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花窗:风暖度香丛
  • 花窗:风暖度香丛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花窗:风暖度香丛

80 全新

库存2件

山西晋中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潘鹏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2670803

出版时间2024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11-25

灵感源建筑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商品名称:花窗:风暖度香丛
开本:16开
作者:潘鹏 孙哲 著
定价:118.00
ISBN号:9787302670803
出版时间:2024-09-01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材料:巧于因借,虚实相生 1
1. 空窗(月洞、洞窗) 9
2. 瓦花窗和瓦花墙 15
3. 漏窗(花墙洞、漏砖墙等) 24
4. 盲窗(假窗、盲花窗) 26
5. 堆塑漏窗(捏塑花窗、塑窗) 28
6. 水磨砖细漏窗(砖细花窗、砖窗) 32
7. 砖砌窗(砖砌漏窗) 36
8. 木质花窗 39
9. 什锦窗 53

纹样:窗必饰图,图必吉祥 59
1. 基础纹样 60
(1)几何类 62
(2)图腾类 83
(3)植物类 98
(4)动物类 123
(5)物什类 133
(6)文字类 155
2. 寓意表现手法 162
3. 结构特点 163
4. 布局和形式 166

分布: 曲幽透漏,画龙点睛 169
1. 苏州虎丘 170
2. 镇江焦山 172
3. 镇江金山寺 172
4. 苏州寒山寺 174
5. 苏州沧浪亭 175
6. 扬州瘦西湖 176
7. 常州 舣舟亭(东坡公园、东郊公园) 176
8. 苏州网师园 177
9. 苏州西园寺(西园戒幢寺) 178
10. 苏州狮子林 179
11. 南京瞻园 180
12. 苏州拙政园 182
13. 苏州留园 183
14. 苏州艺圃 184
15. 上海嘉定古猗(yī)园 185
16. 无锡寄畅园 186
17. 上海豫园 189
18. 苏州同里陈御史府(珍珠塔) 191
19. 苏州同里耕乐堂 191
20. 苏州木渎虹饮山房 193
21. 苏州耦园 194
22. 常州近园 195
23. 苏州环秀山庄 196
24. 木渎严家花园 197
25. 扬州个园 198
26. 扬州何园 199
27. 苏州同里退思园 202
28. 扬州小盘谷 203
29. 苏州怡园 203
30. 扬州汪氏小苑 205
31. 常州荆川公园 206
32. 苏州园林博物馆 207
33. 扬州东圈门 208
34. 台湾林本源园邸 209

