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理突破:审讯中的心理学原理与方法(第二版)
  • 心理突破:审讯中的心理学原理与方法(第二版)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心理突破:审讯中的心理学原理与方法(第二版)

批量上传,套装书可能不全,下单前咨询在线客服! 正版书 !!!

56.82 6.6折 86 全新

库存13件

四川成都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毕惜茜

出版社中国法制出版社

ISBN9787521614541

出版时间2020-12

四部分类子部>艺术>书画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86元

货号29177329

上书时间2024-10-19

百叶图书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司法实务技能培养丛书

总序

中国法制出版社组织出版的“司法实务技能培养丛书”,就是以总结司法实务经验为主要内容,并且为司法工作者进行技能培训提供教材或者参考资料的一套丛书。我认为这个出版创意值得肯定,也为法律书籍的出版开辟了一个广阔的领域。从陈兴编辑提供给我的拟出版的书稿来看,都是与司法实务密切相关的主题。例如,桑涛所著的《公诉语言学》一书,是一部应用语言学著作,将语言学的一般原理运用在公诉活动中,对公诉过程中的语言现象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该书既有对公诉语言的理论分析,又有对公诉语言的实际运用的讲解,可以作为公诉人培训的教材。值得说明的是,该书作者桑涛,长期从事公诉工作,具有丰富的公诉经验,而且曾经荣获“全国优秀公诉人”。这样一种公诉经历,使其对于公诉语言具有切身体会,因此论述起来可谓得心应手。除《公诉语言学》一书具有较强的学理性外,吴克利所著的《镜头下的讯问》一书则将视角投向讯问这一侦查技能。之所以说是“镜头下”,是因为讯问时需要全程录音录像。在全程录音录像的条件下,如何对犯罪嫌疑人进行有效讯问,这对职务犯罪侦查人员是一个重大的考验。当然,我也见过极不规范的讯问,即讯问不是在全程录音录像的情况下作出的,而是时录时断,为我所需。这种讯问就是违反法律的。我甚至还见过一份全程录音录像讯问的文字记录资料,与侦查人员所做的笔录完全不同,可以说是你录你的,我记我的。如果律师不听录音、不看录像,根本就看不出文字笔录与实际讯问之间的不同。更为可笑的是,一个职务犯罪的全程录音录像的讯问,两位侦查人员,一人讯问,一人记录。记录的时候,把录音录像设备关闭;记完以后再打开设备,接着讯问。有一次讯问,在记录的时候忘记关闭录音录像设备,讯问的侦查人员与被讯问人闲聊,被讯问人说刚才说的都不是事实,而侦查人员也表示理解,并说让你说什么你就说什么。这一情况被细心的律师发现,成为一个笑柄。从这个事件可以看出,正确的讯问不仅需要高超的技能,更需要严格的规范与高度的素养。《镜头下的讯问》一书紧密结合职务犯罪的侦查实践,将讯问的技能与技巧讲述得十分透彻。尤其是对于职务犯罪嫌疑人心理的分析十分到位,而对被讯问对象的准确心理把握,是讯问成功的必要保证。该书作者吴克利也是长期从事检察工作的司法实务工作者,并且查办过许多重大疑难案件,潜心钻研调查讯问的奥秘,成功地总结出了一套系统完整实用的审讯方法,并撰写出版了《审讯心理学》等著作。该书结合其丰富的讯问实践经验,对职务犯罪的侦查讯问进行了系统阐述,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虽然我只是读了“司法实务技能培养丛书”中的寥寥数本,但从中可以发现丛书策划者的创意是具有超前性的,这套丛书的出版必将有益于司法实务的培训工作,也将对侦查、公诉等司法实务工作有所裨益。

是为序。

                                                                                  陈兴良

谨识于北京海淀锦秋知春寓所

2016年6月18日

 

再版序言

2017年10月我撰写的《心理突破——审讯中的心理学原理与方法》一书在中国法制出版社出版,拙作出版后受到广大读者的关注,特别是司法界的办案人员更是从专业的角度给予了支持,并以书为媒结交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和同仁,围绕审讯策略方法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和交流。

