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历史研究2016年第3期(“帅型祖考”和“内得于己”:周代“德”观念的演化,制作郡望:中古南阳张氏的形成,宋代赋役征差簿帐制度考述。中古时期蒙古人的另一种祖先蒙难叙事——“七位幸免于难的脱险者”传说解析。明代历史叙事中的中琉关系与钓鱼岛。晚清区域货币市场发展研究——以营口“过炉银”为中心。从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看国民政府时期的地方公债。卢伽尔扎吉西数字标记计时法与早王朝末期南部两河流域年代学等)
  • 历史研究2016年第3期(“帅型祖考”和“内得于己”:周代“德”观念的演化,制作郡望:中古南阳张氏的形成,宋代赋役征差簿帐制度考述。中古时期蒙古人的另一种祖先蒙难叙事——“七位幸免于难的脱险者”传说解析。明代历史叙事中的中琉关系与钓鱼岛。晚清区域货币市场发展研究——以营口“过炉银”为中心。从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看国民政府时期的地方公债。卢伽尔扎吉西数字标记计时法与早王朝末期南部两河流域年代学等)
  • 历史研究2016年第3期(“帅型祖考”和“内得于己”:周代“德”观念的演化,制作郡望:中古南阳张氏的形成,宋代赋役征差簿帐制度考述。中古时期蒙古人的另一种祖先蒙难叙事——“七位幸免于难的脱险者”传说解析。明代历史叙事中的中琉关系与钓鱼岛。晚清区域货币市场发展研究——以营口“过炉银”为中心。从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看国民政府时期的地方公债。卢伽尔扎吉西数字标记计时法与早王朝末期南部两河流域年代学等)
  • 历史研究2016年第3期(“帅型祖考”和“内得于己”:周代“德”观念的演化,制作郡望:中古南阳张氏的形成,宋代赋役征差簿帐制度考述。中古时期蒙古人的另一种祖先蒙难叙事——“七位幸免于难的脱险者”传说解析。明代历史叙事中的中琉关系与钓鱼岛。晚清区域货币市场发展研究——以营口“过炉银”为中心。从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看国民政府时期的地方公债。卢伽尔扎吉西数字标记计时法与早王朝末期南部两河流域年代学等)
  • 历史研究2016年第3期(“帅型祖考”和“内得于己”:周代“德”观念的演化,制作郡望:中古南阳张氏的形成,宋代赋役征差簿帐制度考述。中古时期蒙古人的另一种祖先蒙难叙事——“七位幸免于难的脱险者”传说解析。明代历史叙事中的中琉关系与钓鱼岛。晚清区域货币市场发展研究——以营口“过炉银”为中心。从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看国民政府时期的地方公债。卢伽尔扎吉西数字标记计时法与早王朝末期南部两河流域年代学等)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历史研究2016年第3期(“帅型祖考”和“内得于己”:周代“德”观念的演化,制作郡望:中古南阳张氏的形成,宋代赋役征差簿帐制度考述。中古时期蒙古人的另一种祖先蒙难叙事——“七位幸免于难的脱险者”传说解析。明代历史叙事中的中琉关系与钓鱼岛。晚清区域货币市场发展研究——以营口“过炉银”为中心。从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看国民政府时期的地方公债。卢伽尔扎吉西数字标记计时法与早王朝末期南部两河流域年代学等)

4.88 九品

仅1件

北京海淀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

出版时间2016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1-10-13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商品描述
历史研究2016年第3期(“帅型祖考”和“内得于己”:周代“德”观念的演化

摘要:西周时期,周人明确了德的概念。其后,重要的问题是思考德由何而来、如何获取德,即如何修德。周人创造性地提出“帅型祖考之德”的观念,将距离遥远的天降之德转向“近取诸譬”的祖考之德,为社会中人们的修德开辟了可由之径。儒家“内得于己”的修身路径,实由此启端。西周宗法社会,天子祖述文武之德,贵族善继祖考之德,似乎各家有各家之德。但是,祖考之德在实际中与臣德相合,因此天子之德与祖考之德固非一宗一姓之私德,而是由家族伦理扩展为政治伦理,君君臣臣之价值观念由此而确立。

