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世纪的秋天:14世纪和15世纪法国与荷兰的生活、思想与艺术
  • 中世纪的秋天:14世纪和15世纪法国与荷兰的生活、思想与艺术
  • 中世纪的秋天:14世纪和15世纪法国与荷兰的生活、思想与艺术
  • 中世纪的秋天:14世纪和15世纪法国与荷兰的生活、思想与艺术
  • 中世纪的秋天:14世纪和15世纪法国与荷兰的生活、思想与艺术
  • 中世纪的秋天:14世纪和15世纪法国与荷兰的生活、思想与艺术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世纪的秋天:14世纪和15世纪法国与荷兰的生活、思想与艺术

110 九品

仅1件

辽宁大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荷兰]赫伊津哈 著;何道宽 译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10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6-27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荷兰]赫伊津哈 著;何道宽 译
  •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8-10
  • 版次 1
  • ISBN 9787563376476
  • 定价 45.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421页
  • 字数 345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中世纪的秋天:14世纪和15世纪法国与荷兰的生活、思想与艺术》研究14世纪和15世纪的欧洲文化史,以北欧的法国和与荷兰文化为重点,描绘欧洲基督教文化在古典文化、人文主义中的自我更新。重点展示骑士精神、宗教生活、爱情与色情、死亡的恐惧、文学与艺术;重中之重是文学与艺术的赏析、比较、评述;亮点有多彩的生活画卷、璀璨的群星、传世的作品和死亡的幻象。
【作者简介】
约翰·赫伊津哈(JohanHuizinga,1872——1945),荷兰历史学家、文化学家。攻读印欧语一日尔曼语语言学,1897年获博士学位;先后在荷兰和德国的莱顿大学、格罗宁根大学、莱比锡大学等著名大学执教,曾任莱顿大学校长;二战期间对法西斯占领者持严厉批判态度,1945年荷兰解放前夕被迫害至死。他擅长印欧语文学、欧洲文化史、比较语言学和比较文化,代表作有《中世纪的秋天》、《游戏的人》、《伊拉斯谟传》、《明天即将来临》、《文明复活的必要条件》、《愤怒的世界》、《17世纪的荷兰文明》、《文化史的任务》、《历史的魅力》、《痛苦的世界》等。
他在世时已经成为欧洲文化史尤其是荷兰文化史的权威。其著作经久不衰,《中世纪的秋天》和《游戏的人》均已在国内出版,而且《游戏的人》已经有三个译本问世,《伊拉斯谟传》的新译本也已经推出。他在中国学界的影响还在上升。
何道宽,深圳大学英语及传播学教授,政府津贴专家,曾任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会副会长,现任中国传播学会副理事长、深圳市翻译协会高级顾问,从事文化学、人类学、传播学二十余年,著译近八百万字。著作有《中华文明颉要》(汉英双语版)、《创意导游》(英文版)。译作三十余部,要者有《思维的训练》、《裸猿》、《文化树》、《超越文化》、《理解媒介》、《麦克卢汉精粹》、《数字麦克卢汉:信息化新纪元指南》、《交流的无奈:传播思想史》、《麦克卢汉:媒介及信使》、《思想无羁:技术时代的认识论》、《传播的偏向》、《帝国与传播》、《手机:挡不住的呼唤》、《真实空间:飞天梦解析》、《麦克卢汉书简》、《传播与社会影响》、《新政治文化》、《麦克卢汉如是说:理解我》、《媒介环境学:思想沿革与多维视野》、《技术垄断:文化向技术投降》、《模仿律》、《游戏的人:文化中游戏成分的研究》、《与社会学同游:人文主义的视角》、《口语文化与书面文化:语词的技术化》、《伊拉斯谟传:伊拉斯谟与宗教改革》等。长期在学术报刊上发表一系列专业论文,要者有《比较文化之我见》、《文化在外语教学中的地位》、《中国文化深层结构中崇“二”的心理定势》、《试论中国人的隐私》、《论美国文化的显著特征》、《论非言语交际》、《比较文化的新局面》、《水向高处流》、《媒介即是文化——麦克卢汉媒介思想述评》、《麦克卢汉在中国》、《和而不同息纷争》、《媒介革命与学习革命》、《多伦多传播学派的双星:伊尼斯与麦克卢汉》、《天书能读:麦克卢汉的现代诠释》、《麦克卢汉的学术转向》、《我们为什么离不开纸媒体和深度阅读:从纸媒体阅读到超文本阅读》、《异军突起的第三学派——媒介环境学评论之一》、《媒介环境学辨析——媒介环境学评论之二》、《媒介环境学的思想谱系——媒介环境学评论之三》、《三代学人的薪火传承——媒介环境学评论之四》、《媒介环境学的理论命题、源流与阐释——媒介环境学评论之五》、《破解史诗和口头传统之谜——评析》等。
【目录】
中译者序
英译者序
荷兰文第一版、第二版序
德文版序
第一章生活的激情
第二章渴望更美好的生活
第三章骑士的英雄梦
第四章爱情的形式
第五章死亡的幻象
第六章宗教生活描写
第七章虔诚的人格
第八章宗教激情与宗教幻想
第九章象征手法的式微
第十章想象力的衰竭
第十一章实践中的思想形式
第十二章生活中的艺术
第十三章美术与文学
第十四章新形式的来临
参考文献
索引
中译者后记
中译者简介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