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版图书】80后命运书写给未来30年主流精英的改运书(三十不立,80后怎么办)李牧童 光明顶9787504468970中国商业出版社2010-07-01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正版图书】80后命运书写给未来30年主流精英的改运书(三十不立,80后怎么办)李牧童 光明顶9787504468970中国商业出版社2010-07-01

批量上传,套装书可能不全,下单前咨询在线客服!图书都是8-9成新,少量笔记,不影响阅读使用!光盘、学习卡、附件等默认不带,有特殊要求,下单前请咨询客服!

18.06 6.7折 26.8 全新

仅1件

四川成都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李牧童 光明顶

出版社中国商业出版社

ISBN9787504468970

出版时间2010-07

装帧其他

开本16开

定价26.8元

货号9787504468970

上书时间2024-06-27

百叶图书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李牧童,80后,湖南人,毕业于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写过几本书,得过几次奖,有过几项名号,换过几个场。伤过心,迈过坎,老叟青睐,狂童白眼。有人叹我高深,有人笑我无用,或骂故弄玄虚,或曰英才天纵。无常荣辱,几度沉沦。褪妆卸甲,纯粹做人。
    光明顶,生于1983年,浙江台州人,毕业于浙江大学管理学院。高中大学阅读文史哲、社会学、心理学著作600余本,大学毕业后阅读政治经济报道与评论3000余万字。受文化人类学启发,2010年4月出版《世上只有三道高考作文题》,成功破解6月份的16道高考作文题。2010年8月将推出《世上只有三道高考作文题》的升级版和《世上只有5道中考作文题》。

目录
序篇:80后的命运会好吗
  读懂中国未来50年的人口变迁,就能读懂80后未来50年的命运。人口就是命运!
  一个基本共识:三十不立,80后混得很不好
  99.9%的80后遭遇苦闷青春期
  青年80后四大家族:“啃老族”、“穷忙族”、“蚁族”、“蜗居族”
  中年80后将遭遇新中国80年未有之养老压力
  老年80后无人赡养,将被迫工作到七十多岁
  80后90后是一根绳上的蚂蚱
命篇:为什么我们混不好:小人物遭遇大时代
  第一章  物质地狱:80后遥不可及的中产梦
    绝大部分80后都有一个中产梦,而培育中产阶级需要一个优良的教育体系,需要大量文化创意产业和高端制造业工作岗位,需要比较成熟的资本市场,需要相对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但是,80后却一无所有!
    第一节 要么没工作,要么低工资:只有生存没有生活的一代人
    小部分80后“做稳了奴隶”,大部分80后“想做奴隶而不得”
    美国80后优选的投资是上大学,那中国80后呢?
    创造有利于大学生就业的GDP
    要么在苦难中沉沦,要么在苦难中崛起
    第二节 改革开放三十年把蛋糕做大,今后三十年把蛋糕分好
    今后必须解决的问题:财富分配
    中国老百姓“仇富”吗?
    “左右之争”:福利社会是天使还是魔鬼?
    中国的市场经济需要灵魂再造
  第二章  精神炼狱:不快乐是我们的生活方式
    低收入遭遇高欲望,这是80后优选的“杯具”。那今后呢?今后我们的收入可能增长十倍,但在商品社会的熏陶下我们的欲望将增长百倍,我们的一生将被无休止的欲望套牢。
    第一节 身处商品社会,幸福沦为传说
    幸福观被西方修改是中国人的大悲剧
    我们将度过被奴役的一生
    选择“落后”是东方人的大智慧
    第二节 如履薄冰的社会生活:有安全感的请举手
    我们的安全感是怎样“被消失”的
    中华五千年文明是靠信任维持的
    “经济人假设”破坏我们最核心的亲密关系
    腐败导致公权力的信任缺失
运篇:我们应该怎么混:奋斗要过三重门
  第一章 罗汉境界:80后的“螺丝钉成功学”
    罗汉境界是独善其身。这是一个分工创造生产力的时代,一辈子做好一件事是我们的很好选择。选定一个职业后,就该“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如果我们很好努力了,但还过不上小康生活,那时我们才有资格质问社会不公;如果不奋斗就说自己太穷、太悲惨是社会导致的,开口向家里、向国家要这要那,那我们这代人未免太没出息。
    第一节 专一化战略:成为螺丝钉是我们的宿命
    第二节 差异化战略:做一颗特立独行的螺丝钉
    第三节 坚守你的阵地,做一颗不出轨的螺丝钉
    第四节 人脉创造财富,做一颗善于跳槽的螺丝钉
    第五节 天地不仁,做一颗清醒的螺丝钉
  第二章 菩萨境界:中国需要“80后经济学”来拯救
    菩萨境界是兼济天下。不可能人人都当老板、当高官或成为大企业高管,因此成功学最多拯救20%的80后、90后,还有80%的人需要高瞻远瞩的经济大战略来拯救。怎样避免80后、90后经济大灾难的真正来临,是本章的中心。如果80后、90后对宏观经济政策漠不关心,那就意味着放弃自己的话语权,将影响自己命运的大因素接近交给他人决定。
    有的人不喜欢阅读经济评论,但恰恰是宏观经济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的命运。本章虽不如其他篇章生动,但比经济学家的文章都通俗得多。可以说,只要耐心读懂本章3万多字的内容,你对决定自己命运的中国所有重大经济问题就都入门了。
    第一节 80后的下半辈子靠4亿农民尽快进城
    第二节 中国,80后喊你告别CPI恐惧症和投资过度论
    第三节 我们怎样涨工资:产业升级,中国要成为制造业帝国
    第四节 我们怎样有房子:让房价下跌的N种方法
    第五节 中国大学生不是太多,而是太少
    第六节 科技进步的“山寨主义”国家
    第七节 我们要多生好娃,并引进国外80后来打工
    第八节 在低碳阴谋论和低碳机遇论之间走钢丝
    第九节 学习日本经济的务实,美国经济的务虚
    第十节 谨防西方骗钱我们的钱
    第十一节 谨防西方抢我们的钱
    第十二节 国企救国论与重新分蛋糕
  第三章 佛陀境界:80后的“功利主义幸福论”
    在调整我们的成功学和转变我们的经济政策之外,文化价值观的转型也必不可少,因为现有的活法是我们痛苦的主要来源,佛陀境界就是创造新的活法让众生脱离苦海。“佛是过来人,人是未来佛”,如果我们愿意经受灵魂的洗礼,幸福依然可以达到。
    第一节 将功利主义进行到底
    第二节 为欲望树立边界
    第三节一个的功利主义社会重视道德
    第四节 告别GDP主义,实现“居者有其屋”
附录:没有丑陋的中国人