《心理突破——审讯中的心理学原理与方法》一书出版近三年,时间虽不长,但对审讯的研究已有了新的发展。审讯学的研究已经从法学、侦查学、心理学、语言学跨学科涉及脑科学、计算机科学、自动化控制等领域,无论是从法律规制还是审讯中策略方法的研究,乃至审讯中人工智能的研究和应用都有了新的内容和新的技术。据此,我对本书进行了修订,重点在于对国外审讯方法的评析与借鉴和科学技术在审讯中的应用。主要包括:一是在第二篇中充实了对英国侦查访谈技术的介绍和分析,并探讨了对我国的启示和借鉴;二是在第二篇增加了专题五,即“审讯中的人工智能”专题,探讨如何应用人工智能技术为审讯助力;三是为了更全面地探讨和分析类案审讯的策略方法,在篇专题六中增加了“老年犯罪嫌疑人心理分析及审讯对策”和“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案件审讯对策”的相关内容,同时修改了职务犯罪案件审讯对策部分。

审讯是人与人之间的交互活动,审讯过程是一个充满着挑战和不确定性的过程,很难预测审讯结果如何,正因如此,审讯及审讯的研究充满魅力。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大数据为支撑,以行为分析原理和方法为基础的审讯技术将再次改变审讯的理念和审讯的模式。研究审讯新技术和新方法,提高审讯的科技化水平,实现从经验到经验加量化的审讯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以推动审讯的变革和发展是未来审讯重要的研究课题和发展趋势。

 

 

毕惜茜

2020年4月

 



导语摘要

审讯是一项古老而传统的侦查手段,如何通过审讯获取嫌疑人供述自古以来就是侦查中的难题。近年来,对于审讯(方法)的认识和研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身体和生理强制的审讯方法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获取嫌疑人供述更是一项艰巨任务。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依法治国取得了诸多成就,党中央加强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保障,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成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国领导小组,加强对法治中国建设的统一领导。新形势对于纪检监察、公安、检察、审判等人员的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谈话”和审讯活动中更要注重心理学方法的应用。
       本书从嫌疑人的供述心理、审讯中的心理学方法、审讯中的语言技巧三个方面,分十九个专题全面展示了心理学方法在审讯中的应用。本书凝结着作者二十余年的研究和实务经验,是纪检监察、公安、检察、审判人员提高办案效率、提升办案素养的参考读物。

 



作者简介

毕惜茜,女,江苏无锡人,毕业于华东政法大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侦查讯问方向学科带头人,二级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侦查学院副院长,审讯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国家检察官学院兼职研究员、海南省纪委兼职研究员,曾兼任北京市大兴区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曾获全国三八红旗手、北京市教学名师等荣誉称号,公安部部级津贴。
   主持的《侦查讯问学》获国家一流课程(金课),主编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侦查讯问学》,公安部统编教材《预审学》,另有《侦查讯问原理》《侦查讯问理论与应用指导》等多部教材。近年来在《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等核心刊物发表论文三十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课题《公安监所管理体制改革研究》以及公安部、国家民委多项课题。现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公共安全风险防控与应急技术装备重点专项225项目,带领国家*科研团队研发审讯技术及其装备。



目录

篇审讯中犯罪嫌疑人供述心理


专题一审讯中犯罪嫌疑人心理分析


一、对行为性质的认知偏离 /  


二、负性情绪占主导,情绪调节能力差,高级情感部分或完全缺失 /


三、意志的两极性——对抗审讯的坚定意志和供述意志的薄弱性 /


专题二犯罪嫌疑人供述障碍及审讯对策


一、供述障碍的基本理论 /


二、实证调查及分析 /


专题三犯罪嫌疑人心理变化过程和规律


一、审讯初始阶段——次审讯   /


二、克服供述障碍阶段 /


三、动摇反复阶段 /


四、供述问题,固定和巩固审讯成果   /


专题四犯罪嫌疑人供述动机调查与分析


一、研究概况 /


二、犯罪嫌疑人供述动机实证调查   /


三、调查结论及审讯策略 /


专题五虚假供述及甄别


一、虚假供述的形成 /


二、虚假供述的识别 /


三、有心理强迫属性的审讯策略在审讯中的适用之界限 /


专题六几类案件犯罪嫌疑人心理分析及审讯对策


一、经济案件犯罪嫌疑人心理分析及审讯对策 /


二、命案犯罪嫌疑人心理分析及审讯对策 /


三、女性犯罪嫌疑人心理分析及审讯对策 /


四、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心理分析及审讯对策 /


五、老年犯罪嫌疑人心理分析及审讯对策 /


六、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案件审讯对策 /


七、职务犯罪案件犯罪嫌疑人心理分析及审讯对策 /


 


