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往昔书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往昔书

作者李晓君以深挚的笔调、简约的叙述和对童年、故乡、青春、往事等富有质感和现场感的追述中书写了 七零后的共同记忆,锐利而精准地表达出一代人的生存状态与精神图景,探寻了一代人成长的隐蔽命运以及时代变化的显性与隐性特征,为当代人的精神蜕变留下了一个生动的“侧影”。

45 6.8折 66 全新

仅1件

北京朝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李晓君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59869111

出版时间2024-06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纸张胶版纸

定价66元

货号9787559869111

上书时间2024-06-23

LD立达的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编辑推荐
本书卖点
    作者李晓君以深挚的笔调、简约的叙述和对童年、故乡、青春、往事等富有质感和现场感的追述中书写了 七零后的共同记忆,锐利而精准地表达出一代人的生存状态与精神图景,探寻了一代人成长的隐蔽命运以及时代变化的显性与隐性特征,为当代人的精神蜕变留下了一个生动的“侧影”。
编辑推荐
    《往昔书》为著名散文家李晓君对一代人集体回忆的梳理与呈现。作者将个体的回忆置于故乡家国变迁背景下,从多个视角、多个物事着笔,将往日时光书写成70后一代的心灵史,既有独特的抒情性质、形而上的理性思辨,又具有普遍意义的体验和共情,文笔朴实,感情真挚,是独特而又鲜活的文本。
 
内容简介
    《往昔书》是一代人心路历程的“追忆逝水年华”, 更是对一代人集体回忆的梳理与呈现。作为一名70后,在其成长历程中见证了从农业文明向现代文明过渡的城乡现代化等重要历史阶段,作者以冷静、温情而细腻的笔触将个体的回忆置于故乡家国变迁背景下,努力捕捉那消逝或凝固的斑斓往事,状写出一代人隐匿、沉没,而又夺目的精神世界。
作者简介
    李晓君,本名李小军,1972年6月生,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江西省作家协会主席。在《十月》《人民文学》《花城》《钟山》《中国作家》等发表散文300余万字。著有散文集《时光镜像》《江南未雪——1990年代一个南方乡镇的日常生活》《梅花南北路》《暮色春秋》《暂居漫记》等。
目  录
第一章 镜中童年 001
梦,和另一个梦 003
鹬鸟,或河边的行走 008
自我的囚禁,以及小故事 013
画画的乐趣超越了现实 021
菖蒲的夏天 026
马厩以南 032
阁塘冲,破落的军官和养蜂人 037
欢愉 043
父亲的医院与晚年生活 053
大山的客人 058
空山 064
酿酒厂里的旧色县城 069
…………
第二章 乡村之夜 195
山冈 197
醉与梦 204
一个冬天的夜晚 209
小店 215
撕裂或者抵牾 221
乡村爱情 227
束手就擒 234
未能展开的恋爱 240
在食堂的消磨 246
夜晚的微光 252
吃春酒 257
…………
第三章 补遗 387
官厅 389
摩丝头 396
从上海来的女人 404
文化馆干部 410
国画 421
异乡人
显示部分信息
媒体评论
在《往昔书》中,李晓君让我们看到了时间清晰的身影和夜晚氤氲的神秘。这是一本回忆之书,文辞充满灵动感,细节像竹子一样拔节而长,让我们随着作者的笔触,不断走进生命和时间交汇的渡口。因而这又是一部深情的、向往昔探望与致敬之书。是一个人或一代人的“心灵史”和“追忆逝水年华”。
——邱华栋
李晓君以精密、纯净、结实、重质感的文字敲开个人史的外壳,让想象力、生活场景和细节起飞,历史隐秘的丰富性得以重现。转瞬即逝的一系列小事件,暗含关于个体生命中情感、时间和意向的秘密构造,它一经说出,就使之成为一个共享的世界,个体经验和普遍经验获得连通,并唤醒我们对往事的思考。
——张锐锋
对于当下中国乡村伦理、乡土叙事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艰难与困顿,李晓君有着真实而深刻的体察。他笔下的文字靓丽挺拔,绵里藏针。
——李舫
在线试读
异乡人
我很多未曾亲历的故事,来自他——另一个郭老师(郭佳明的堂弟)的讲述。这个学者,正是当年我读师范时,在报纸上看到的凭着一组获奖照片,调到省城来的那个人。他身上有种莲花男人的典型特征:急公好义、质朴却头脑灵活、不善于家务但擅长外交,最主要的是家乡观念重。只要是故乡的召唤,他会是二话不说首先响应的那个人。记得千禧年那年,我们县建成了据说是全省最大的县级广场,主政者倡议莲花籍在外人士捐款,以弥补建设资金的不足。我记得郭老师捐出了五位数,在捐款者当中数额名列前茅。就在前不久,我们几个老乡一起聊天,一位记忆力超群者(能完整地背诵王勃《滕王阁序》和郭小川《祝酒歌》,这些储存在他脑海里的篇章不下百部)说起一个故事:那是另外一次家乡发起的募捐,这位在某厅担任处长的老乡,向郭老师看齐捐出了五千元,后来发现郭老师的五千元是在为家乡助力的一个项目中的扣款。朱某(这位“朗诵家”)半开玩笑地说:上当了!这很能说明郭老师急公好义但并非没有头脑。他身上有种感召人的热情,但表现出的经常却是一个批评者的、怒其不争者的姿态。他最大的兴趣是研究学问。通常他身上却贴着喜欢打牌的标签。关于故乡历史、现实掌故,我没有见过比他更了解的人。他是从文化意义上、民俗学的角度,来叙述这些故事的。每次有郭老师参加的聚会我最兴奋。我像个比读者更期待新的精彩故事的那个人。
他,又总让我想起波兰作家布鲁诺·舒尔茨小说中的父亲形象:“父亲,那个不可救药的即兴诗人,那个异想天开的剑术大师……”(《裁缝的布娃娃》)
“父亲自觉地越来越远离了那个快乐的世界,逃进想全身投入的艰难晦涩的学术领域。”(《死季》)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