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认知语言学理论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认知语言学理论研究

批量上传,套装书可能不全,下单前咨询在线客服! 正版书 !!!

36.88 6.4折 58 全新

库存4件

四川成都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谭爱平 著

出版社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4358785

出版时间2018-0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58元

货号25199084

上书时间2024-10-19

百叶图书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认知语言学理论研究》立意于进一步开拓与深化原有研究领域的范围和主题,希望能完善国内语言学中认知语言学的理论系统。
  《认知语言学理论研究》围绕范畴化、原型理论、构式、隐喻、转喻等认知语言学的核心话题展开论述。
  《认知语言学理论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笔者并不只满足于介绍国外现成的理论与观点,还做了大量收集整理的工作,洋为中用,从中国学习者的角度研究认知语言学,并试图将理论用于解决中国人的语言学习问题。除此之外,笔者还注重认知语言学研究的实用性,对许多理论都涉及其实用价值的讨论。
  《认知语言学理论研究》共分为十章,第1章简要介绍认知科学和认知语言学的渊源与发展历程,介绍认知语言学的一些重要流派和其基本理论观点;第二章主要讨论范畴化,在人类的认知过程中,范畴化是一个极为重要的过程,人类其他认知活动都建立在范畴化这一重要基础上;第三章讨论意象图式,介绍了Lakoff与Langacker等人对意象以及意象图式的论述;第四章讨论构造语法,探究认知语法与构造语法之间的关联,介绍了构造语法的几种理论假设;第五章讨论语言符号象似性,由象似性与任意性的争论缘由说起,探究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并介绍了象似性原则;第六章讨论隐喻作为一种重要认知手段的重要特点和工作机理;第七章主要讨论转喻的生成机制和关联性;第八章讨论认知语义观与认知语义学的基本内容和研究方法;第九章讨论言语行为的语用分析;第十章讨论认知语篇学与连贯。


作者简介
谭爱平,1975年7月出生,四川遂宁人,副教授。2000年毕业于西华师范大学英语教育专业,获学士学位,2011年毕业于电子科技大学电子政务专业,获硕士学位。2000年7月至2003年8月在四川遂宁一中教授高中英语,期间多次指导学生参加全国中学生英语竞赛,2003年8月至今在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外语系任教。现任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外语系副主任,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术带头人。长期教授综合英语、英语语法、英语国家概况、商务英语视听说等课程。曾先后多次被派往英国、美国、加拿大多所高校进行培训和教育考察。先后在靠前外公开刊物发表文章20余篇,主持和参与省部级课题8项,院级课题2项,主编教材2套,参编教材3套。

目录
章 绪论
节 认知、认知科学、认知语法
第二节 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基础
第三节 认知语言学的历史渊源
第四节 认知语言学的研究方法
第五节 对认知语言学研究的思考

第二章 范畴化与原型理论
节 范畴与范畴化
第二节 认知语言学的范畴观
第三节 范畴化的基本层次

第三章 意象图式
节 意象图式的概述
第二节 “意象”理论与汉语研究
第三节 意象图式的属性和类型

第四章 构式语法
节 构式语法出现的背景
第二节 构式语法的理论假设
第三节 构式语法与汉语句式

第五章 语言符号象似性
节 象似性与任意性的争论
第二节 数量象似性原则的分析
第三节 顺序象似性原则的分析
第四节 距离象似性原则的分析

第六章 概念隐喻认知理论
节 概念隐喻的基本要素
第二节 概念隐喻的系统性
第三节 隐喻之间的连贯

第七章 概念转喻认知理论
节 概念转喻的生成机制
第二节 概念转喻的分类
第三节 概念转喻的关联性

第八章 认知与语义
节 语义研究的背景
第二节 认知语义观
第三节 语言和思维的关系

第九章 认知与语用
节 言语行为
第二节 言语行为的构建
第三节 信息性言语行为与合作
第四节 强制性言语行为与礼貌

第十章 认知与语篇
节 语篇研究的概述
第二节 文本与文本表征
第三节 一致与连贯
第四节 语篇连贯
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认知语言学理论研究》立意于进一步开拓与深化原有研究领域的范围和主题,希望能完善国内语言学中认知语言学的理论系统。
  《认知语言学理论研究》围绕范畴化、原型理论、构式、隐喻、转喻等认知语言学的核心话题展开论述。
  《认知语言学理论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笔者并不只满足于介绍国外现成的理论与观点,还做了大量收集整理的工作,洋为中用,从中国学习者的角度研究认知语言学,并试图将理论用于解决中国人的语言学习问题。除此之外,笔者还注重认知语言学研究的实用性,对许多理论都涉及其实用价值的讨论。
  《认知语言学理论研究》共分为十章,第1章简要介绍认知科学和认知语言学的渊源与发展历程,介绍认知语言学的一些重要流派和其基本理论观点;第二章主要讨论范畴化,在人类的认知过程中,范畴化是一个极为重要的过程,人类其他认知活动都建立在范畴化这一重要基础上;第三章讨论意象图式,介绍了Lakoff与Langacker等人对意象以及意象图式的论述;第四章讨论构造语法,探究认知语法与构造语法之间的关联,介绍了构造语法的几种理论假设;第五章讨论语言符号象似性,由象似性与任意性的争论缘由说起,探究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并介绍了象似性原则;第六章讨论隐喻作为一种重要认知手段的重要特点和工作机理;第七章主要讨论转喻的生成机制和关联性;第八章讨论认知语义观与认知语义学的基本内容和研究方法;第九章讨论言语行为的语用分析;第十章讨论认知语篇学与连贯。


