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力作品:旧乡
  • 李力作品:旧乡
  • 李力作品:旧乡
  • 李力作品:旧乡
  • 李力作品:旧乡
  • 李力作品:旧乡
  • 李力作品:旧乡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李力作品:旧乡

本书是一部散文随笔集,记录了作者昔日家乡的风土人情和对田园生活的回忆。内容主要分为衣食住行、民俗传统、田园耕作三个部分,真切地再现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华北平原上一个普通乡村的田园生活,反映了田园耕作的细节,乡里乡亲朴素真挚的情感,还有家乡父老的世界观。华北平原上的普通村庄,农耕文化的基因样本,一代人的集体记忆。

36 6.9折 52 全新

仅1件

北京朝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李力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59868411

出版时间2024-06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纸张其他

定价52元

货号9787559868411

上书时间2024-07-02

LD立达的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编辑推荐
把这些事记下来,以免有人忘了。
衣食住行、风俗民情、田园四季,
华北平原上的普通村庄,农耕文化的基因样本,一代人的集体记忆。
“乡村旧事三部曲”第一部,《翦商》作者李硕深情推荐
“如果失去农耕生活经验,我们能在多大程度上理解先祖?”
计划经济时代的农村生活到底是怎样的?听亲历者讲给你听。
细致入微,笔笔动情,一部传统农耕岁月和计划经济时代的村庄生活史。
以村落为标本,照见农业社会的生活风貌,生产劳作方式,人们的心态与认知,以及社群人际关系。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散文随笔集,记录了作者昔日家乡的风土人情和对田园生活的回忆。内容主要分为衣食住行、民俗传统、田园耕作三个部分,真切地再现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华北平原上一个普通乡村的田园生活,反映了田园耕作的细节,乡里乡亲朴素真挚的情感,还有家乡父老的世界观。华北平原上的普通村庄,农耕文化的基因样本,一代人的集体记忆。
作者简介
李力。1954年10月,出生于河北省保定市蠡县。1967年春,小学毕业,到生产队参加劳动。1970年7月,到村初中班学习。1971年5月,到公社高中班学习。1973年1月,毕业后回村当大队电工。1976年3月,到蠡县印刷厂当电工,合同制。1978年8月,回村,到生产队参加劳动。1980年秋,参加全国统一招考公社经营管理员,被录取。到本县留史公社工作。历任经营管理员、镇武装部副部长、部长、镇党委副书记。1984年至1989年,在职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党政干部基础科毕业。1994年7月,调本县东口乡任党委书记。1996年1月,调林堡乡任党委书记。2002年2月,调蠡县水利局任局长。2006年4月,退居二线,在知乎、豆瓣等内容平台撰写文章,与网友分享旧日见闻。
目  录
代 序
引 子
卷一  生活志
吃的变迁/民 居/山 药/四季美食/洗 澡/穿 衣/睡 觉
卷二  民俗志
男婚女嫁/走亲戚/拜 年/丧葬事/串街小贩/杀 猪/赶年集
卷三  田园志
开工第一天/人拉马车/春耕播种/间 苗/浇 地/打麦场/拾柴火/拾山药/植 树/脱坯烧窑/打机井/种 蒜/逮 鱼/养 鸡/车轮子
前  言
代 序
这本书的内容是华北传统农村生活,时代是电力进入乡村之前——20世纪六七十年代。那个小村落成为一件标本,可以照见农业社会的生活风貌,生产劳作方式,人们的心态与认知,以及社群人际关系。
这是一部传统农耕岁月和计划经济时代的村庄生活史。在拥挤、便利、快节奏、高反差的现代都市中,偶然回望那淹没在时光之河里的村落,难免会让人怀念:宁静的田园牧歌生活,淳朴如世外桃源的人际关系。当然,这也像感伤的刻舟求剑,估计少有人真的追求回到那种生活。
