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版图书】解读基金(我的投资观与实践修订版)季凯帆//康峰9787513653251中国经济2018-10-01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正版图书】解读基金(我的投资观与实践修订版)季凯帆//康峰9787513653251中国经济2018-10-01

批量上传,套装书可能不全,下单前咨询在线客服!图书都是8-9成新,少量笔记,不影响阅读使用!光盘、学习卡、附件等默认不带,有特殊要求,下单前请咨询客服!

8.57 1.5折 58 九品

库存2件

四川成都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季凯帆//康峰

出版社中国经济

ISBN9787513653251

出版时间2018-10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58元

货号9787513653251

上书时间2024-06-27

百叶图书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商品描述
目录
\"12年后再说《解读基金——我的投资观与实践》1
2007年第二版修改说明1
向谁求取“基经”1

第一章投资的准备1
1咱们该投资吗3
2什么是开放式基金9
3态度决定一切15

第二章“三步曲”之一:投资目标的确定19
1基金的风险是什么21
2拿多少钱来投资25
3让时间成为朋友28
4复利计算的“72法则”32
5风险心理承受能力测试36
6结论:选择基金的关键41

第三章“三步曲”之二:基金品种的选择45
1最好的基金评价网站——晨星47
2优秀基金公司是首选56
3资产配置比率:选择基金的核心60
4技术统计资料:选择基金的参考64
5别患“净值恐高症”68
6要抢购新基金吗72
7基金的拆分和复制81
8让人头痛的“巨额分红”87
9独特的指数基金92
10面向海外的QDII100
11FOF和“生命周期”基金106
12分散投资:建立自己的组合110
13我理想的资产组合119
14“核心式”投资组合和“再平衡”126
15怎样读基金招募书129
16三个参考组合134

第四章“三步曲”之三:操作方法的实施137
1去哪里购买基金139
2网络安全吗142
3选择前端还是后端收费145
4红利再投资:分红方式的首选149
5千万不要做波段操作和预测市场154
6各领风骚的一次性投资和定投技术159
7长期持有策略是制胜的法宝164
8什么时候赎回基金169
9基金膨胀带来的影响172
10还是风险:最重要的事情179

第五章我的投资实践185
1美国市场的摸爬滚打187
2国内市场的苦辣酸甜191

第六章博客日志节选197
1咱们该喜欢牛市还是熊市199
2给别人点时间吧201
3在美投资对我投资观的影响202
4我如何评价投资组合204
5别难为“专家”了206
6如果气球爆了,你受得了吗208
7明年准备买只“瘟鸡”210
8我的基金投资心得212
9理财不是发财216
10减仓?加仓?还是观望218
11投资心态的基础221
12复利和分红223
13推荐中证指数系列226
14用中证指数给基金分类229
15分红和收益232
16再说波段操作235
17再说理财和发财238
18我的长期持有是几年240
19我们在赚谁的钱242
20请背对观众244
21这世界上是没有神的246
226000点,买还是卖248
23舒舒服服地投资250
24债券基金A、B、C类252
25牛熊转换的感想(一):心态255
26牛熊转换的感想(二):专家257
27牛熊转换的感想(三):基金公司259
28牛熊转换的感想(四):共识261
29牛熊转换的感想(五):分歧263
30牛熊转换的感想(六):闲钱265
31牛熊转换的感想(七):基坛266
32我认识的可转债268
33保本基金保什么272
34好心情更重要274
35我和上证指数的故事276
36买基和炒股279
37杠杆基金并不适\"12年后再说《解读基金——我的投资观与实践》1
2007年第二版修改说明1
向谁求取“基经”1

第一章投资的准备1
1咱们该投资吗3
2什么是开放式基金9
3态度决定一切15

第二章“三步曲”之一:投资目标的确定19
1基金的风险是什么21
2拿多少钱来投资25
3让时间成为朋友28
4复利计算的“72法则”32
5风险心理承受能力测试36
6结论:选择基金的关键41

第三章“三步曲”之二:基金品种的选择45
1最好的基金评价网站——晨星47
2优秀基金公司是首选56
3资产配置比率:选择基金的核心60
4技术统计资料:选择基金的参考64
5别患“净值恐高症”68
6要抢购新基金吗72
7基金的拆分和复制81
8让人头痛的“巨额分红”87
9独特的指数基金92
10面向海外的QDII100
11FOF和“生命周期”基金106
12分散投资:建立自己的组合110
13我理想的资产组合119
14“核心式”投资组合和“再平衡”126
15怎样读基金招募书129
16三个参考组合134

第四章“三步曲”之三:操作方法的实施137
1去哪里购买基金139
2网络安全吗142
3选择前端还是后端收费145
4红利再投资:分红方式的首选149
5千万不要做波段操作和预测市场154
6各领风骚的一次性投资和定投技术159
7长期持有策略是制胜的法宝164
8什么时候赎回基金169
9基金膨胀带来的影响172
10还是风险:最重要的事情179