内容摘要
本书序篇是对80后未来命运的预测:今后20年内,80后的失业危机将阴魂不散;2028年后中国劳动力不断减少,而老年人不断增加,中年80后赡养老人的压力将少见沉重;而由于越来越少的劳动力创造的财富将不足以养活老年80后,很多老年80后将被迫工作到70多岁来养活自己。
    本书上篇讲80后的命(命中注定):为什么我们混不好。
    大学生就业危机、财富分配靠前不均使得我们坠入物质地狱;物欲的高涨与社会信任危机导致我们进入痛苦的精神炼狱。
    本书下篇讲80后的运(运作改命):我们应该怎么混。
    专注于一个职业的“螺丝钉成功学”、积极推进城市化的“80后经济学”与全面享受生活的“功利主义幸福论”是我们的优选出路。
这是中国靠前本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角度分析80后前途命运的书。如果80后一生只读一本书,那就要读很有用的《80后命运书》!

主编推荐
1.中国靠前本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高度分析80后前途命运的书 。
    2.30不立,80后怎么办
    一代人与一个世界的命运协商!
    3.2010年,80后30岁了,但80后的生活得很惨。
    80后的利益,就是全中国的利益;80后的奋斗,就是全中国的奋斗
    《80后,一代人的怕和爱》
    《三十而不立》

    来源:YNET.com 北青网  北京青年周刊    刘瑞兰

    不幸的是,2010年如期到来,早生几年的80后已经对着生日蛋糕上烧得灿烂的蜡烛发愁。其他嘴里嚷着我还是孩子,背地里却拿着身份证清算自己青春资本的80后后、80后后后也架不住媒体铺天盖

    地的渲染:“80后集体奔三!”、“三十而立,80后真‘立’得住吗?”——不是感叹号就是问号,看得人一阵心惊。

    近期智联招聘网和《法制晚报》联合做了一个80后生存状况调查,调查结果被各网站转载后总结出触目惊心的一句话:近六成1980年代出生的人不能承担社会和家庭责任;五成以上在工作上力不从