关键词:天德 帅型祖考之德 个体之德 文王之德 臣德

作者:罗新慧,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北京 100875

制作郡望:中古南阳张氏的形成

摘要:张姓是中国最常见的姓氏之一,人口众多且分布广泛,因而在中古时代拥有多个活跃的郡望,南阳张氏便是其中之一。但与其他张姓郡望不同,南阳张氏是一个虚拟的郡望,并没有可靠士族谱系的支持。这一郡望大约出现在魏晋时期,在北朝隋唐之际,成为张姓的主流郡望,在墓志中被广泛使用,影响颇大,并与其他张姓郡望存在着竞争或共生的关系。唐中期以后,南阳张氏郡望逐渐衰落。南阳张氏郡望的兴衰反映中古士族社会的重要侧面,张姓士人通过对传说与历史人物事迹的拼接,重构对祖先的记忆,制作形成了南阳张氏郡望并逐步完善其谱系。北朝隋唐之际谱系与郡望知识的逐步普及化,北朝社会伪冒郡望风气的盛行,皆有助于这一虚拟郡望的形成。南阳张氏郡望构拟的过程,也反映出郡望这一身份标识符号在中古社会中的作用与意义。

关键词:南阳张氏 郡望 伪冒

作者:仇鹿鸣,复旦大学历史系副教授。上海 200433

宋代赋役征差簿帐制度考述

摘要:五等丁产簿是赋役征差簿帐制作的基本依据。伴随宋代新的田产税收管理制度,户帖逐渐被具有土地实状和动态记录信息功能的砧基簿淘汰,五等丁产簿制度向着更务实的方向发展,其资产方面的内容并未被砧基簿及其后的物力簿所包罗。丁籍是宋代户籍的一个组成部分,登载户等信息,但不载田亩财产内容,夫役计田出丁是借助官府的其他簿籍来实施的。乡县税租簿制作以户税租簿为基础。簿帐因不同的功能需求而制作于不同的时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土地流转加剧,北宋采取以颁给户帖、南宋绍兴以后则以颁给砧基簿的方式,来加强对日常土地买卖的动态管理和产税推割的监管。簿帐以土地财产管理为主的倾向日益明显。

关键词:赋役征差 五等丁产簿 砧基簿 税租簿帐 差役簿

作者:戴建国,上海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教授。上海 200234

中古时期蒙古人的另一种祖先蒙难叙事——“七位幸免于难的脱险者”传说解析

摘要:目前学术界在讨论蒙古祖先传说时最关注的材料之一,即拉施特《史集》所叙述的两男两女蒙难逃生,避居额尔古涅—昆山岭的传说。然而,《史集》所重构的上述历史叙事决非13世纪前后的蒙古人中间所流行的唯一祖先蒙难记忆文本。实际上,《元典章》、柏朗嘉宾行记、埃及马木鲁克王朝史学家伊本·达瓦达利的著作均记载了与之有别的另一种祖先蒙难叙事,其核心内容甚至还见于16世纪察合台语编年史《选史——胜利之书》中。这一主题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1世纪成书的《记述的装饰》中,通过对该型故事的研究,有助于我们全面地认知并复原13—14世纪蒙古人群体中所保持的关于祖先起源的历史记忆。

关键词:蒙古人 祖先蒙难叙事 历史记忆 不儿罕山

作者:钟焓,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北京 100193

明代历史叙事中的中琉关系与钓鱼岛

摘要: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固有领土。虽然中国人发现、命名和使用钓鱼岛的历史久远,但关于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文献记载,迄今所见始于明代。从明朝海洋政策的视角出发,现今中琉官私文书的并存,国家叙事与民间叙事的层累,形成了钓鱼岛归属于中国的完整证据链。明朝自肇建伊始,就遭遇来自海洋的挑战——倭寇侵扰,其做出的重要抉择之一是与琉球王国建交。由此钓鱼岛列屿得以彰显三层定义:海岛、航标和界标。16世纪30年代,钓鱼岛列屿从航标到界标名称的确定,标志着中国海疆界定、海权确立和有效管辖的确定。钓鱼岛列屿的历史印证了中国从传统到近代国家的建构过程。