第五章我的投资实践185
1美国市场的摸爬滚打187
2国内市场的苦辣酸甜191

第六章博客日志节选197
1咱们该喜欢牛市还是熊市199
2给别人点时间吧201
3在美投资对我投资观的影响202
4我如何评价投资组合204
5别难为“专家”了206
6如果气球爆了,你受得了吗208
7明年准备买只“瘟鸡”210
8我的基金投资心得212
9理财不是发财216
10减仓?加仓?还是观望218
11投资心态的基础221
12复利和分红223
13推荐中证指数系列226
14用中证指数给基金分类229
15分红和收益232
16再说波段操作235
17再说理财和发财238
18我的长期持有是几年240
19我们在赚谁的钱242
20请背对观众244
21这世界上是没有神的246
226000点,买还是卖248
23舒舒服服地投资250
24债券基金A、B、C类252
25牛熊转换的感想(一):心态255
26牛熊转换的感想(二):专家257
27牛熊转换的感想(三):基金公司259
28牛熊转换的感想(四):共识261
29牛熊转换的感想(五):分歧263
30牛熊转换的感想(六):闲钱265
31牛熊转换的感想(七):基坛266
32我认识的可转债268
33保本基金保什么272
34好心情更重要274
35我和上证指数的故事276
36买基和炒股279
37杠杆基金并不适合散户280
38我的定投观282
39“积极主动”还是“被动防御”286

附录对季凯帆博士的采访288
后记299
\"合散户280
38我的定投观282
39“积极主动”还是“被动防御”286

附录对季凯帆博士的采访288
后记299
\"

内容摘要
\"季凯帆的网名LaoK恐怕比他的真名还要响亮,因为他的系列科普帖《解读基金——我的投资观和实践》和博客曾经传遍了中国基金类网站的各个论坛,成为基金投资者入门和提高的必读文章。
2007年和2008年,作者在这些文章的基础上,出版了《解读基金——我的投资观与实践》第一版和第二版,从明确投资目标、选择基金品种和制定投资策略等方面系统、全面地阐述了他坚持长期投资和注重风险控制的投资观点,并全方位地解读了基金投资的奥秘。十多年来,虽然书中有些具体案例已经过时,但基本知识和投资逻辑并没有变化,因此本书第一版和第二版一直是基金类入门的畅销之作。
本次修订,又增补了2007年后作者陆续撰写的一些文章。除了一些新增的基金知识外,更多的是作者的投资心得。无论是新基民还是老基民,阅读本书不但开卷有益,而且是一种精神享受,因为作者在介绍基金知识的同时也把生活的智慧和哲理融入了其中。\"季凯帆的网名LaoK恐怕比他的真名还要响亮,因为他的系列科普帖《解读基金——我的投资观和实践》和博客曾经传遍了中国基金类网站的各个论坛,成为基金投资者入门和提高的必读文章。
2007年和2008年,作者在这些文章的基础上,出版了《解读基金——我的投资观与实践》第一版和第二版,从明确投资目标、选择基金品种和制定投资策略等方面系统、全面地阐述了他坚持长期投资和注重风险控制的投资观点,并全方位地解读了基金投资的奥秘。十多年来,虽然书中有些具体案例已经过时,但基本知识和投资逻辑并没有变化,因此本书第一版和第二版一直是基金类入门的畅销之作。
本次修订,又增补了2007年后作者陆续撰写的一些文章。除了一些新增的基金知识外,更多的是作者的投资心得。无论是新基民还是老基民,阅读本书不但开卷有益,而且是一种精神享受,因为作者在介绍基金知识的同时也把生活的智慧和哲理融入了其中。