    心;近五成调查对象无房无车,且处于未婚状态。简而言之,早早就被贴上“叛逆”、“率性”、“不靠谱”标签的这一代人,现在又被颁予了“三十立不住”的死亡判决书。

    但抛开耸动的结论,反过来看,就会发现这份报告也没那么负面。47.9%的人无房无车,换个角度看,就是至少有一半的30岁80后已经有了自己的房产,对比现在高得没谱的房价来说,这已经算是不

    错的成绩了。

    80后成长在富裕、稳定、多元化的时代里,但他们面临的经济和家庭压力也是靠前的。80后一出生就赶上了独生子女政策,承载了父母全部的关注、栽培和期待;1999年,大学扩招,首当其冲

    的也是1980年、1981年生人;等他们毕业了,大学毕业生数量井喷,又赶上了SARS,工作没那么好找了,工资也不像师兄师姐们吹得那么邪乎。2003年以后中国房价一再往上蹿,80后掐指一算,已经把

    为奴为仆为贷款的一生看得无比清楚,一边是父母与社会的期待有增无减,一边是房价油价物价节节高升,上有多名老人待养,中间是婚姻与房子的纠结,下面是嗷嗷待进口奶粉哺的孩子——从跨出校

    门开始,铺天盖地的刚性需求就涌向他们,“一夜长大“似乎是80后优选的写照。

    中国人说三十而立,而80后的三十危机从2009年就已经初露端倪。“裸婚”、“啃老”、“蜗居”、“房奴”、“卡奴”、“车奴”、“孩奴”……这是去年的流行关键词,也是80后为自己处境下

    的定义。2009年热门的青春剧是《我的青春谁做主》,里面说的不是爱情,而是说爱情在家庭责任前如何苍白无力;2009年热门的都市剧是《蜗居》,里面说的是80后的感情和信念在房子、工作、婚姻

    等现实问题前面如何不堪一击;两年前让80后风光登场的《奋斗》还能让人情怀浪漫一把,但三十将至,80后不得不向现实步步迫近。

    实际上,成家立业的压力并非必要的。对于盯着“而立”警戒线的80后来说,三十岁好像是一个异域。飞人刘翔说,30岁考虑要退役,郭敬明说,找女朋友结婚等到30岁再说吧,跨入三十,就是另

    一个人生。30岁意味着责任心、稳定,意味着婚姻孩子房子车子,这样的观念根深蒂固,若不赶在30岁前成家立业就是不合格的人生。但已有评论人指出,在房价高企、物价昂贵的今日,不妨把“而立

    ”往后挪到35岁,这样对80后会更公平些。而《琥珀》的编剧廖一梅更直接:给人生划分阶段是特别可笑的事,不必遵从别人画下的框子,规定30岁就该拥有什么;如果你认为这种规范不存在,那你就

    生活在时间之外。

    有名评论人曹景行则为即将进入30岁的80后辩护,他说80后出生在稳定社会中,是中国靠前代在常态中长大的孩子,他们的信息来源很好广泛、接触的社会面更大、更能辨别真假,经历了奥运会、

    汶川地震等事件,80后也更具有公民意识。2010年,80后开始陆陆续续走进三十岁,抛掉立或不立的伪命题,80后其实可以有更多的活法。

    名词:蜗居

    我现在在上海连房子都买不起,这和社会地位接近不配。(韩寒)

    韩寒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买不起房子”,群众哗然。要知道,这是身价数百万的畅销书作家啊!但且慢,听听上海的周立波算的这一笔账:一个年轻人在上海买一套300万的小公寓,每个月为银行

    上供7200元,这样风雨无阻30年,等到年轻人变成五十几岁中年人了,房子才会归他所有。在房价的重压下,蜗居是惟一的选择!名词:孩奴

    我们两个人的月收入至少也有两万来块,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花钱就只能围着孩子转了!”网友Candy说。孩奴用来形容父母们为子女忙碌而日渐失去自我价值,在80后们还没从温室里缓过神儿来

    ,他们已然变身为父母,从奶粉、纸尿布等基本需求,到精英早教、钢琴班、靠前幼儿园,专家说养个孩子每个月需要4000元,两人的收入一半以上都供奉给这小祖宗了。

    名词:裸婚

    房子小了以后还可以换,老婆可是错过了这村就没这店了。报纸编辑郑路解释了裸婚的理由。没有婚戒,没有新房,没有隆重的仪式,两人各出4.5元领个证儿,就要开始白头到老的旅程。这不是哪

