  主要发达国家的中学生涯教育解读


 第二节  我国中学生涯教育的研究回顾


    第三节  生涯教育比较研究的经验与启示


        


第三章  观念澄清——高中生涯教育的理论阐释 / 051


节  高中生涯教育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高中生涯教育的理论基础


第三节  高中生涯教育的原则立场


      


第四章  现实把握——高中生涯教育的变革基础 / 071


节  对高中生涯教育多元价值的认可


第二节  对高中生涯教育现实问题的分析


第三节  对高中生涯教育未来转型的设想


 


第五章  整合重构——高中生涯教育的课程建设/ 085


 节  培养研究型人格的生涯教育课程目标


第二节  注重多维度整合的生涯教育课程内容


第三节  打造专业化发展的生涯教育课程师资


 


第六章  路径创新——高中生涯教育的策略设计 / 123


节  依托课题研究的整体引领


第二节  完善学生生涯的详细档案


第三节  建构贯穿全程的生涯课堂


第四节  开展特色鲜明的主题活动 


     


第七章  反思提升——高中生涯教育的实践成效 / 177


节  华东师大一附中生涯教育的核心特征


第二节  华东师大一附中生涯教育的主要成效 


 


结语  高中生涯教育的未来走向与学校的应有作为 / 223


 


附录  华东师大一附中学生生涯规划手册


 


参考文献 / 249


后记 / 255



内容摘要

本书在生涯教育的背景陈述、研究梳理和问题分析的基础上,系统呈现了华东师大一附中开展的生涯教育理念思考和模式建设。这种理念包括凸显立德树人的目标指向,着眼新时代人才培养的多维要求,整合校内外各类教育资源,注重生涯教育的标准建设和课程开发。这种模式是一种以思想道德为引领,课程建设为主体,学科教学、主题活动、校园文化、讲座论坛、家校合作等系统联动为实施方式,党的建设为保障的新型模式。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本书通过学生评价表的设计和运用,将生涯教育与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相关联,使生涯教育成为学校综合改革的有机组成部分,也增强了这一研究成果的辐射推广价值。


本书适合对生涯教育感兴趣的读者阅读。



主编推荐

王新,华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党总支书记兼副校长,高级教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家庭教育指导师。曾任虹口区教育局党工委副书记、纪工委书记,继光高级中学党支部书记兼副校长等职。主持或参与过多项市、区级科研项目,一直致力于党建实践与研究,以及学生德育工作。出版专著《中小学党组织书记的专业发展和职能发挥》,主编《项目引领下的青年教师发展性培养》,作为副主编参与编写《提升文化自觉意识 增强区域教育软实力的实践研究》《学校党组织引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小学分层分类德育研究》等,在市级核心刊物发表论文多篇。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