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帝国的想象与建构:美国早期电影史
  • 帝国的想象与建构:美国早期电影史
  • 帝国的想象与建构:美国早期电影史
  • 帝国的想象与建构:美国早期电影史
  • 帝国的想象与建构:美国早期电影史
  • 帝国的想象与建构:美国早期电影史
  • 帝国的想象与建构:美国早期电影史
  • 帝国的想象与建构:美国早期电影史
  • 帝国的想象与建构:美国早期电影史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帝国的想象与建构:美国早期电影史

9 3.0折 30 八五品

仅1件

河南周口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常江 著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12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A91

上书时间2024-05-24

熹阅图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常江 著
  •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1-12
  • 版次 1
  • ISBN 9787301198247
  • 定价 30.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06页
  • 字数 160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帝国的想象与建构:美国早期电影史》是国内第一部综合运用社会科学的思路与方法对美国早期电影进行系统性研究的专著。作者跳出传统的艺术史研究范式和编年体思路,综合运用社会学、政治经济学和文化研究的理论方法,从媒介发展与社会变迁的角度,对20世纪上半叶的美国电影做出了深入的剖析和考察。在作者看来,美国电影业的发展与变迁,由美国社会各个阶层对于建构全球性文化帝国的需求所主导。电影借助自身独特的媒介特征以及两次世界大战期间有利的国内、国际环境,成功地将高度异质性的移民社会建构为具有共同视觉经验的“美利坚民族”,并最终将这一身份“想象”推行至全世界。
【作者简介】
常江,男,吉林长春人,任教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清华大学与美国西北大学联合培养博士。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媒介文化与媒介批评、视听传播理论、媒介社会学等。兼任《新华每日电讯》等报刊专栏作者,另出版译著《文化理论与大众文化导论》、《媒介研究经典文本解读》、《发掘新闻》等。
【目录】
第1章引言:文化帝国主义再思考
1.1文化帝国主义:四种视角
1.2影像、表征与霸权
1.3研究的问题

第2章帝国初现:好莱坞诞生时的美国社会
2.1电影业对新移民的整合
2.2一个国家的诞生
2.3大众文化权力中心的西迁
2.4明星与身份认同
2.5电影成为共享文化
2.6好莱坞走向全世界

第3章帝国影像:文本与身份想象
3.1喜剧电影中的阶级矛盾
3.2幻想中的世界新秩序
3.3历史的重述与重构
3.4从好莱坞看东方
3.5总结:从影像到现实

第4章文化帝国的政治逻辑
4.1国内冲突的淡化与转移
4.2审查与自查
4.3矛盾与争斗
4.4好莱坞与华盛顿的决裂

第5章帝国的建成与好莱坞的衰落
5.1二战时期的美国社会
5.2战时好莱坞的机构变迁
5.3《北非谍影》:文化帝国成功的隐喻
5.4好莱坞的衰落
结论从好莱坞到第三世界
参考文献
附录文中所涉影片列表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