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徽州民俗+徽菜+徽州方言+徽州土地关系+徽派版画(共八册)
  • 徽州民俗+徽菜+徽州方言+徽州土地关系+徽派版画(共八册)
  • 徽州民俗+徽菜+徽州方言+徽州土地关系+徽派版画(共八册)
  • 徽州民俗+徽菜+徽州方言+徽州土地关系+徽派版画(共八册)
  • 徽州民俗+徽菜+徽州方言+徽州土地关系+徽派版画(共八册)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徽州民俗+徽菜+徽州方言+徽州土地关系+徽派版画(共八册)

几乎全新未拆

888 全新

仅1件

云南丽江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卞利 著

出版社安徽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5-05

版次1

装帧精装

上书时间2024-06-25

金色书缘

已实名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卞利 著
  • 出版社 安徽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5-05
  • 版次 1
  • ISBN 9787212025830
  • 定价 110.00元
  • 装帧 精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46页
  • 字数 284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徽州文化全书
【内容简介】
民俗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逐渐创造和形成,并反复出现、世代相承、相沿成习的生活文化事象。民俗是活生生的一种文化事象,是一个社会群体在语言、行为、思想观念和社会心理上的集体习惯,它从古至今,从产生到传承并不断地发生着变异。民俗的发展、传承和变异,是构成民众生活文化史的主体与核心。民俗随人类的产生而产生,并随着人类的发展而发展。民俗具有地域性、实用性、集体性、功利用、传承性和变异性等基本特点,民俗在形成后的一段时间内具有相对稳定性。

我们选择徽州民俗这一特定的地域民俗作为自己的研究选题,其因有二:首先是徽州民俗极为富有地域特点。徽州地处安徽南部山区,与浙江、江西二省相邻,境内群山环抱,山谷纵横,“川谷崎岖,峰恋掩映,山多而地少”,兴在新安江和阊江等为数不多的河流与浙江和江西等邻省相通,在地理上形成了一个相对封闭的单元。

选择徽州民俗作为研究课题,还有另外一个因素,那就是研究如何沟通传统与当代、历史与现实的问题。通过徽州民俗这一个案研究,尝试在传统与当代、历史与现实之间架起一座理解和与沟通的桥梁。我们知道,民俗是具有很强的传承性,我们常说中华民族有着很多历史悠久的传统美德,这些美德在某种程度上说就是民俗中的优秀部分,“良风美俗”。尊老爱幼习俗,勤俭节约美德,患难相恤、团结御侮等良风美俗,直到今天还流淌在炎黄子孙的血液里。
【目录】
总序

序言

第一章徽州民俗与徽州社会

第一节徽州地理环境与变会变迁

第二节徽州民俗的历史演变

第三节徽州民俗的内涵与特征

第二章徽州的物质生产民俗

第一节徽州山区经济民俗的主要内容及表现

第二节民间计亩及土地租佃和买卖习俗

第三节山区土特产及其习俗

第四节徽州经商民俗的形成

第三章徽州的物质生活民俗:居住习俗

第一节徽州的村落

第二节徽州的居室结构与室内装饰

第四章徽州的物质生活民俗:服饰民俗

第一节徽州服饰民俗的形成与发展

第二节徽州服饰习俗的构成

第五章徽州的物质生活民俗:饮食民俗

第一节徽州的饮食结构

第二节徽州的饮食习俗

第三节徽州的饮食风尚

第四节徽菜

第六章徽州社会组织民俗:家庭与宗教民俗

……

第七章徽州社会组织民俗:会社民俗

第八章徽州社会组织民俗:乡约民俗

第九章徽州的人生仪礼

第十章徽州婚姻、过继与继承的民俗传承

第十一章徽州的岁时节日民俗

第十二章徽州的民间信仰和禁忌

第十三章徽州民间语言与口头文学

第十四章徽州的楹联与曲艺

第十五章徽州的争讼与健讼民俗

第十六章徽州历史上的陋俗种种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徽州文化全书》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