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卫生学(第9版/本科临床/配增值)
  • 卫生学(第9版/本科临床/配增值)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卫生学(第9版/本科临床/配增值)

少量画线或笔记

8.51 1.4折 62 八五品

仅1件

四川成都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朱启星 著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09

版次9

装帧平装

货号1802857450333900802

上书时间2024-06-18

小窗空对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商品描述
B-510118001-054-1-2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朱启星 著
  • 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8-09
  • 版次 9
  • ISBN 9787117263764
  • 定价 62.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大16开
  • 纸张 胶版纸
【内容简介】

全国高等学校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专业第九轮 规划教材修订说明

 

全国高等学校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专业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规划教材自1978年第1轮出版至今已有40年的历史。几十年来,在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的领导和支持下,以裘法祖、吴阶平、吴孟超、陈灏珠等院士为代表的我国几代德高望重、有丰富的临床和教学经验、有高度责任感和敬业精神的国内外著名院士、专家、医学家、教育家参与了本套教材的创建和每一轮教材的修订工作,使我国的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教材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多到精,不断丰富、完善与创新,形成了课程门类齐全、学科系统优化、内容衔接合理、结构体系科学的由规划教材、配套教材、网络增值服务、数字出版等组成的立体化教材格局。这套教材为我国千百万医学生的培养和成才提供了根本保障,为我国培养了一代又一代高水平、高素质的合格医学人才,为推动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做出了历史性巨大贡献,并通过教材的创新建设和高质量发展,推动了我国高等医学本科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促进了我国医药学相关学科或领域的教材建设和教育发展,走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医药学教育和卫生事业发展实际的具有中国特色医药学教材建设和发展的道路,创建了中国特色医药学教育教材建设模式。老一辈医学教育家和科学家们亲切地称这套教材是中国医学教育的“干细胞”教材。

 

本套第九轮教材修订启动之时,正是我国进一步深化医教协同之际,更是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和医学教育改革全方位深入推进之时。在全国医学教育改革发展工作会议上,李克强总理亲自批示“人才是卫生与健康事业的第1资源,医教协同推进医学教育改革发展,对于加强医学人才队伍建设、更好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并着重强调,要办好人民满意的医学教育,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奋力推动建设健康中国。

 

教材建设是事关未来的战略工程、基础工程,教材体现国家意志。人民卫生出版社紧紧抓住医学教育综合改革的历史发展机遇期,以全国高等学校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专业第九轮规划教材全面启动为契机,以规划教材创新建设,全面推进国家级规划教材建设工作,服务于医改和教改。第九轮教材的修订原则,是积极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医教协同、进一步推进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努力优化人才培养结构,坚持以需求为导向,构建发展以“5+3”模式为主体的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体系;强化临床实践教学,切实落实好“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的要求,提高医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

 

在全国医学教育综合改革精神鼓舞下和老一辈医学家奉献精神的感召下,全国一大批临床教学、科研、医疗第1线的中青年专家、学者、教授继承和发扬了老一辈的优秀传统,以严谨治学的科学态度和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积极参与第九轮教材的修订和建设工作,紧密结合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培养目标、高等医学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和医药卫生行业人才的需求,借鉴国内外医学教育教学的经验和成果,不断创新编写思路和编写模式,不断完善表达形式和内容,不断提升编写水平和质量,已逐渐将每一部教材打造成了学科精品教材,使第九轮全套教材更加成熟、完善和科学,从而构建了适合以“5+3”为主体的医学教育综合改革需要、满足卓越临床医师培养需求的教材体系和优化、系统、科学、经典的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专业课程体系。

 


【作者简介】

副主编简介

 

牛 侨

 

男,1955年3月10日出生于北京。现任山西医科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预防医学研究所所长,环境因素与人群健康山西省重点实验室主任,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神经毒理学会、国际职业卫生学会、美国毒理学会成员;中华预防医学会名誉理事、劳动卫生与职业病分会副主任;中国毒理学会常务理事、神经毒理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华医学会行为医学分会委员。

 

从事教学工作至今30年。发表论文261篇。获中华预防医学会科技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发展贡献奖1项,山西省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山西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获“山西省教学名师”“山西省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山西省教科文卫体五一劳动奖章”称号。

 

吴小南

 

男,1963年7月生于福建省南安市。现任厦门医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民主同盟第十届、第十一届、十二届中央委员、福建省第十一届、十二届人大常委,中国营养学会理事、福建省营养学会理事长。

 

从事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领域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工作至今33年,发表论文80多篇(其中SCI收录22篇),获得省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省级医学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获“福建省高校教学名师”称号。

 

张正东

 

男,1964年12月生于江苏。医学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现代毒理学重点实验室主任,南京医科大学特聘教授、教学名师。先后承担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内的项目10余项,发表通讯作者SCI收录论文110余篇。中国环境诱变剂学会理事、中国毒理学会遗传毒理学会常务委员等。 

 

从事预防医学教学工作至今32年,先后主持获教育部高校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中华医学科技奖三等奖2项、中华预防医学科学技术奖三等奖1项;入选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江苏省高等学校优秀科技创新团队带头人、江苏省“333工程”第二层次培养对象等;获江苏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高等医学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副主编规划教材《分子毒理学》《预防医学》等。

 

姚应水

 

 

 

男,1972年5月出生,安徽铜陵人,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皖南医学院慢性病防制研究所所长,预防医学省级特色专业负责人,“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负责人;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医药统计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等;《中华预防医学杂志》通讯编委、《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常务编委等。

 

从事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教学、科研工作至今24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SCI收录40余篇)。主编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规划教材《流行病学》《心理统计学》《预防医学》等8部;副主编、参编《医学统计学》《临床流行病学》等教材14部。获安徽省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安徽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安徽省教学名师。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