    对年轻男女都可以接受的一种新型结婚方式,但目前有些80后们还没有扎实的经济基础,没钱买大房子,精打细算后又觉得大摆宴席不值得,裸婚大概是80后很有个性的选择。

    名词:剩男剩女

    妈妈很急,天天喊我赶快结婚生孩子!(郭敬明)

    小四才几岁?还有三年才到30呢。但看看现在热门的相亲节目《我们约会吧》、《非诚勿扰》等,连22岁、23岁的准90后都出来找朋友,里面27岁就算是骨灰级选手了吧。这些“剩人们”通常都不

    是条件不济,正好相反,就是自认条件太好了,更难找到匹配的对象。连郭敬明都说:“相亲?我才不愿意去,而且很奇怪,什么样的人会来跟郭敬明相亲!”名词:房奴

    “我们俩一个都不能失业!”银行职员芳芳说。她刚在北京市里刚买了一套234万的房子,还贷要还21年。虽然负担如此之重,但她还是庆幸自己出手够快,从去年7月到现在,房价一路高涨,现在

    那笔首付已经什么房都买不到了。80后做房奴,是逼不得已的事,房价会下跌的谎言他们已经听够了,不果断出手,以后想当房奴都当不起了。

    名词:贫二代

    20至30岁之间是努力赚钱和存钱的时候,30岁以后是开始重视理财的时候。(李想)

    《鲁豫有约》栏目对“富二代”的定义是:80年代出生,继承过亿家产;反之,80年代出生的无产阶级就可以被称为“贫二代”了。

    现今身价过亿的李想就是贫二代出身,拼着后天的努力筹谋,现在成了“富一代”。这样一步步的资本积累,让他体会到财富来之不易,当富二代都在想着怎么花钱时,他脑子里却是赚钱、存钱和理财。

    名词:卡奴

    “我有八张信用卡,倒腾倒腾,一个月能多出4万块呢。”职员熊熊展示了他的钱夹。工资微薄,周转不灵?多申请几张信用卡,拆东墙,补西墙,照样可以活得很体面。从2004年开始,各大银行放

    宽审核标准,疯狂推销信用卡,更让卡奴成为流行现象。卡奴们还发明了利用淘宝店信用卡套现的把式,延长付款时间,现在这已经成为网上一门好生意。

    名词:啃老族

    要早点下手,买一间属于自己的房(李念),为此,李念向家人借了30万买房。

    《蜗居》里海藻的扮演者李念,一开始在北京四环置业时,也动用了家人的积蓄。现代靠前市场研究公司展开了一项调查,有房的“80后”近半数需要父母的鼎力资助,其中,由父母全额资助的占

    12.59%;父母“参股”的占30%以上。大城市里一座房子的首付就要二三十万,而80后月工资平均是3000到5000,要凭着自己的实力买房,那真是遥遥无期啊。

    三十岁80后状况调查:

    收入在3000~5000元的占31.2%,1500~3000元的占28.6%。

    四成依然是普通员工,两成开始担任基础的管理岗位,升任主管。担任经理职位的比例仅为8.6%,不到一成.人。

    有47.9%无房无车,35%的表示已经拥有自己的住房,但没有私家车。1.9%的人有车无房。有房有车的人比例为15%。

    77.6%的人跳过槽,10%左右换过六份以上的工作。

    来源:《南方人物周刊》

    李雷和韩梅梅

    李雷与韩梅梅,是生于1980到1988年间的一代再熟悉不过的人物。他们源自人教社1993年新版初中英语教材,一个顶着小平头,一个留着齐耳短发,伴着插图画和英式口语灌制的磁带走进“80后”的青

    春期,在中考完结之后瞬即销匿。

    谁也不曾料想,十几年后,他们又重回“80后”的视线,并被创作成歌曲,在网络上疯狂流传。感伤的旋律,隐喻的填词,残酷的现实与无奈的结局,勾起了一代人的集体怀旧。

    当“60后”、“70后”中的相当一部分人还在诟病“80后”幼稚、娇惯、叛逆的时候,当“80后”自身仍未放弃对时尚与新潮不懈追随的时候,“怀旧”过早地被降临,“回归”过早地被渴望。“80后

    ”如此界定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