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丁涛 著
出版社厦门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08
版次1
印刷时间2009-08
印次1
印数2000千册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3-03-29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库存新拆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丁涛 著
-
出版社
厦门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9-08
-
版次
1
-
ISBN
9787561533666
-
定价
42.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大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632页
-
字数
508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厦门大学戏剧影视丛书
- 【内容简介】
-
这部著作的重要价值是它全方位的理论创新。它从整体上突破这个领域的科学研究水平。这部著作妙论迭出,新人耳目,启人深省,不囿于旧说,不陈陈相因,更非那些辗转传抄、东拼西凑、低水平重复的“学术垃圾”可比拟。
- 【目录】
-
序
前言
上编悬浮在天与地间的苦闷孤独者——“曹禺现象”之谜探幽
第一章让曹禺从历史的重雾中向我们走来
第一节以你而自豪——为你而叹息
第二节20年代(“五四”)与30年代(“左翼”)——曹禺戏剧生命的孕育期与曹禺戏剧创作的鼎盛期
一、曹禺与30年代(“左翼”)
二、“五四”之魂——曹禺
三、30年代的精神特质
第二章质疑与辨析——关于曹禺戏剧的现实主义(或社会问题剧)诸评价
第一节20世纪的曹禺戏剧批评主潮——对曹禺戏剧的现实主义(社会问题剧)的基本定评
第二节现实主义在我国的演化发展
第三节两个名同实不同的现实主义原则的辨析
第四节现实主义(社会问题剧)的本土源头——传统的现代性转化与表现
第五节质疑——曹禺戏剧是现实主义的吗?
第三章焦虑一挣扎:在激荡的时代漩流中
第一节曹禺的创作矛盾及对矛盾的调整克服
一、曹禺的主观创作意图的构成及其特征
二、主体创作意图在戏剧作品中的体现
三、主体创作意图与剧作表现形式之间的矛盾及落差
四、对自身创作矛盾的自觉调整与克服
第二节关于曹禺戏剧的总体性主题
一、关于“写人”与主题的简略分析
二、曹禺戏剧总主题的重新确认
三、“弃绝”睛怀与“走不出去”的“宿命”
四、曹禺戏剧总主题的局限性
第三节曹禺的黑暗戏剧世界是怎样形成的
第四节曹禺戏剧创作的转向及艺术生命的终结
附录一一个历经双重悲剧命运的灵魂
附录二一颗璀璨的民族诗魂
中编一位唱着忧郁的歌的唯关的游吟诗人——走进田汉早期戏剧创作世界
第一章
第一节辉煌与否弃——矛盾之谜
第二节“五四”时代之子——他是属于“五四”时期的新人
第三节一位新时代大艺术家的出世——《峨梵磷与蔷薇》如是说
第四节人生悲哀的洗礼
第五节给民众以美的享受、爱的慰温
第六节爱的获得——新生的礼赞
第二章
第一节“艺术与爱情”二重曲的变奏
第二节艺术与爱情价值方向的迷失
第三节漂泊者的哀歌——无家的孤独
第四节向社会问题的倾斜
第五节田汉的“转向”——人生价值的再度选择
附录“五四”时代的游吟诗人
下编政治主题与神性激情自我崇拜的二重奏——重读郭沫若历史剧
第一章郭沫若的“激情自我一神性自我”
第一节《屈原》——天上只有一个太阳
第二节《孔雀胆》——绕日而行的月亮
第三节《棠棣之花》——“日月合璧”
第四节“神性自我”之诞生——走向“神性自我”的绝对崇拜
一、“自我神性”之诞生
二、郭沫若的史剧观
三、“自我神性”崇拜之表现
第二章剧作中的社会现实的政治道德意义
第一节解放前剧作中的政治道德思想
第二节《蔡文姬》、《武则天》——郭沫若社会思想及“激情自我”之变化
第三章对郭沫若历史剧的再评价
第一节艺术价值的再评价
第二节精神思想价值的再评价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库存新拆封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