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采访教程(第2版)
  • 新闻采访教程(第2版)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新闻采访教程(第2版)

3.9 1.4折 28 九品

仅1件

四川成都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刘海贵 著

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10

版次2

装帧平装

货号1801867562000158722

上书时间2024-06-15

小窗空对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商品描述
B-510118001-054-3-9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刘海贵 著
  • 出版社 复旦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1-10
  • 版次 2
  • ISBN 9787309083514
  • 定价 2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48页
  • 字数 257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复旦博学·新闻与传播学系列教材
【内容简介】
    《复旦博学·新闻与传播学系列教材:新闻采访教程(第2版)》系统讲授了新闻采访的特点以及必备的知识、方法,阐述了新闻工作的要求、条件,介绍了新闻采访在实施和运作过程中的种种策略和应变手段。作者还结合新闻事件的变化,对近年来媒体频频出现的连续报道、深度报道、批评性报道、预测性报道、精确性报道和媒介融合等,作了精彩的阐释和讲评。
    《复旦博学·新闻与传播学系列教材:新闻采访教程(第2版)》作者从事新闻采访研究和教学近40年,他所编著的《中国新闻采访写作教程》、《复旦博学·新闻与传播学系列教材:新闻采访教程(第2版)》等教材的发行总量接近50万册,被全国500余所高校新闻传播院系列为首选教材。在这些著作的基础上,《复旦博学·新闻与传播学系列教材:新闻采访教程(第2版)》(第二版)作了全新修订,体现出强烈的时代特征和中国特色。
    《复旦博学·新闻与传播学系列教材:新闻采访教程(第2版)》可作为新闻传播学科的教材,宣传工作者、新闻爱好者的自学读物,也可供新闻业务进修、提高之用。
【作者简介】
    刘海贵,男,1950年9月出生于上海。现任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专业技术职务二级)、博士生导师、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院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
    复旦大学新闻系毕业留校近四十年来,主要从事新闻传播实务教学和研究,先后主讲新闻采访写作、新闻心理学、当代新闻传播实务研究、新闻名家与名品研究等八门主干课程,主编《现代新闻采访学》、《中国现当代新闻业务史导论》、《中国报业集团发展战略》、《知名记者新闻业务讲稿》、《新闻传播精品导读》和合著《新闻心理学》、《新闻采访写作新编》、《深度报道探胜》等专著、教材近三十部。曾先后担任复旦大学新闻系新闻专业主任、副系主任、新闻学院副院长、中国新闻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新闻心理学会副会长、教育部新闻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等职;荣获上海市优秀新闻工作者、上海市“育才奖”等称号,兼任三十余所高校、媒体兼职教授、特约研究员和顾问,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目录】
二版前言

第一章 总论
第一节 新闻采访的定义
第二节 新闻采访的特点
第三节 新闻采访的地位
第四节 新闻采访的方式

第二章 策划与准备(采访前期)
第一节 培养新闻敏感
第二节 熟识新闻价值
第三节 严守新闻政策
第四节 明确报道思想
第五节 获取新闻线索
第六节 精心采访准备
第七节 剖析对象心理
第八节 借力网络传播

第三章 实施与运作(采访中期)
第一节 创造访问条件
第二节 掌握提问技能
第三节 主持调查座谈
第四节 强化现场观察
第五节 重视听觉功能
第六节 坚持当场笔录

第四章 深入与收尾(采访后期)
第一节 注重深入采访
第二节 仔细验证材料
第三节 迅速整理笔记
第四节 积累剩余材料
第五节 认真提炼主题

第五章 人物与事件类新闻采访
第一节 人物新闻采访
第二节 人物通讯采访
第三节 人物专访采访
第四节 事件通讯采访

第六章 时事与政治类新闻采访
第一节 政治新闻采访
第二节 会议新闻采访
第三节 军事新闻采访
第四节 外事新闻采访

第七章 经济与科技类新闻采访
第一节 经济新闻采访
第二节 科技新闻采访

第八章 文体与教卫类新闻采访
第一节 文艺新闻采访
第二节 体育新闻采访
第三节 教育新闻采访
第四节 卫生新闻采访

第九章 社会生活类新闻采访
第一节 社会新闻采访
第二节 灾害新闻采访
……
第十章 特殊类新闻采访
第十一章 新闻报道的基本要求
第十二章 记者修养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