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科技创新发展报告2016版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文化科技创新发展报告2016版

正版书籍 高温消毒 放心购买 15点前订单当天发货 书名于图片不符时以图片为准

17.24 2.2折 79 八五品

仅1件

广东东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于平、李凤亮、周建新 编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10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6-24

忻源星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于平、李凤亮、周建新 编
  •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6-10
  • 版次 1
  • ISBN 9787509798317
  • 定价 79.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84页
  • 字数 300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文化科技蓝皮书:文化科技创新发展报告(2016版)》基于文化与科技融合创新的现状分析与路径选择,集中探讨了文化科技融合的理论渊源、文化培育、金融支持、法律保障、商业模式、产业集聚范式以及在“互联网+”、“开源制造”、“数字生产”、“创新文化”等要素的推动下发展起来的创客运动。通过对国内外代表性城市、园区、艺术节等文化科技融合成功案例经验的分析,本文跨领域、多角度地提出了文化科技融合的发展政策和创新路径。
【作者简介】
于平,文化部文化科技司司长,博士,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上海戏剧学院兼职教授。1970~1980年在江西省歌舞团做舞蹈演员。1980~1985年就读于江西师范大学南昌分院中文系并留校任教。1985~1988年就读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部,1988年获硕士学位后任教于北京舞蹈学院,1992年任副教授,1995年任教授,1996年被评为文化部优秀专家并享受国务院专家津贴,1998年被评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996年任北京舞蹈学院副院长(主持院务工作),2001年调任文化部艺术司副司长,2004年任文化部艺术司司长,2009年任文化部文化科技司司长。李凤亮,1971年11月生,江苏阜宁人。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深圳大学副校长、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文化部国家文化创新研究中心主任。美国南加州大学访问学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教育部高等学校艺术学理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教育部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校青年教师基金”和“高校青年教师奖”获得者,深圳市国家级高层次专业领军人才。兼任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秘书长、海峡两岸文化创意产业高校研究联盟理事、文化产业(中国)协作体专家委员会委员等。专业领域为文艺理论、文化创意产业和城市文化研究。周建新,男,1973年生于江西萍乡。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深圳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执行副院长,文化部国家文化创新研究中心(筹)副主任。1991年考入江西师范大学历史系,1995年免试保送攻读研究生,获历史学硕士(1998年),中山大学文化人类学博士(2005年),国家社会科学重大项目首席专家(2012年),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013年),赣鄱英才555工程领军人才(2011年),首届江西省优秀中青年社会科学专家(2013年),首届江西省文化艺术学科带头人(2011年),江西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和科研学术骨干(2009年),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2008),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省级人选(2007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通讯评审和结题鉴定专家、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客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博物馆学会服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文化创意产业研究会秘书长、中国社会学会理事、《客家学刊》执行主编。主要从事区域文化产业、族群和区域文化研究。周志民,男,1977年出生。博士,深圳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执行副院长,深圳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市场营销系副主任、博士生导师。2003年获中山大学博士学位,2010年获香港城市大学博士后证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同行评议专家、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中国高校市场学会理事。主要从事品牌管理和文化营销方面的研究。黄玉蓉,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深圳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学术研究部主任、文化政策研究中心主任。中山大学文艺美学与文化传播专业方向博士,中国艺术研究院公共文化政策研究中心艺术学出站博士后,美国纽约大学艺术与公共政策系访问学者,深圳市高层次专业人才。目前主要从事文化政策和创客运动研究,担任1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负责人及2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负责人,参与多项国家文化部、地方文化部门咨询规划项目。
【目录】
Ⅰ 总报告
B.1 虚拟现实趋势下的文化科技融合

Ⅱ 开源创新篇
B.2 以教育培养创意文化达至开源创新
B.3 互联网2.0时代的新型产品设计模式
B.4 促进创意产业创新的全球化商业模式
B.5 “风土”与创客运动:北美的文化创意产业复兴

Ⅲ 理论前沿篇
B.6 文化治理视域下的舞台演艺生产
B.7 寻求文化与科学的通约性
B.8 创客运动与创客群体的文化认同
B.9 论文化科技金融协同创新与法律保障

Ⅳ 产业观察篇
B.10 互联网背景下东西方创客群落及产业集聚范式研究
B.11 音乐“创客”了没?——重探中国“独立音乐”
B.12 科技创新视角下武汉市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发展路径研究
B.13 版权贸易促进文化产业发展:机理及实证研究

Ⅴ 案例研究篇
B.14 移动互联网时代上海加快文化与科技融合研究
B.15 国家级节庆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研究——基于“十二五”洛阳牡丹文化节的跟踪调研
B.16 数字化公共文化服务:以萧山区公共文化服务动态评估系统为例

Ⅵ 发展政策篇
B.17 中国公共文化众筹的可行性及制度设计研究
B.18 版权贸易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机理和对策研究——以动漫产业为例
B.19 行政主导型国家促进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政策经验

Ⅶ 大事记
B.20 2015年文化科技融合创新大事记

Abstract
Contents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