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美书谱 天卷之一:真书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人美书谱 天卷之一:真书

60 九五品

仅1件

山西晋中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孙伯翔 著

出版社人民美术出版社

ISBN9787102079516

出版时间2017-12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5-23

灵感源建筑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商品描述
图书名称人美书谱 天卷之一:真书
作者孙伯翔
定价180.00元
出版社人民美术出版社
ISBN9787102079516
出版日期2017-12-01
字数
页码191
装帧平装
开本8开
商品重量0.4Kg
   内容简介
《爨宝子碑》全称《晋故振威将军建宁太守爨宝子碑》,东晋义熙元年(四五)立,清乾隆四十三年(一七七八)出土于云南曲靖县城南三十五公里扬旗田。现存曲靖市中学校园内。碑高五尺四寸,宽一尺八寸。共十三行,每行三十字,字径约一寸,下列题名十三行,每行四字。碑额书“晋故振威将军建宁太守爨府君之墓”。
  此碑介于楷书和隶书之间,既有隶书特有的波磔笔昼和扁平的结构,又有楷书所拥有的方折笔画和较为严谨端庄的特征。学术界目前对于此碑具体归属于何种字体,尚存在的争议。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把它归为隶书,裘锡圭在《文字学概论》中说:“该碑作者想模仿八分而又学不像,字体显得很不自然。”当代诸多学者倾向于将它划为楷书。原因是魏晋时期是书体的变化期,由隶书向楷书转换,楷书逐渐走向成熟。《爨宝子碑》虽处在偏远的云南地区,依然逃离不了当时书体变革的影响,尽管它保留了很深刻的隶书烙印,与江南已流行的楷书存在较大的差距,但是它在风格特征上卸近似楷书,这也说明云南地区的书体变革相对江南来说,显得落后。
  穴爨宝子碑》方笔和圆笔并重,笔画的起笔多用方笔,这是书写和刀刻综合作用的产物,转折处既有方笔也有圆笔。撇昼与捺昼呈飞扬形态。字形方扁居多,偶有长方形。宽博大气,体态变化多端,有左倾,有右斜,有安静端详,有飞动跳跃,拙中藏巧,严谨而不乏活泼。
  该碑的主人爨宝子,建宁同乐(今云南陆良)人。生于三八年,卒于四三年,年仅二十三岁。爨宝子任建宁(今云南曲靖)太守之时,恰逢中原战事频仍。爨宝子善于观察当时时事,果断采取了对内实行和平互助、团结一致的政策,对外则臣服于中原王朝,在爨宝子的治理下,南中的百姓安居乐业,一派祥和气氛。他死后,百姓悲痛不已,为了纪念他的丰功伟绩,特意为他树碑立传。
  阮元穴北碑南帖论》说:“且以南朝敕禁刻碑之事,是以碑碣绝少,唯帖是尚,字全变为真行书,无复隶古遗意。”南朝禁止立碑,故碑刻极少,而云南出土的《爨宝子碑》则十分宝贵,为研究南朝碑刻提供了宝贵的依据。它兼具南帖的意态挥洒和北碑的界格方严、法书深刻,价值重大。自出土后,受到了书家热捧。周钟岳称其为“南碑瑰宝”,阮元则称为“滇中石”。李根源说该碑“下笔钢健如铁,姿媚如神女”。康有为称赞说:“朴厚古茂,奇姿百出,端朴若古佛之容。”清末以来的书法家沈曾植、王世镗、郑诵先等人无不深受其影响。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