但记忆仍有价值。
现代社会里仍然有农业,但变成了用工业方式经营,比如,使用化石能源和电能的机械,使用各种化工肥料、农药,甚至有信息技术和大资本、金融业的参与。这种农业属于现代产业,占用的人力很少,而非全民性的传统生活方式。
现代都市人会有怀旧消费,比如汉服的复兴。如果不了解传统农业生活,理解古典文化难免有隔阂。比如,当陶渊明挂冠归隐,种豆南山下,为何极尽劳苦?又为何写下“虽有荷锄倦,浊酒聊自适”?杜甫到旧友家中做客,“夜雨剪春韭”,伴着暗夜挑灯的幽深春寒,雾雨菜园又飘散着何种令人心醉的气息?农耕的节令时序,倒映着唐诗宋词里的深秋帘幕,小院梧桐,春雨杏花;以及水墨画中的江舟渔父,林下樵叟。对于自然物候的吟咏玩味,是中华古典文化中的超越性审美,联结着人与天地万物,和西方创世宗教的某些心理功能类似。
我曾是个历史学者,在翻读竖排正体的史书时,经常有个疑问:如果失去农耕生活经验,我们能在多大程度上理解先祖?比如,和煦春景杂花满山的另一面,会有“青黄不接”的现实焦虑;细雨飘雪增添了生活乐趣,同时影响春播秋收,温饱生存;想想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李白的“田家秋作苦,邻女夜舂寒”……古典士大夫阶层的雅致文化,家国情怀,也是在这种农耕社会背景下生长出的物质优越感,以及道义价值观。
从这种意义上看,没有电的田园生活,古老的男耕女织、耕读传家,是不是也可以变成沉浸式旅游体验,情境扮演真人秀,或者人文、社会学科的实践学分?在线试读
引 子
刘爷庙是村子名,来源于村边一座庙。庙早已没了,只是偶尔被村里老人提起。
还在前清民国的时候,刘爷庙规模颇大,香火也极盛。方圆几十里的善男信女都来进香,尤其每年的农历三月十五,是传统的刘爷庙会,庙里庙外人山人海,人们施舍的洋布,整匹披在刘爷的塑像上;像前放一大笸箩作功德箱,人们大把、大把地往里扔铜子、洋钱;院内大香炉里堆起的香把子有一人多高,冒出浓浓的香烟,遇有南风,整个刘爷庙村里都能闻到这烧香的气味。庙里还有几十亩好地的庙产,租给村里的贫户耕种。庙里的和尚坐收布施、地租,日子过得很是富足。
1948年,庙里的一老一小两个和尚被赶出去,庙也拆毁,砖瓦木料平分了,庙里的地产也分给了原来的佃户。不久老和尚就死了,小和尚名叫老苗,在村中落了户,一直没有娶妻,后来也死了。据说,主持拆庙的人,不久便得了一场大病,从此卧床不起;又有人传说凡参加拆庙的人,过后无不腰痛、腿疼。众人悄悄议论,以为是刘爷显灵,在惩罚这班人。
据传说,刘爷庙里供奉的刘爷,并非神仙、佛祖,乃是很早以前本村的一位刘姓中医,医术高明,尤其擅长妇科,且医德高尚,来求医问药者无不悉心诊治,遇有家贫者还施舍草药,因此声名远播,救人无数。死后,人们为其建庙祭祀。后有家人久病不愈者,来像前许愿。据说极为灵验,许过愿的病人大多可痊愈,因此香火日渐兴盛,人们也就以为刘爷成了神仙了。
被拆毁之后,刘爷庙的旧地只剩一座土丘。土丘高丈余,长宽约二十丈,上面生满杂草,草下遍布碎砖瓦砾,人们称之为“刘爷庙疙瘩”。有虔诚者就地捡碎砖,砌起了个一人多高的小砖龛,又请人用砖雕了刘爷夫妇的两尊小像,不过一手掌高,依旧供于龛内,前面摆了陶制小香炉。这砖龛就算是刘爷庙的余脉了。再有烧香许愿者,就在龛前烧香跪拜一番了事,但这毕竟是少有的现象了。刘爷庙疙瘩便成了孩子们经常光顾的地方,挖野菜,打猪草,在草丛里逮蚂蚱,翻砖头捉蟋蟀,偶尔还会捡到枚生锈的铜钱;还会探头于龛内,研究一番神秘的小砖人、小香炉。遇有来烧香磕头的老妇人,孩子们便围一圈看热闹,之后也学了样子,在龛前磕头。
1966年前的某一年,农历三月十五的晚上,明亮的月光之下,刘爷庙疙瘩忽然热闹起来,男女老少纷纷聚于此处,有在砖龛前烧香跪拜的,有在一旁看热闹的;通往邻村的几条大路上,还有人群陆续奔向这里,甚至有人走几步跪下磕一个头,再走几步再磕头,竟如此一直从几里外磕了来;连邻村卖糖葫芦的老汉也赶来叫卖。村里的姑娘、小伙子分别结伙前来,年轻人大多不信鬼神,都是来凑热闹的,也有人暗地里搜寻着自己心仪的异性,一旦离近发现了,小伙子会高声说话,姑娘则借机会大笑,故意引起对方注意而已;肚子里有些文采之人,仰头看着天上皎洁的月亮,不顾身边的众人,独自念念有词,竟是诗兴大发了。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