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等学校心理学专业课教材:心理实验操作手册
  • 高等学校心理学专业课教材:心理实验操作手册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高等学校心理学专业课教材:心理实验操作手册

【如图发货】少量画线或笔记

4.9 1.5折 32 八五品

仅1件

四川成都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杨治良、王新法 著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06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1806497202899619842

上书时间2024-06-28

小窗空对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商品描述
B-510118001-001-3-2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杨治良、王新法 著
  • 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0-06
  • 版次 1
  • ISBN 9787561775424
  • 定价 32.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其他
  • 页数 261页
  • 字数 360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高等学校心理学专业课教材
【内容简介】
《心理实验操作手册》是高等学校心理学专业基础课教材,旨在加强实验操作的规范性训练,提高学生实验操作的能力。《心理实验操作手册》从五个部分展开。第一部分为导论,集中介绍了心理实验的基础理论要点及心理实验报告的写作规范;第二部分为操作实验,阐释了变量实验、心理物理法实验等经典实验;第三部分为演示实验,讲述了“警戒作业绩效测定”、“接受者操作特性曲线”等代表性实验的操作流程;第四部分为学生实验报告举例;第五部分为大型实验(研究)仪器介绍,主要列举了目前心理学研究中常用的大型实验仪器,如ERP、眼动仪、生物反馈仪等。
【目录】
第一部分导论
第一章心理实验绪论
一从历史的发展看实验在心理学中的地位
二心理实验的几种类型
三仪器在心理实验中的作用

第二章心理实验中的变量
一实验者的目的和任务
二基本变量
三选择被试变量
四多自变量和多因变量
五教学实验的特点

第三章心理实验报告
一心理实验报告的基本形式和要求
二统计结果的表述方式
三教学实验报告的重要性及常见问题

第二部分操作实验
第一章变量实验
一有无反馈对速度估计准确性的影响
二迷宫实验
三两点阈测量
四动觉后效实验(检查系统误差)

第二章反应时
一视觉简单反应时
二听觉简单反应时
三视觉选择反应时
四听觉选择反应时
五视觉辨别反应时
六听觉辨别反应时
七反应时间和运动时间

第三章传统心理物理法
一极限法测定几种频率的听觉阈限
二平均差误法测定线段长度差别阈限
三恒定刺激法实验
四对偶比较法制作颜色爱好量表
五等级排列法制作心理顺序量表

第四章现代心理物理法
一信号检测论(有无法)
二信号检测论(迫选法)
三信号检测论(评价法)
四信号检测论(再认)

第五章感觉实验
一颜色混合
二明度辨别
三闪光融合频率
四影响闪光融合频率的因素
五觉定位
六动觉差别阈限
七暗适应
八痛阈与耐痛阈测定

第六章知觉实验
一大小知觉恒常性
二深度知觉
三空间知觉
四时间知觉(无反馈)
五时间知觉(有反馈)
六速度知觉(无反馈)
七速度知觉(有反馈)
八似动现象
九双眼视差(立体镜)

第七章学习与记忆
一不同报告方法的瞬时记忆容量
二短时记忆(图形再认)
三长时记忆(比较有意义和无意义材料的不同识记效果)
四条件反射
五不同学习材料的记忆广度
六空间位置记忆广度
七系列位置效应
八概念形成
九学习迁移
十前摄作用和倒摄作用
十一集体学习曲线
十二动作技能迁移(镜画实验)

第八章现代认知心理学
一表象的心理旋转
二句图匹配
三短时记忆的视觉和听觉编码
四短时记忆的信息提取方式
五平行扫描与系列扫描
六错误记忆现象中的内隐性
七字词错觉
八认知方式对表象心理旋转的影响
九非对称性视觉搜索实验(有无特征)
十非对称性视觉搜索实验(多少特征)
十一空白试验法(学习策略)
十二问题解决(河内塔)
十三内隐记忆

第九章情绪和个性
一情绪与皮肤电反应实验
二动作稳定性实验
三音乐能力测验
四认知方式的测定

第十章应用性实验
一广告悦目
二警戒作业绩效的测定
三注意集中(追踪实验)
四划消测验
五注意广度
六注意分配
七注意的优先现象
八Stroop效应
九神经活动的强度特征
十神经活动的灵活性
十一手指灵活性
十二体育实验举例

第十一章发展心理学
一天平任务
二类比推理
三工作记忆容量

第三部分演示实验
一颜色视觉
二知觉的选择性
三知觉的整体性
四知觉的恒常性
五错觉
六注意的稳定性
七想象力
八观察力
九螺旋后效

第四部分学生实验报告举例
一三种不同材料的再认能力测定
二双眼和单眼在辨别深度时的差异研究初探
三遮挡范式下对速度知觉的估计
四内隐社会认知因素对错误记忆的影响
五内外线索对认知方式差异性的影响
六不同感觉通道对注意分配的影响

第五部分大型实验(研究)仪器介绍
一ERP的基本原理及实验
二眼动仪及其理论研究概述
三生物反馈仪及应用研究
主要参考文献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