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文学经典译丛 幽玄·物哀·寂:日本美学三大关键词研究
  • 日本文学经典译丛 幽玄·物哀·寂:日本美学三大关键词研究
  • 日本文学经典译丛 幽玄·物哀·寂:日本美学三大关键词研究
  • 日本文学经典译丛 幽玄·物哀·寂:日本美学三大关键词研究
  • 日本文学经典译丛 幽玄·物哀·寂:日本美学三大关键词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日本文学经典译丛 幽玄·物哀·寂:日本美学三大关键词研究

9.99 1.8折 56 九五品

仅1件

北京通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王向远 译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07

版次1

装帧精装

货号3

上书时间2024-11-18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王向远 译
  •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7-07
  • 版次 1
  • ISBN 9787532774296
  • 定价 56.00元
  • 装帧 精装
  • 开本 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16页
  • 字数 220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日本文学经典译丛
【内容简介】
  《日本文学经典译丛 幽玄·物哀·寂:日本美学三大关键词研究》是日本现代著名美学家大西克礼美学研究“三部曲”,是研究东方美学的卓荦超伦之作。
  《日本文学经典译丛 幽玄·物哀·寂:日本美学三大关键词研究》以体系性的建构、文化语义学的方法、细致的理论分析、独到的阐发与见解深入阐释了日本传统美学三大关键词。
【作者简介】
  大西克礼(1888-1959),毕业于东京大学美学专业,1930年后长期在东京大学担任美学教职,1950年退休后仍埋头于美学的翻译与研究,译作有康德的《判断力批判》等,著有《<判断力批判>的研究》(1932)、《现象学派的美学》(1938)、《幽玄与哀》(1940)、《风雅论——“寂”的研究》(1941)、《<万叶集>的自然感情》(1944)、《美意识论史》(1950),去世后出版《美学》(上、下两卷,1960-1961)、《浪漫主义美学与艺术论》(1969)等,是日本学院派美学的确立者和代表人
  物。
【目录】
日本美学基础概念的提炼与阐发——大西克礼《幽玄》《物哀》《寂》“三部作”及其前后(译本序)

“幽玄”论
一 作为艺术的歌道,作为美学思想的歌学
二 作为价值概念与样式概念的“幽玄”
三 中世歌学中的“幽玄”概念的展开
四 正彻、心敬、世阿弥、禅竹的“幽玄”概念
五 “幽玄”和“有心”,“幽玄体”和“有心体”
六 样式概念的价值意义和记述意义
七 作为美的概念的“幽玄”的内容,对其加以考察的视点
八 “幽玄”概念审美意义的分析

“物哀”论
一 “哀”概念的多义性及美学考察的困难
二 “哀”的语义,其积极与消极的意味
三 本居宣长关于“物哀”的学说
四 所谓感情上的“深刻”,对“哀”的主观主义解释
五 “哀”从心理学向美学的展开,一般审美意味向特殊审美意味的分化
六 作为审美体验的“哀”的构造
七 美与“哀”、悲哀与美的关系
八 美的现象学性格与哀愁
九 平安朝时代的生活氛围与“哀”的审美文化
十 知性文化的缺陷,唯美主义倾向,“忧郁”的概念
十一 平安朝时代的自然感情与“哀”
十二 “哀”的用例研究,其意味的五个阶段
十三 作为特殊审美意味的“哀”的用例
十四 关于情趣象征问题
十五 审美范畴“哀”的完成

“寂”论
前言
一 序论
二 俳论中的美学问题(一)
三 俳论中的美学问题(二)
四 俳谐的艺术本质与“风雅”概念
五 “寂”的一般意味与特殊意味
六 作为审美范畴的“寂”(一)
七 作为审美范畴的“寂”(二)
八 作为审美范畴的“寂”(三)
九 “寂”的美学界限与茶室的审美价值

译者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