精彩内容
\"12年后再说《解读基金——我的投资观与实践》《解读基金——我的投资观与实践》(第二版)是2007年出版的。虽然已过去了12年,最基础的基金知识和投资观念其实并无什么本质的变化,一通百通,作为“基金小白”的同学还是可以拿这本书去作启蒙读物的。但到底是十多年前的东西,尤其是当年提到的各种具体基金已经迥异,读者请不要再关注那些基金名字,就把它们看成是泛泛的例子。
笔者一直在持续地做基金投资。经历了2007年和2015年的“大动荡”,但博客写到2011年也就没有再继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觉得无论是大众基金投资知识,还是个人投资心得已经写得差不多了。这次应出版社之邀,对内容稍微做了一些修订,主要是增补了一些2008—2011年陆续写的博客日志中自认为有价值的部分。在这部分里面,除了个别几篇讲了债券、可转债和杠杆(分级)基金的知识,更多的是我的心得,对比以前的内容,难免有重复之处,只是在不同的情况下反反复复去介绍我的投资观而已。
一、关于主动基金和被动基金10多年前,笔者几乎都投资在主动基金上。书里面涉及的基金主要围绕主动型基金,自然谈得比较多的是如何挑选主动型基金。但目前,除了债基,我已经全面倒向指数基金了。
10多年前,一方面,主动基金表现得很好,上涨幅度大面积超越指数;另一方面,指数基金的数量太少。除了几个宽基指数,如沪深300、上证1800和深圳100就没有其他的了。当时根本没有什么行业指数,中证指数也刚刚开始;今非昔比,现在可挑选的东西就非常多了。
指数投资有非常多的好处,尤其是做资产配置、基金组合。没有“风格漂移”,也没有基金经理的道德风险。想当年,为了确定一个主动基金的风格偏好要去计算它们和大小盘指数的相关性,搞得非常复杂。现在则很容易去选择资产配置的核心部分,如投资一两个宽基指数,再配置些行业指数做卫星轮动,非常简单明了。
所以,我现在是一个指数投资的爱好者了。
二、关于赎回策略我是长期持有的拥护者,之前版本的书上说,我在两种情况下会赎回基金:①这个基金不再是我想投的,如风格变了,基金经理变了,等等;②我的投资目标达到了,风险收益需求变化了。
现在,我要加上第三条:市场表现太疯狂了,也要赎回基金。
第一版的书,主要内容写于2006年末和2007年初,即便是第二版,在2007年10月就截稿了,最后一篇文章是在上证指数位于6100点时写的。当时我感觉市场将会怎么“上去”,也会怎么“下来”。但当年我真是太嫩、太单纯了,完全意识不到市场会从6100点跌到1600点,当然也不知道2015年类似的走势又会再来一次。
2015年,当市场从5000多点再回到4500点的时候,我清仓了。这是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清仓,我彻底“跑路”了。我的确没有遵循我自己当年的“原则”。我真的不知道市场会“疯狂”到那个样子,市场真的“不理智”。
你自然会问,什么叫“市场疯狂”? 现在很多网站给出了判断标准,如估值、估值百分比和“且慢\"12年后再说《解读基金——我的投资观与实践》《解读基金——我的投资观与实践》(第二版)是2007年出版的。虽然已过去了12年,最基础的基金知识和投资观念其实并无什么本质的变化,一通百通,作为“基金小白”的同学还是可以拿这本书去作启蒙读物的。但到底是十多年前的东西,尤其是当年提到的各种具体基金已经迥异,读者请不要再关注那些基金名字,就把它们看成是泛泛的例子。
笔者一直在持续地做基金投资。经历了2007年和2015年的“大动荡”,但博客写到2011年也就没有再继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觉得无论是大众基金投资知识,还是个人投资心得已经写得差不多了。这次应出版社之邀,对内容稍微做了一些修订,主要是增补了一些2008—2011年陆续写的博客日志中自认为有价值的部分。在这部分里面,除了个别几篇讲了债券、可转债和杠杆(分级)基金的知识,更多的是我的心得,对比以前的内容,难免有重复之处,只是在不同的情况下反反复复去介绍我的投资观而已。
一、关于主动基金和被动基金10多年前,笔者几乎都投资在主动基金上。书里面涉及的基金主要围绕主动型基金,自然谈得比较多的是如何挑选主动型基金。但目前,除了债基,我已经全面倒向指数基金了。
10多年前,一方面,主动基金表现得很好,上涨幅度大面积超越指数;另一方面,指数基金的数量太少。除了几个宽基指数,如沪深300、上证1800和深圳100就没有其他的了。当时根本没有什么行业指数,中证指数也刚刚开始;今非昔比,现在可挑选的东西就非常多了。
指数投资有非常多的好处,尤其是做资产配置、基金组合。没有“风格漂移”,也没有基金经理的道德风险。想当年,为了确定一个主动基金的风格偏好要去计算它们和大小盘指数的相关性,搞得非常复杂。现在则很容易去选择资产配置的核心部分,如投资一两个宽基指数,再配置些行业指数做卫星轮动,非常简单明了。
所以,我现在是一个指数投资的爱好者了。
二、关于赎回策略我是长期持有的拥护者,之前版本的书上说,我在两种情况下会赎回基金:①这个基金不再是我想投的,如风格变了,基金经理变了,等等;②我的投资目标达到了,风险收益需求变化了。
现在,我要加上第三条:市场表现太疯狂了,也要赎回基金。
