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形成与变迁
  •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形成与变迁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形成与变迁

21 7.2折 29 九五品

库存2件

河北保定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魏琪 著

出版社宗教文化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04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5-18

锦润壹城图书专营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魏琪 著
  • 出版社 宗教文化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8-04
  • 版次 1
  • ISBN 9787801239914
  • 定价 29.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大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69页
  • 字数 220千字
【内容简介】
这篇论文对马克思、恩格斯的宗教理论和相关论著把握得比较系统,对马克思、恩格斯宗教理论的来龙去脉、历史发展的概括也相当准确,文字清晰,不乏新意。对宗教学术界都是有意义的。经过中央民族大学研究生院评审,被评为当年博士论文中的“优秀博士论文”。
【作者简介】
魏琪女,l963年5月生,陕西富平人。l 985年北京大学哲学系哲学专业毕业。l 988年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宗教学专业毕业,获哲学硕士。2005年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系宗教学专业毕业,获哲学博士。先后师从吕大吉、牟钟鉴两位先生学习宗教学,曾十余年从事宗教学研
【目录】


导语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产生的思想背景

  第一节  文艺复兴后日趋高涨的宗教批判思潮

    一、泛神论

    二、自然神论

    三、百科全书派

    四、怀疑论

  第二节  影响马克思、恩格斯的几位重要思想家的宗教学说

    一、伊壁鸠鲁

    二、黑格尔

    三、青年黑格尔派

    四、费尔巴哈

第二章  从信仰、置疑走向理性主义的宗教批判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少年时代的宗教态度

    一、少年马克思信仰的道德化宗教

    二、严格宗教教育下成长的恩格斯

  第二节  从置疑走向理性主义的宗教批判

    一、马克思的大学时代和《莱茵报》时期

    二、恩格斯的不来梅、柏林时期

第三章  对宗教的社会经济批判

  第一节  宗教异化政治异化劳动异化

    一、马克思的克罗茨纳赫时期

    二、《德法年鉴》的筹划和出版发行时期——“政治异化”的提出

    三、《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劳动异化”的提出

  第二节  恩格斯的曼彻斯特时期

    一、对英、法、德三国的社会主义学说和运动及其宗教主张的评价

    二、对卡莱尔泛神论和历史观的批判

第四章  唯物史观创立时期的宗教思想

  第一节  《神圣家族》对宗教的论述

    一、关于犹太人问题的再论述

    二、唯心主义、唯物主义与宗教的关系

    三、对宗教道德的分析批判

  第二节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的宗教思想

  第三节  《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中的宗教论述

    一、对施蒂纳的批判

    二、宗教与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关系

  第四节  对“宗教共产主义”思潮的批判

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丰富和发展

  第一节  论宗教的本质

    一、宗教是什么

    二、作为意识形态的宗教的特质

  第二节  论宗教的起源和发展

    一、关于宗教的起源

    二、关于宗教的发展规律

  第三节  论宗教的消亡条件和消亡方式

  第四节  论宗教的社会作用

    一、宗教与落后的统治阶级结合所起的消极作用

    二、宗教与非统治阶级结合所具有的“外衣”作用

  第五节  无产阶级政党对待宗教的态度

第六章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当代价值

  第一节  讨论的前提

    一、不容忽视的今昔之别

    二、难以小视的中西差异

    三、必不可少的理性态度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当代价值

    一、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唯物史观的基本思想、方法论原则

    二、需要还其本来面目的“宗教消亡论”

    三、经实践证明应该加以完善的理论

    四、中国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对宗教

    问题的新探索

参考书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