关键词:中琉关系 钓鱼岛 海疆 海权

作者:万明,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北京 100732

晚清区域货币市场发展研究——以营口“过炉银”为中心

摘要:“过炉银”是晚清时期营口地区一项极具特色的区域货币体系,它是中国从秤量银两币制向记账、信用币制转化的主要形式之一。这一制度大约产生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从19世纪80年代到1900年间保持了稳定运行,之后则在外来冲击、官方干预之下不断遭受危机和制度调整。“过炉银”由营口商人组织——公议会创设和管理,并在山西票号提供的汇兑机制基础上臻于完善。通过发挥货币市场中的各项职能,诸如大额贸易支付、提供短期借贷、买卖汇票、化解交易风险等,为营口贸易及其市场覆盖区域提供了交易媒介和信用工具。“过炉银”的运转机制也反映了晚清货币市场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特点。

关键词:晚清时期 “过炉银” 货币制度 货币市场

作者:王昉,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史学系副研究员;燕红忠,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史学系教授。上海 200433;高宇,日本武藏野学院大学教授

从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看国民政府时期的地方公债

摘要:鉴于北京政府时期混乱的国地财政体制导致地方公债的滥发,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致力于国地收支标准的划分,相应的地方公债制度也逐渐由粗疏趋于完善。1927—1941年期间各省发行的约80874万元公债,有部分投入经济建设和公共事业,大多数则用于弥补财政收支不敷。由于本期内战乱不断、财源有限,中央与地方同处财政收支严重失衡的困境,表面上日趋完备的国地收支划分章制实际上未能完全施行,财权的实际划分皆依中央与地方的实力而定,这种博弈在地方公债的发行、中央对省债的整理与接收等方面都清晰可见。第三次全国财政会议决议取消省级财政和地方发债权,标志着高度集权财政体制的确立,双方的斗争暂告结束。

关键词:国民政府时期 地方公债 国地收支划分

作者:潘国旗,杭州师范大学政治与社会学院教授。杭州 311121

卢伽尔扎吉西数字标记计时法与早王朝末期南部两河流域年代学

摘要:近年来新出现的早期楔形文字文献提供了重新认识两河流域早王朝时期历史的可能,包括对卢伽尔扎吉西在乌玛统治情况的研究。传统看法将乌玛地区出土的年月计时文书断代在卢伽尔扎吉西之后,并将年月计时法溯源至卢伽尔扎吉西早年对拉格什计时法的借用。但新证据表明,年月计时法是早王朝时期乌玛的传统计时法,而卢伽尔扎吉西时期的数字标记计时法也不能从拉格什寻找源头,而应该来自乌鲁克。根据这样的思路,纪年为“卢伽尔扎吉西为恩西第七年”的乌玛授田文书,其中的“王”当指当时的乌鲁克王恩沙库沙纳而非卢伽尔扎吉西本人。这样,此前研究对卢伽尔扎吉西存世资料,以及卢伽尔扎吉西和乌鲁卡基纳之间相对年代关系的判断需要重新考虑,整个早王朝末期南部两河流域诸王之间的相对年代学也将因此需要重新整理。

关键词:早期两河流域 早王朝时期 卢伽尔扎吉西 恩沙库沙纳

作者:王献华,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成都 610064

我对历史哲学的几点认识

摘要:作为一门学科的历史学坚持一种实证的特征,也就是说是要通过一定方法去做研究才能产生知识,并且进而拒绝历史哲学。另一方面,专业历史学总是以已经存在的理解作为其前提,将“历史”看作对象领域,并且将历史性思维作为致力于认识的一种形式。这些前提连同其方法论的认识程式是无法从逻辑的理由中充分地推断出来的。对此,历史学专业更需要对其基础进行反思,而这样的反思又使得这一专业必然接近哲学。人们为了理解当下,期盼未来而研究过去的方式存在着根本的文化差异,历史学家的工作就必然一直处于对付认同与他者差异的张力之中。历史思维构成的实证性维度、形式维度以及功能学维度是我们今天开展历史研究的前提。

关键词:历史哲学 历史学 历史

作者:约恩·吕森,德国艾森大学文化研究所研究员

击椎生不是蔡锷,那又是谁?

作者:曾业英,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北京 100006

“自由”还是“特权”:《大宪章》“Libertas”考辨

作者:蔺志强,中山大学历史系副教授。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