第一版的书,主要内容写于2006年末和2007年初,即便是第二版,在2007年10月就截稿了,最后一篇文章是在上证指数位于6100点时写的。当时我感觉市场将会怎么“上去”,也会怎么“下来”。但当年我真是太嫩、太单纯了,完全意识不到市场会从6100点跌到1600点,当然也不知道2015年类似的走势又会再来一次。
2015年,当市场从5000多点再回到4500点的时候,我清仓了。这是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清仓,我彻底“跑路”了。我的确没有遵循我自己当年的“原则”。我真的不知道市场会“疯狂”到那个样子,市场真的“不理智”。
你自然会问,什么叫“市场疯狂”? 现在很多网站给出了判断标准,如估值、估值百分比和“且慢指数估值”,貌似很容易判断市场在高位还是在低位。可以前没有这些啊,该怎么办呢?其实也简单,你就去听!听听周围的人,那些和你无关的人在说些什么。在地铁上,在公交上,在餐馆里面,如果你动不动就听到周围的人在高谈阔论他从股市上赚了多少钱的时候,那市场一定是“疯狂”了。永远记住:市场只会让少数人赚钱。一旦出现这种情况你就该“跑”了,至少该减仓而不能加仓了。 同理,如果周围没有人谈论股票和基金,连骂股市的人都没有了,那市场就是低位了。记住一条,爱的反义词不是恨,而是冷漠,是懒得理你。
三、财富管理我喜欢基金组合,如书里讲的再平衡或者核心卫星式组合,其实只是在基金类资产里面打转转。但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从个人总财富的角度去考虑财富管理的问题。无论什么样的基金,什么样的基金组合,基金公司和主理人给出的净值曲线和你持有的这个基金及其组合的曲线有非常大的不同(因为买入点和卖出点是不同的),更关键的是,这只是你总财富的一部分。即便你是一个很稳健的投资者,你也可以有非常激进的组合,但重点是这部分资产的仓位占比是多少?你把总资产的50%投入进去,或只投入5%,这完全是两个概念。你不能说,看到季凯帆买这个组合,你就买。两个人的风险偏好是完全不一样的,这不能直接比较。
每个人都要明白,你持有的所有基金和基金组合的累加才是你要管理的财富,而一只基金、一个组合只是你的一部分资产而已。
四、关于定投定投是一个好的投资方式,尤其是对于新投资者而言。但要注意,当你定投了几年后,影响你心情的是你的存量资产,而不是每个月放进去的那一小部分了。所以,我觉得定投还是要符合个人的风险偏好。关于定投,我2011年曾经写过一个帖子——《我的定投观》,也放到了本次的修订版中。
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对于基金投资更是这样。基础知识就那么一点,但投资经历更为重要。去做去想,去想去做。人在江湖漂,怎能不挨刀? 从“小鲜肉”到“大叔”就是这样过来的。我都年过半百了,但还想再当30年基民。也许到那个时候,我的看法又会有很多的改变。
季凯帆\"指数估值”,貌似很容易判断市场在高位还是在低位。可以前没有这些啊,该怎么办呢?其实也简单,你就去听!听听周围的人,那些和你无关的人在说些什么。在地铁上,在公交上,在餐馆里面,如果你动不动就听到周围的人在高谈阔论他从股市上赚了多少钱的时候,那市场一定是“疯狂”了。永远记住:市场只会让少数人赚钱。一旦出现这种情况你就该“跑”了,至少该减仓而不能加仓了。 同理,如果周围没有人谈论股票和基金,连骂股市的人都没有了,那市场就是低位了。记住一条,爱的反义词不是恨,而是冷漠,是懒得理你。
三、财富管理我喜欢基金组合,如书里讲的再平衡或者核心卫星式组合,其实只是在基金类资产里面打转转。但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从个人总财富的角度去考虑财富管理的问题。无论什么样的基金,什么样的基金组合,基金公司和主理人给出的净值曲线和你持有的这个基金及其组合的曲线有非常大的不同(因为买入点和卖出点是不同的),更关键的是,这只是你总财富的一部分。即便你是一个很稳健的投资者,你也可以有非常激进的组合,但重点是这部分资产的仓位占比是多少?你把总资产的50%投入进去,或只投入5%,这完全是两个概念。你不能说,看到季凯帆买这个组合,你就买。两个人的风险偏好是完全不一样的,这不能直接比较。
每个人都要明白,你持有的所有基金和基金组合的累加才是你要管理的财富,而一只基金、一个组合只是你的一部分资产而已。
四、关于定投定投是一个好的投资方式,尤其是对于新投资者而言。但要注意,当你定投了几年后,影响你心情的是你的存量资产,而不是每个月放进去的那一小部分了。所以,我觉得定投还是要符合个人的风险偏好。关于定投,我2011年曾经写过一个帖子——《我的定投观》,也放到了本次的修订版中。
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对于基金投资更是这样。基础知识就那么一点,但投资经历更为重要。去做去想,去想去做。人在江湖漂,怎能不挨刀? 从“小鲜肉”到“大叔”就是这样过来的。我都年过半百了,但还想再当30年基民。也许到那个时候,我的看法又会有很多的改变。
季凯帆\"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