附录 洞门 211
参考文献 213
跋 215

材料:巧于因借,虚实相生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简简单单一个“窗”字,细聊起来就是一部 巨著。 西周开国之初(约前1046)掀起了以周公营洛为代表的第一次都邑建设高潮,还留下了各行业、各工种,以及制造工艺与制度方面的文献。其中《周礼·冬官·考工记·匠人》记录的就是关于王城规划的制度;有“窗助户为明”“夏侯氏世室,四旁两夹窗”1等记载,意思是设置窗是为了补充门的不足,使室内更明亮。夏侯氏的宗庙,门的两边设有窗,每居室四户(门)八窗可见——我国早在夏代(前 2070—前1600)就有了完整意义并被文字记录的“窗”(《营造法式》)。 东汉许慎所著《说文》:“窗穿壁,以木为交窗,向北出牖(yǒu),在墙为牖,在屋为窗。”又《说文 ·囱》注:“交窗者,以木横直为之,即今之窗也。在墙曰牖,在屋曰囱。”对“牖”与“窗”做出了更加精确的定义,也就是说,开在墙上的出口叫作“牖”,开在屋顶上的出口叫作“囱”(窗)。 古代叫作“窗”的那个东西,其实就是开在屋顶上的“天窗”。那个小短竖,就是屋顶上的烟囱。 后来,为了区别屋顶和墙壁上的窗,才在“囱”的上面加上了表示房屋的“穴”字,形成了今天的“窗”字。2历史上与“窗”字同义的还有:.、.、.、牖等。 历代文人墨客对于“窗”这个题材绝不吝惜笔墨:六朝时,中国最早的山水诗人就已经敏感地发现了“窗”的审美意义,并在诗歌中描写窗所的空间意味。历史发展到唐宋,进入了建筑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一切变得更加精致,留存于世  1. “世室”可当“宗庙”“大室”“大庙”“明堂”“宫殿”讲,祭祀、飨功、养老、教学、选士皆在其中。戴吾三. 考工记图说. 济南:山东画报社,2003.  2. 钱正雄. 这不是中国建筑史.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22.  窗(篆文) 的唐诗宋词中也出现了大量颂窗、喻窗的作品。唐诗中有近两千首,宋词中有近一千九百首提到过窗,或干脆以窗为主题。甚至还有很多直接以窗字为名的词牌,如“琐窗寒”“红窗迥”等。很多著名的词人更以窗为自己的字号,如吴文英号梦窗、周密号草窗等,这些都显示出古人对窗的独特情感和审美倾向。 宋朝仍大量使用传统的、不可启闭的直棂窗,但也出现了可启闭的窗——阑槛钩窗,窗的下槛变成了带靠背的“坐槛”(后来的美人靠)。人们可临窗倚坐,晒太阳纳凉,呼吸新鲜空气,欣赏窗外风光??这种窗的出现完成了通风、采光、观赏、享受等多种功能。北宋《营造法式》中还给出了这种窗的图样,可见那时,这种多功能的窗已经发展得非常成熟。 到了明朝,崇祯七年(1634),苏州吴江同里人计成在五十三岁时著成世上最早的造园大作《园冶》,其中用较大篇幅讲述各种门窗款式以及相关纹样图案,尤其在“装折”“门窗”“墙垣”诸节还给出了很多具体的图样(参见本章第二节等)。 清代李渔所著《闲情偶寄》“窗栏”小序一节曰:吾观今世之人,能变古法为今制者,其惟窗栏二事乎?窗栏之制,日新月异,皆从成法中变出。“腐草为萤”,实具至理。李渔这位风流才子,吃喝玩乐样样精通,对于“窗”的研究,也相当有深度,确实达到了“腐草为萤”的境界。 李渔在《闲情偶寄》“窗栏”的“取景在借”一节讲了几个关于窗 阑槛钩窗(北宋《营造法式》插图) 的创意,其中一个特别有意思。大概是说:开窗最妙莫过于借景(其实也 是“框景”),而我对于借景(框景)的方法造诣颇深,一向保密。现在痴迷者多了,将来一定有依样照抄的,不如现在就向世人公开,使物尽其用,人尽其乐。只希望你们快乐之余高呼几声我的字号笠翁,使梦魂得以相伴,能分享别人的快乐,我也就满足了。 他的创意是:以前住在西湖边想买一条游船(湖舫),大体上跟别人的一样,只是在窗格上要有区别。有人问我具体做法,我说把四面都封严实,中间留空,做成“扇面”的形状。严实处用板蒙上灰布,不要透光,虚的地方做成木框,上下两边是弯曲的,左右两旁则是直的,就像“扇面”的形状。窗子透亮没有遮挡,船的左右只有两个扇面,没有别的东西。 接着介绍其妙处:坐在船中,还不只是行船时摇一橹撑一篙就换一景,就算是缆绳系住后风摇水动,风景也时刻不同。一天之内,百千万幅山水图画,都收入扇面中。扇面的制作不用花费太多,不过两条曲木、两条直木罢了。这种窗子既能娱乐自己,又能娱乐他人。不仅把船外无穷景色都摄入船中,还能把船中人物和席面杯盘都映出窗外,以供来往游人玩赏。为什么呢?