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秋》经传讲义
  • 《春秋》经传讲义
  • 《春秋》经传讲义
  • 《春秋》经传讲义
  • 《春秋》经传讲义
  • 《春秋》经传讲义
  • 《春秋》经传讲义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春秋》经传讲义

79.8 九五品

仅1件

上海杨浦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赵伯雄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07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6-22

书友kw4000922的书摊

已实名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内页干净,皆如最后一图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赵伯雄
  •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2-07
  • 版次 1
  • ISBN 9787010109480
  • 定价 4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12页
  • 字数 271千字
【内容简介】
赵伯雄编著的《春秋经传讲义》内容提要:《春秋》是儒家的重要经典之一,对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思想感情、道德情操、民族性格、文化传统的形成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春秋经传讲义》对《春秋》及三传的内容、形式、性质及其作为儒家经典的特点做了详细的介绍,对《春秋》经传中所包含的种种问题以及古代学者所作的相关“注”、“疏”做了深入浅出的讲解,比较全面地展示了《春秋》经传的研究诠释史亦即“春秋学”的发展脉络。本书兼顾普及与提高,既有关于《春秋》经传一般知识的介绍,也有作者的研究心得,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春秋学”辅助读物。
【作者简介】
    赵伯雄,1947年生。天津人,现为南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学术兴趣集中在古史、经学史及历史文献的考证研究方面。主要著作有《周代国家形态研究》、《春秋学史》以及古籍整理《周礼注疏》。在《孔子研究》、《哲学研究》等核心期刊t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
【目录】
第一讲《春秋》究竟是一部怎样的书

  一、“春秋”名义简说

  二、《春秋》的形式与内容

  三、《春秋》的今古文问题

  四、可信而并不完备的鲁史

  五、孔子与《春秋》的关系

  六、孟子的《春秋》观

第二讲“三传”是怎样解经的

  一、关于“三传”的基本知识

  二、三传解经之比较

  三、三传之同源与异流

第三讲《左传》的作者、成书时代及相关问题

  一、《左传》的作者

  二、《左传》的成书时代

  三、《左传》的编撰过程

  四、左氏处理史料的方式

  五、《左传》与《国语》之关系

第四讲《左传》中的“无经之传”

  一、“关联传事”与无经之传

  二、编年记事产生无经之传

  三、《春秋》阙文与无经之传

  四、补充史实的无经之传

第五讲《左传》的思想倾向

  一、重礼治

  二、重民

  三、君臣关系

  四、天道观

第六讲《左传》的价值

  一、经学方面

  二、史学方面

  三、文学方面

第七讲汉代今古文势力的消长

  一、《春秋》学成为汉代的“显学”

  二、汉世公羊学的传承

  三、汉代《谷梁传》的授受源流

  四、《左传》在西汉的传授

  五、今古文学的分化

  六、东汉今古文势力的消长

第八讲《公羊》之义与董仲舒的公羊学

  一、《公羊传》中的大义

  二、董仲舒的公羊学说

第九讲谈谈《公羊传》的“注”与“疏”

  一、何休的《公羊解诂》

  二、徐彦与他的《公羊传疏》

第十讲杜预的《左传》注

  一、杜预其人及其著作

  二、杜预关于“经承旧史、史承赴告”的思想

  三、杜预关于“例”的理论

  四、杜注的得失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第十一讲《谷粱传》与范宁的《谷梁传集解》

  一、《谷梁》经义

  二、《谷梁传》的“日月时例”

  三、范宁的《谷梁传集解》

第十二讲唐代的《春秋》经传之学

  一、《春秋正义》的出现

  二、《春秋》经传之学在唐代呈现衰颓之势

  三、从折衷三传到舍传求经

第十三讲宋代学者与《春秋》经传

  一、北宋前期儒学的中兴

  二、孙复与刘敞

  三、王安石的“断烂朝报”之说

  四、程颐的理学《春秋》观

  五、朱熹的怀疑与困惑

第十四讲《春秋》的第四传——胡安国传

  一、胡安国及其学术渊源

  二、胡氏《春秋传》之成书

  三、胡安国的“史外传心要典”说

  四、胡氏《春秋传》之要旨

  五、胡氏《春秋传》的时代特征

  六、胡传成为了《春秋》的第四传

第十五讲清代崇尚实证的《春秋》之学

  一、清代学风的变化

  二、从顾炎武看清初实学

  三、乾嘉汉学的《春秋》经传研究

第十六讲公羊学的复兴与近代改制

  一、从庄存与到刘逢禄

  二、刘逢禄否定《左传》的解经性质

  三、开发公羊学经世功能的龚、魏新学

  四、康有为的公羊学与“托古改制”

结语

主要参考书目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内页干净,皆如最后一图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