第二篇审讯中的心理学方法


专题一我国审讯方法评述


专题二域外审讯方法评述


一、美国九步审讯法 /


二、英国侦查访谈技术 /


三、域外其他审讯方法 /


专题三审讯中的心理学原理及应用


一、态度的形成和改变 /


二、霍夫兰德(Hovland)的态度改变模型 /


三、说服者——审讯人员 /


四、喜好性——人际吸引 /


五、改变态度的方法 /


六、态度改变的技巧 /


专题四审讯中的行为科学技术


一、行为与行为科学的含义 /  


二、行为科学技术的特征及其产生   /


三、眼动分析技术 /


四、生理信号采集分析技术 /  


五、面部表情分析技术 /


六、肢体行为分析技术 /


七、语音分析技术 /


八、整合的行为分析技术 /


专题五审讯中的人工智能


一、必要性与可行性 /


二、审讯中实现人工智能的设想   /


三、审讯中应用人工智能技术的思考   /


 


第三篇审讯中的语言技巧


专题一审讯语言研究概况


专题二审讯语言的语体风格特征


一、明确与模糊 /


二、直言与迂回 /


三、强硬与委婉 /


四、简洁与繁复 /


专题三审讯中的语言分析


一、地域分析 /


二、年龄分析 /


三、文化程度分析 /


四、性别分析 /


五、犯罪隐语、黑话 /


六、案件性质分析 /


专题四审讯语言的语用原则与策略


一、量的不合作原则 /


二、意图原则 /


三、得体原则 /


四、避免语用选择失误与修辞   /


专题五审讯中的提问句式


一、审讯中常见疑问句式 /


二、开放式与封闭式提问 /


三、模糊用语提问 /


专题六提问的语言技巧


一、问题的逻辑 /


二、问题的分类 /


三、常用提问方法 /


四、审讯中的语言转换 /


五、提问的不当模式 /


专题七构建会话沟通式问话语言


一、会话沟通式问话语言的要素   /


二、侦查人员问话语言问题分析   /


三、会话沟通式问话语言应用   /


专题八审讯语言应用分析


一、实例分析 /


二、审讯中的提问与应答情境   /


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审讯是一项古老而传统的侦查手段,如何通过审讯获取嫌疑人供述自古以来就是侦查中的难题。近年来,对于审讯(方法)的认识和研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身体和生理强制的审讯方法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获取嫌疑人供述更是一项艰巨任务。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依法治国取得了诸多成就,党中央加强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保障,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成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国领导小组,加强对法治中国建设的统一领导。新形势对于纪检监察、公安、检察、审判等人员的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谈话”和审讯活动中更要注重心理学方法的应用。
       本书从嫌疑人的供述心理、审讯中的心理学方法、审讯中的语言技巧三个方面,分十九个专题全面展示了心理学方法在审讯中的应用。本书凝结着作者二十余年的研究和实务经验,是纪检监察、公安、检察、审判人员提高办案效率、提升办案素养的参考读物。


 



主编推荐

毕惜茜,女,江苏无锡人,毕业于华东政法大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侦查讯问方向学科带头人,二级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侦查学院副院长,审讯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国家检察官学院兼职研究员、海南省纪委兼职研究员,曾兼任北京市大兴区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曾获全国三八红旗手、北京市教学名师等荣誉称号,公安部部级津贴。
   主持的《侦查讯问学》获国家一流课程(金课),主编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侦查讯问学》,公安部统编教材《预审学》,另有《侦查讯问原理》《侦查讯问理论与应用指导》等多部教材。近年来在《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等核心刊物发表论文三十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课题《公安监所管理体制改革研究》以及公安部、国家民委多项课题。现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公共安全风险防控与应急技术装备重点专项225项目,带领国家*科研团队研发审讯技术及其装备。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