精彩内容
《认知语言学理论研究》:
  (三)动结构式的认知解释
  1.结构形式:粘合式与组合式
  Croft(1990)提出一个蕴含性语言普遍特征:“如果某个语言有两个语义相近的构造,其结构在语言距离上有所区别,则它们在概念距离上也有平行的语义区别。”
  支持这项语言普遍特征的证据非常多。例如Haiman(1983、1985)举出多种语言中的并列结构、使役结构、及物性、领属结构等方面的证据。典型证据之一如英语的使役式(causative,即汉语的动结构式)可有两种表达形式:一种是凝固的词汇形式,如kill(杀死);另一种是分析性的结构,如causetodie(导致死亡)。Comrie(1980)在考察了大量语言的基础上指出,这两类使役式在语义上并不相同,前者通常暗示使役者和使役对象有某种物理上的直接接触,或对其造成的结果直接负责,而后者则暗示施事和受事的接触是间接的。汉语的情形也相仿,试比较“我杀死了他”和“我导致了他的死亡”的区别。
  郭继懋、王红旗(2001)对汉语动结构式中粘合补语和组合补语的表达差异进行了认知分析,印证了上述结论。汉语动结构式依据结构形式的差别可分为组合式的和粘合式两种,其中组合式动结构式有助词“得”作为标记。例知:吃饱了/吃得饱饱的、打跑了/打得屁滚尿流地跑了。
  两者在表义上的差异,学界主要认为粘合补语表示结果和趋向,而组合补语表示状态。郭继懋、王红旗认为这种概括不能令人满意。因为:,结果显然是所有补语共有的语义,而不是粘合补语特有的语义;第二,一方面有一部分组合补语并不表示状态(如:激动得喝了两杯白酒),另一方面形容词充当的结果补语也能表示状态(如“洗白、抹黑”)。
  他们认为,粘合补语和组合补语的表达差异取决于说话人想何种程度地凸显结果。具体分析,用粘合补语表达结果是低程度地凸显结果,而用组合补语表达结果是高程度地凸显结果。在单句内部,结构成分复杂程度的不同会对信息有程度不同的凸显。比如只考虑结果的信息传递,现代汉语至少有三种凸显度不同的处理方式。以喝水之后水消失这个结果为例:①不用补语而只用谓语动词表达,如“喝了”,这是程度的凸显结果;②用粘合补语来表达,如“喝光了”,这比“喝了”凸显结果的程度要高;③用组合补语来表达,如“喝得一点都没剩”,凸显结果的程度显然更高。如果结果被认为具有有限的表达价值,那么就会得到有限度的表达,即与原因合并起来作为一个单一的完形(动结式)以“总括”式的扫描方式来认知,于是使用粘合式述补结构。如果结果被认为具有相当高的表达价值,那么就会被作为一个独立的情况特别地凸显出来,原因和结果被作为两个单独的事件以“次第”式的扫描方式来看待,于是使用组合式述补结构。
  2.凸显动因:规约性与偶发性
  他们还认为,现实世界里的结果有两种:规约性的和偶发性的。有因果关系的两个事件如果属于同一个“命题认知模式”,其中的结果就是规约性的,具有稳定的、紧密的特征,如“睡”与“着”、“杀”与“死”之间。“睡”就是“使着”,“杀”就是“使死”。这种因果联系是超越具体语境的,某个具体行动一般都有某个规约性结果,规约性结果是具体行动的目的。如果有因果关系的两个事件不属于同一个“命题认知模式”,其中的结果就是偶发性的,具有临时的、松散的特征。如“老王在公园里睡得不会说话了”,一般认为这两个事件之间并不存在紧密的、稳定的因果关系,即我们并没有把这两个事件纳入同一个命题认知模式。因为在生活中,“老王在公园里睡觉”可以导致无数个临时的、偶发性的结果,“老王不会说话了”只不过是其中之一罢了。这两种不同的结果分别与粘合补语与组合补语有对应关系。规约性的结果适合用粘合式述补结构表达,例如:撕开、摔倒、睡着、杀死、摔破、学会,听懂、镂空、爬上、吃下、钻进、掏出、跑过、取回、打开、跳起。偶发性的结果适合用组合式述补结构表达,例如:哭得眼睛都肿成烂桃了、笑得小刘都摸不着头脑了。
  郭继懋、王红旗指出,规约性结果和偶发性结果与粘合补语和组合补语有对应关系,可以用认知语言学的象似性原则来解释:规约性的结果与原因的概念距离近,结果蕴含在原因之中,所以表达这种因果关系的语言形式之间的距离也近;偶发性的结果与原因的概念距离远,所以表达这种因果关系的语言形式之间的距离也就远。表达上的凸显度与结果的规约性和偶发性是有密切关系的。一个结果如果是规约性的,那么我们就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太凸显它;如果是偶发性的,我们就有可能也有必要高度凸显它。“摔得都倒了”之所以不能成立是因为“倒”是规约性的,不应该得到这样高度的凸显;“气得把柜台给砸了”之所以没有相当的粘合式说法,是因为“气疯了、气坏了”等表达意义太概括,丢失了较多的细节,信息量不足。
  ……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