从里往外看,俨然一幅扇面山水;而从外往内看,也是一幅扇形的人物图画。譬如拉伎邀僧,呼朋聚友,与之弹琴作画,吟诗写字,饮酒唱歌,想睡就睡,想起就起??从外面看进来,没有一样不像是图画。扇面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东西,照扇面的样子做窗子,也不是难事。 除了上述游船上的扇面形窗户之外,李渔在《闲情偶寄》“窗栏”一篇中还介绍了诸多关于窗的设计心得与技巧,譬如用枯木做成酷似天然的梅花窗,扇形的花卉窗,虫鸟窗,山水图画窗,尺幅窗,等等。仔细阅读他的这些文字,“借景”(框景)和“虚实”的概念清晰可见:没有生命的窗(框)加上窗外有意无意的天然景色,窗就不再是原先的窗,成了图画;这一个“借”字,借的是窗外之景;窗子四周的遮挡物,无论是墙体、木板还是灰布均为“实”,窗洞内呈现的天然景色为“虚”,这就又有了“虚实”二字。国人自古以来就以为“虚实之间可生出妙趣无限”,无论诗文中的“实处写景虚处言情”,还是绘画中的“机趣所至妙有虚实”,到 造园章法里的“或藏或露实不离虚”,无不以“虚实”二字贯穿始终。 提到“虚实”,《浮生六记》卷二中,沈复老先生也有一段有关虚实藏露的文字,精辟之至,也意译如下:??园中亭台楼阁相连、回廊曲折,假山堆叠,栽花植木,得到美景,要领在于大中见小,小中见大,虚中有实,实中有虚,或藏或露,或浅或深。不仅仅在于“周回曲折”这四字,也不在于地方大石头多,消耗劳力工费。只要掘地堆土成山,间以块石花草,用梅花编成篱笆,以藤条牵引成墙,本来没有山的地方就变成了山。大中见小,即在空地种上容易生长的竹子,用容易枝叶繁茂的梅花编起来作为屏障。小中见大,就是把院子狭窄的墙头做成凹凸起伏的形状,用绿色藤蔓覆盖,镶嵌刻了字的大石块;推开窗户就像面临石壁,便觉得峻峭无穷。虚中有实,就是到了山穷水尽之处,一转折便豁然开朗:在一些轩房、阁楼、厨房等处开一道门,通往别的院子。实中有虚,就是在没有通道的院子里开一道门,用竹石掩映,好像另有院落,其实是没有;在墙头设置矮栏杆,就像上边有月台,其实也是假的。 沈复文中“大中见小,小中见大,虚中有实,实中有虚,或藏或露,或浅或深”这廿四个字,不正是江南私家园林的造园真谛吗?从明  1.(清)李渔. 白话闲情偶寄. 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3.  [清 ] 李渔的扇面湖舫 1  代造园家计成的“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巧于因借,精在体宜”, 到李渔“取景在借”“虚实相生”的窗景,沈复的“大小深浅、虚实藏露”的造园章法,异体同心、殊途同归,无不体现出古人造园的思想方法、智慧和其中的文化含义。细细追究起来,其间“虚实相生”的概念,甚至可以上溯至公元前春秋时期老子李耳《道德经》中“有无相生”的理论。 所谓虚实,可以体现在许多方面:如以山与水来讲,山为实,水就为虚;以山本身来讲,凸出的部分为实,凹入的部分就是虚;再如果把水看成实,岸边景色在水中的倒影,还有潺潺水声都是虚的;以建筑来讲,粉墙为实,廊以及门窗孔洞等为虚??虚与实既互相对立又相辅相成,只有虚实之间互相交织、穿插,而达到虚中有实,实中有虚,才是我们心目中的完美境界,这种美学乃至哲学观是中国人所的。 本书将要议论的主要对象“花窗”,在古典园林中只是一个小小配角,然而同样遵循着“巧于因借、虚实相生”的理念:花窗的框景、借景、泄景、导引等诸功能自不用多说;只说窗框为实,窗棂就是虚;若以窗为实,窗中之景即虚;又以窗为实,窗花蕴含的象征寓意也是虚;再以窗为实,透过窗棂投射到粉墙地面的斑驳光影同样为虚??“大小深浅、虚实藏露”间所包含的对立统一法则和辩证关系,形成了国人特有的对现象与本质的深刻认识,形成了的思维和审美方式,这些也同样体现在园林花窗之中。 现代建筑学里的“窗”就是开设在墙面或屋顶,用来通风透光的洞口,通常都配有可开启闭合的窗扇。现代科技昌明,窗子的材料已不再限于砖瓦竹木石料,常见的还有铝合金、塑钢之类,平移对开折叠等式,不过有限的几种;框宕横平竖直,玻璃晶莹剔透,外观却大同小异,千篇一律。遮风挡雨和透光的功能比前述计成、李渔、沈复的窗户强了太多,实用功能出色,缺的是艺术内涵,更别提植入寓意希冀、文化元素了。 回首再看中国传统建筑与古典园林中的窗,内容就要丰富得多了:不同的制作方式与材料,不同的形状与图案,不同的组合与布局,不同的场 合和人群??这一切,形成了中国特有的“窗文化”。 