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国旧书】注音新辞林 民国初期最新最确的注音词典。 书皮、封面、扉页、封底、书口多处盖有藏书印:上海广肇公学图书馆、上海市四川中学图书室。
  • 【民国旧书】注音新辞林 民国初期最新最确的注音词典。 书皮、封面、扉页、封底、书口多处盖有藏书印:上海广肇公学图书馆、上海市四川中学图书室。
  • 【民国旧书】注音新辞林 民国初期最新最确的注音词典。 书皮、封面、扉页、封底、书口多处盖有藏书印:上海广肇公学图书馆、上海市四川中学图书室。
  • 【民国旧书】注音新辞林 民国初期最新最确的注音词典。 书皮、封面、扉页、封底、书口多处盖有藏书印:上海广肇公学图书馆、上海市四川中学图书室。
  • 【民国旧书】注音新辞林 民国初期最新最确的注音词典。 书皮、封面、扉页、封底、书口多处盖有藏书印:上海广肇公学图书馆、上海市四川中学图书室。
  • 【民国旧书】注音新辞林 民国初期最新最确的注音词典。 书皮、封面、扉页、封底、书口多处盖有藏书印:上海广肇公学图书馆、上海市四川中学图书室。
  • 【民国旧书】注音新辞林 民国初期最新最确的注音词典。 书皮、封面、扉页、封底、书口多处盖有藏书印:上海广肇公学图书馆、上海市四川中学图书室。
  • 【民国旧书】注音新辞林 民国初期最新最确的注音词典。 书皮、封面、扉页、封底、书口多处盖有藏书印:上海广肇公学图书馆、上海市四川中学图书室。
  • 【民国旧书】注音新辞林 民国初期最新最确的注音词典。 书皮、封面、扉页、封底、书口多处盖有藏书印:上海广肇公学图书馆、上海市四川中学图书室。
  • 【民国旧书】注音新辞林 民国初期最新最确的注音词典。 书皮、封面、扉页、封底、书口多处盖有藏书印:上海广肇公学图书馆、上海市四川中学图书室。

    释放查看图文详情

1 / 10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民国旧书】注音新辞林 民国初期最新最确的注音词典。 书皮、封面、扉页、封底、书口多处盖有藏书印:上海广肇公学图书馆、上海市四川中学图书室。

民国初期最新最确的注音词典。 书皮、封面、扉页、封底、书口多处盖有藏书印:上海广肇公学图书馆、上海市四川中学图书室。 广肇公学(粤东中学)是民国时期上海粤侨的最高学府,也是沪上屈指可数的著名中学。1956年更名为上海市四川中学。1989年恢复原名。

600 七品

仅1件

广西桂林

送至北京市朝阳区

运费快递 ¥12.00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中华书局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时间1921-04

版次1

印刷时间1926-03

印次2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上书时间2023-05-02

评价1好评率 100%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七品
书脊略有破损
商品描述
民国初期最新最确的注音词典。
封面、扉页、封底、书缝多处盖有藏书印:上海广肇公学图书馆、上海市四川中学图书室。
广肇公学(粤东中学)是民国时期上海粤侨的最高学府,也是沪上屈指可数的著名中学。1956年更名为上海市四川中学。1989年恢复原名。

清末民国,广东人在上海办学校  2019年02月16日 羊城晚报 周利成
1843年上海开埠后,中外贸易中心逐渐从广州移至上海,敢为人先、长于闯荡的广东人随之进入上海滩,虹口是他们当年的主要聚居地,至1935年旅沪粤侨已达20余万人。他们在上海各行各业发挥着作用,可说是无所不有、无所不能。以事业言,百货业有先施、永安、新新,工厂有南洋、永安,娱乐业有体育花园,旅栈业有矗立云端的新亚酒店,食品业有分店如林的冠生园,教育界有规模宏大的粤东中学,金融业有信誉久著的广东银行。以团体言,有广肇公所、粤侨商业联合会、潮州会馆以及广东旅沪同乡会。此外,公益方面还有医院、义地、失业救济等。
旅沪粤侨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成就,是因为他们具有开天辟地的武器,这个武器不是刀枪剑戟,而是上海的粤侨教育。据上海教育界统计,截至1935年,广东人在上海创办的学校,除补习学校和附设的幼稚园外,小学、中学共有38所,学生总数达7363人。旅沪的20万粤侨都能受到良好的学校教育,他们中每27人就有一人在粤侨学校学习,还有部分进入上海的市立学校读书。
以小学教育来讲,广东人在上海创办的小学共有34所,计男校27所、女校7所;在校学生6076人,男生总数3971名,女生总数2105名。这些小学分为三类:一是设备完善、成绩卓著者,如广公、广东、岭南、邭光、广女、崇德、培瑛、维兴等;二是时值发展时期者,如培坤、启萌、永中等;三是深受着经济压迫、无从发展者,为粤侨学校的大半。这些学校的经济来源大多靠旅沪粤商资助,其中拥有图书馆者为18家,而能够在上海教育局正式注册立案者只有7家。
以中学教育来讲,粤侨学校有粤东、崇德、广东和岭南第四中学四所中学,学生总数为896人。前三所学校均取得市政府立案,唯有岭南第四中学时在申请之中。粤侨中学时在上海虽寥若晨星,却能蒸蒸日上,以粤东中学成绩最为卓著。粤东中学是上海粤侨的最高学府,也是沪上屈指可数的著名中学。该校拥有悠久的历史:1913年,粤籍教育家卢肇虔在上海北四川路清云里创办培德小学。1923年,在广东同乡会广肇公所的资助下,在北四川路横浜桥福德里,兴建三层楼新式校舍,更名广肇公学,卢颂虔任校长。随着学生日益增多,校名日隆,1932年又在水电路建设新址,并于1934年增设高中,改称广肇中学。1935年复更名为粤东中学。粤东中学连同附属小学暨幼稚园,共有1300余名学生,100余名教员。1935年4月25日,新校落成典礼时,上海教育局曾派人参加,对该校校舍、设备、行政、教学、训育与学生成绩均有极好的评语,并传令嘉奖。因当时粤侨学校多为普通科,对于急需的生产人才尚无培养,因此粤东中学拟筹办职业科,以重生产教育,借以为旅沪粤商打造开天辟地的利斧。

   相关推荐   

   为你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微信扫码逛孔网

无需下载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书脊略有破损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