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市地下空间建筑设计与节能技术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城市地下空间建筑设计与节能技术

60 九五品

仅1件

江苏南京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季翔、田国华 著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12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3-04-12

书友kw7112572的书摊

已实名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季翔、田国华 著
  • 出版社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4-12
  • 版次 1
  • ISBN 9787112173570
  • 定价 25.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147页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城市地下空间建筑设计与节能技术》正是基于科学、创新、节能、低碳的理念,从地下空间建筑的相关理论研究和历史发展过程出发,探讨了地下空间建筑的双重属性及相互关系,在提高地下空间建筑使用效率和舒适度方面进行研究。通过对上海、北京、徐州等地典型地下空间建筑设计和使用状况的调研,探索现有地下空间建筑在设计和使用上的不足。基于调研结果的真实性与广泛性,研究了城市地下轨道交通体和地下商业总体建筑设计技术、地下空间防火与安全疏散设计、地下空间通风空调系统节能技术、地下空间采光照明节能技术等,提出了相关的设计方法和技术措施,为地下空间建筑的设计和使用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作者简介】
  季翔,二级教授,教授级高级建筑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硕士生导师,江苏建筑学院副院长,江苏省建筑节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全国高职高专建筑设计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江苏省建筑师学会(建筑创作专委会)副主任兼秘书长,徐州市建筑创作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建筑学会资深会员。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江苏省建筑业“十大科技之星”,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江苏省“青蓝工程”科技创新团队学术带头人,江苏省高校优秀科技创新团队学术带头人,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优秀人才团队学术带头人。长期从事建筑学专业的教学、科研和设计工作,先后主持省部级科研项目18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1项,国家发明专利授权2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项,主持国家精品课程1门。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和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60余篇,出版专著5部。
【目录】
1绪论
1.1研究背景
1.1.1现代城市问题突出
1.1.2城市功能趋于复合
1.1.3城市地下空间的重要性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国内现状
1.2.2国外现状
1.3研究目的和意义
1.3.1研究目的
1.3.2研究意义
1.4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研究方法
1.4.2研究技术路线

2城市地下空间现状调研与分析
2.1城市轨道交通综合体地下空间
2.1.1调研范围及方法
2.1.2调研结果分析
2.1.3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分析
2.2城市综合体地下商业空间
2.2.1调研范围及方法
2.2.2调研结果分析
2.2.3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分析
2.3地下人防空间和小型商业街
2.3.1调研范围及方法
2.3.2调研结果分析
2.3.3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3城市地下轨道交通综合体建筑设计
3.1功能布局设计
3.1.1功能系统构成
3.1.2轨道交通子系统功能布局
3.1.3商业子系统功能布局
3.2空间组合设计
3.2.1聚合形空间组合方式
3.2.2线形空间组合方式
3.2.3放射形空间组合方式
3.2.4竖向空间组合方式
3.3交通流线设计
3.3.1水平流线组织
3.3.2垂直流线组织
3.3.3交通枢纽元素
3.4空间环境设计
3.4.1物理环境设计
3.4.2建筑环境设计
3.4.3标识系统设计
3.4.4无障碍设计

4城市地下商业综合体建筑设计
4.1空间组织设计研究
4.1.1应解决的问题
4.1.2相关研究
4.1.3设计原则
4.1.4设计策略
4.2建筑环境设计研究
4.2.1应解决的问题
4.2.2相关研究
4.2.3设计原则
4.2.4设计策略
4.3建筑入口设计研究
4.3.1应解决的问题
4.3.2相关研究
4.3.3设计原则
4.3.4设计策略
4.4导向系统设计研究
4.4.1应解决的问题
4.4.2设计原则
4.4.3设计策略

5地下空间防火与安全疏散设计
5.1火灾分析
5.1.1火灾特点
5.1.2起火原因
5.2火灾烟气特性与防排烟设计
5.2.1火灾烟气的特性
5.2.2火灾烟气控制与防排烟设计
5.2.3性能化烟气控制系统设计
5.3安全疏散通道设计
5.3.1水平通道
5.3.2垂直通道
5.3.3通道的光环境
5.3.4通道的防排烟设计

6地下空问通风空调系统节能技术
6.1地下空间热湿负荷的特点
6.2地下空间通风量最优化控制
6.2.1有害物来源及危害
6.2.2室内空气品质
6.2.3通风系统通风量模型的建立
6.2.4通风量影响因素分析
6.2.5系统节能通风量最优化确定
6.3变风量系统设备变频调速技术
6.3.1变风量系统节能技术分析
6.3.2变频调速技术
6.3.3变频调速技术在地下空间的应用分析
6.3.4变风量系统最优化风量
6.4全空气空调系统空气处理方案
6.4.1一次回风空调系统
6.4.2二次回风空调系统
6.4.3固定二次回风比二次回风空调系统
6.5空气处理方案的能耗分析
6.5.1一次回风空调系统能耗
6.5.2二次回风空调系统能耗
6.5.3固定二次回风比二次回风空调系统能耗
6.5.4对比分析
6.6全空气空调系统能耗分析工程实例计算
6.6.1一次回风空调系统
6.6.2二次回风空调系统
6.6.3固定二次回风比二次回风空调系统
6.6.4对比计算分析

7地下空问采光照明节能技术
7.1地下空间采光和照明设计
7.1.1利用自然光的意义
7.1.2自然采光方式
7.1.3室内照明设计
7.2地下停车场节能照明系统
7.2.1停车场LED节能照明系统
7.2.2LED日光灯技术参数
7.2.3节能照明系统效益分析
7.3地下空间光导照明系统
7.3.1光导照明工作原理
7.3.2光导照明的特点
7.3.3光导照明系统组成
7.3.4光导照明系统效益分析

8结论与展望
8.1结论
8.2展望
参考文献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