传统园林中的“花窗”按制作方式与材料,大概可分成:空窗,漏窗,塑窗,瓦搭窗,水磨砖细窗,砖砌窗,预制花窗,预制花格,石窗,木质花窗,砖雕花窗,什锦窗等十多种。如传统木质带花格的一类,按形状和特征还可细分为长窗、短窗、半窗、地坪窗、横风窗、和合窗(支摘窗)、景窗等。漏窗一类又可细分为砖瓦木搭砌漏窗、堆塑窗、水磨砖细窗、砖砌窗、瓦搭窗、盲漏窗等;按材料和工艺还可分为砖瓦木的,混凝土的,陶瓷的,琉璃的,等等。除却以雕刻工艺为主的“石窗”“砖雕窗”以外,“木质花窗”和“漏窗”的纹样图案最为丰富多彩,也蕴藏了更多的文化内涵。 比较而言,二者中“漏窗”在寓意内容方面更胜一筹,所以“漏窗”才是本书要介绍和谈论的主要类别,同时也会兼顾介绍其他种类的“花窗”。 空窗(洞窗)漏窗(花墙洞)塑窗(捏塑窗、堆塑窗) 砖砌窗盲窗(假窗)水磨砖细窗 琉璃花格 瓦搭窗(花墙洞) 什锦窗(北方) 木质景窗 木质长窗石窗 1..空窗(月洞、洞窗) 《营造法源》第十三章五节述:凡走廊园庭之墙垣辟有门宕,而不装门户者,谓之地穴。墙垣上开有空当,而不装窗户者,谓之月洞。前文“地穴”二字实在不雅,不宜引用;“月洞”的名称虽颇具诗意,可惜用的人也不多。究其原因,是园墙上所开窗洞的形状,很少有跟满月或月牙一致的。若统称为月洞,则大多名不副实,所以无论业内师傅们口中还是文献上、百姓间,很少见到或听到“地穴”“月洞”的称呼,最常看到或听到的是“洞门”“门洞”和“洞窗”“空窗”。这几个称呼虽然也算不得雅致,然而叫的人多了,便也成了近乎正式的名称。 “空窗”是指墙面上仅有窗洞,不设窗棂或窗芯的窗。空窗在园林建筑中,除了通风透光的实用功能之外,还有着非常重要的美学意义和无可替代的构景作用:空窗可以使几个空间互相穿插渗透,将内外景致融为一体。透过空窗看向另一面,空窗就成了取景框,窗外或一丛秀竹、一株芭蕉,或一峰湖石、一方亭角。景在窗中,四季不同,仿佛一幅幅鲜活的图画。空窗还能增加景深、扩大空间视觉效果。传统园林中常以设置空窗的手法,获得深远优雅的意境。 《扬州画舫录》卷六“城北”一节,觞咏楼联云:“香溢金杯环满坐(徐彦伯),诗成珠玉在挥毫(杜甫)。”楼之左作平台,通东边楼。楼后即小洪园、射圃,多梅,因于楼之后壁开户,裁纸为边,若横披画式,中以木.嵌合,俟小洪园花开,趣抽去木桶,以楼后梅花为壁间画图,此前人所谓“尺幅窗、无心画”也。说的是清代扬州觞咏楼的“空窗”构思巧妙,在墙面上开挖窗孔后,做一条纸糊的边,像一道横批(一种横式的画轴)。无花时以木.嵌入,像平常的窗子;待到梅花开时,拆掉木.,楼后小洪园的梅花就成了觞咏楼的壁画,借景框景,自然生动,典雅有趣,可称得上匠心独具了。 空窗和漏窗一样,同样可以在一面墙上连续布置,成为一个小品群,引人入胜。如扬州何园闻名遐迩的一组空窗(参见第三章26节)。 空窗虽然没有窗棂,但远不止在墙上挖个洞那么简单。其材料和工艺可以非常讲究,窗框的形状也可以不拘一格,有简单的矩形、圆形、多边形,也可以有很复杂的轮廓,优美高雅。 苏州和扬州园林的空窗,通常以上好青砖(俗称金砖或京砖)锯刨砍磨出边框和线脚,以油灰镶砌、水磨而成。从远处看去,青灰色的窗框在白色粉墙衬托下,曲线绰约典 扬州何园空窗细节 雅有趣;近瞧则砖面光滑如镜,拼缝细如发丝,瓦作工艺极为精致,宛如工艺品,令人怜爱,不忍离去。 右图是镇江焦山乾隆行宫的一处很有特色的空窗,历经二百五十多年仍保持完好。特别是左边的空窗,做成了博古架的形状,可在其上放置一些皇帝喜欢的盆花、盆景,构思巧妙,用心良苦。这种有博古架功能的空窗,在其他园林中并不多见。 扬州个园以石、竹见胜,除了大片竹林外,园中还以假山配合其他元素堆砌出春夏秋冬四景,园主身居四面厅内即可观赏四时之景。下页空窗位于冬景附近,为了使冬天的意味更浓烈,造园家在墙上有规律地排列了可因高墙狭弄气流回旋发声的圆洞。更有诗意的是,通过这些透风漏月的圆洞,人们探见到的却是春景的翠竹、石笋,寓意充满希望的“冬去春 镇江焦山乾隆行宫

这是作者几十年实地考察古典园林、钻研文献的心血。作者另辟蹊径,选择看似不起眼的园林花窗作为研究课题,从花窗的材料与结构入手,详细介绍了花窗的分类、常见纹样和图案,以及34处江南园林的花窗分布情况与艺术特色。妙趣横生的理论知识,虚实相生的精美照片,阐述了花窗对园林画龙点睛的重要作用。小小的花窗,经历了漫长的时间雕琢,见证了古人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是中国园林艺术与建筑美学的缩影,至今仍能吸引人们驻足观赏,让我们得以窥见中华传统文化的审美意趣。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