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悲为美:中国传统悲剧审美心理思想及当下转换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以悲为美:中国传统悲剧审美心理思想及当下转换

13.9 3.1折 45 八五品

仅1件

广东东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彭彦琴 著;杨鑫辉 编

出版社山东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01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11-08

忻源星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彭彦琴 著;杨鑫辉 编
  • 出版社 山东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2-01
  • 版次 1
  • ISBN 9787532866908
  • 定价 45.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91页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文化诠释转换中国传统心理学思想探新系列
【内容简介】
《以悲为美:中国传统悲剧审美心理思想及当下转换》将悲剧这一美学概念延伸至心理学范畴,确定悲剧审美心理学定义,具体展开悲剧审美美心理机制,描述中国传统审美心理思想体系全貌,将悲剧审美心理学研究这一空白领域实现了新的推进。《以悲为美:中国传统悲剧审美心理思想及当下转换》提出中国传统悲剧审美心理思想的特质是“以悲为美”,它是苦乐相错、悲喜相乘的柔和的美;是“天地悠悠、怆然泪下”的形而上的人生感慨。中国传统审美视野中不存在将美分划为悲与不悲之美,悲与美之间原本是一体。体会了这一点,自然可以理解中国传统悲剧审美心理思想的基本精神:无处不在的悲、哀而不伤、褒贬善恶、亮色结局。《以悲为美:中国传统悲剧审美心理思想及当下转换》构建了悲剧审美心理素质教育模式并予以实证研究,通过现代转换的视角体现出中西对比、古今参照,定虽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特色。
【作者简介】
杨鑫辉,1935年生,江西萍乡市人。中国心理学家,南京师范火学心理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江西师范大学教授、系主任、所长,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河海大学等校客座教授,中美精神心理学研究所顾问。中国心理学会第49届理事或常务理事兼专业委员、正副主任,江西省心理学会理事长或高级顾问,全国心理技术应用研究论坛主席,第28届国际心理学大会顾委。《心理学报》《心理科学》编委,《心理学探新》主编,名誉主编、顾问。他不仅是中国心理学史学科的主要创建者之一,而且是提出创建现代心理技术学和现代大教育观理论的首倡者。招收培养硕士生、博士生、博士后50人。个人学术专著和主编著作有《中国心理学思想史》《现代大教育观》《心理学通史》《心理学的历史·理论·技术》和《现代心理技术学》等50多部。在《心理学报》《心理科学》和大学学报等刊物发表论文180多篇。科研成果获全国和省级一、二等奖20多项。1988年获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1989年获全国优秀教师称号,1991年起终身享受国务院颁发政府特殊津贴,2009年获中国首批心理学家证书。以心理学家、社会科学家和教育家,被列入《国际心理学家名录》,英国剑桥国际中心《20世纪杰出人物传》、《当代世界名人传·中国卷》等国内外传记。彭彦琴,1972年生,江两九江人。苏州大学教育学院心理系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传统文化心理学、佛教心理学。著有《审美之魅:中国传统审美心理思想体系及现代转换》(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已在《心理学报》《心理科学》等权威核心刊物发表论文《另一种声音:现代新儒学与中国近代人文主义心理学》《中国传统情感心理学中“儒逝互补”的情感模式》等30余篇,其中6篇论文为《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1篇为《新华文摘》摘录。主持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中国传统审美心理思想及现代审美心理素质教育模式构建”,主持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课题题2项,研究成果曾获得江苏省哲社科研成果一等奖,苏州市哲社成果二等奖。
【目录】
导论“以悲为美”的中国传统悲剧审美心理思想
第一章中国传统悲剧审美心理思想研究缘起
第一节国内外悲剧审美心理学研究现状
一、悲剧审美心理定义
二、悲剧审美心理研究空白缘起
第二节悲剧审美的心理功能及其机制
一、悲剧审美的心理功能
二、悲剧审美的心理机制
第三节中国传统悲剧审美心理思想研究意义
一、丰富中国人文主义心理学思想体系
二、展示中国传统悲剧审美心理思想特色

第二章中国传统悲剧审美心理思想体系建构
第一节中国传统悲剧审美心理思想体系概貌
第二节中国传统悲剧审美心理静态结构
一、悲剧审美动机
二、悲剧审美态度
三、悲剧审美人格
四、悲剧审美心理机能
五、悲剧审美观念
第三节中国传统悲剧审美心理动态过程
一、准备阶段——悲剧审美态度的介入
二、运行阶段——悲剧审美意象的生成
三、高潮阶段——悲剧审美痛感向快感的转化
四、效应阶段——悲剧审美理想的形成

第三章中国传统悲剧审美心理思想基本精神
第一节西方悲剧特征的演变与确立
第二节中国传统悲剧审美心理思想基本特征
一、无处不在的悲
二、哀而不伤
三、褒贬善恶
四、亮色结局

第四章悲剧审美心理素质教育模式构建
第一节中国传统悲剧审美心理思想对当今教育的启示
一、审美教育的局限
二、挫折教育的误区
三、悲剧审美心理素质教育的定位
第二节学校悲剧审美心理素质教育模式构建
一、悲剧心理课堂教学模式构建
二、学校悲剧心理教育模式
第三节心理培训中的悲剧审美教育模式
一、心理培训与悲剧审美教育的关系
二、基于悲剧审美的企业心理培训模式

第五章悲剧审美心理素质教育实证研究
第一节中学生挫折承受力与悲剧审美心理素质教育研究
一、问题提出
二、挫折承受力影响因素模式构建
三、中学生挫折承受力问卷编制
四、悲剧审美心理素质教育:提高挫折承受力的有效策略
第二节中学生审美心理素质与压力、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
一、问题提出
二、研究设计
三、问卷编制及分析
四、正式施测与结果分析
五、研究结果及讨论

附录一
附录二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