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美育+公益'创新体系建构研究
正版二手书 实拍图发货
¥
20.93
3.1折
¥
68
九品
库存3件
作者刘洋
出版社四川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09
版次1
装帧其他
上书时间2024-11-22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刘洋
-
出版社
四川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20-09
-
版次
1
-
ISBN
9787569029338
-
定价
68.00元
-
装帧
其他
-
开本
16开
-
纸张
轻型纸
- 【内容简介】
-
本书共计五章:分别为“马克思主义理论视域下人的全面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完美人格’的培养;“美育思想的流变及‘美育 公益’概念的理论基础;“国内外高校审美教育的创造性机制探究;“高校美育活动的创新路径及案例分析。
- 【作者简介】
-
刘洋(1979年5月1日)女,四川省彭州市人,助理研究员,2001年毕业于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2008年获华东师范大学法学院硕士学位。四川师范大学团委书记,四川师范大学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办公室主任,四川师范大学美育学校办公室主任。
- 【目录】
-
章 马克思主义理论视域下人的全面发展
节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与“美”
一、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二、马克思“美的规律”理论
三、“人的全面发展”与“美”
第二节 “人的全面发展”的中国化进程
一、中国共产党历届领导人对人的发展问题的探讨
二、社会主义中国“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可能
三、社会主义中国“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路径
第二章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完美人格”的培育
节 新时代“完美人格”的基本内容
一、完美人格是“真善美”的统一
二、完美人格是“知情意行”的统一
第二节 新时代“完美人格”的实现路径
一、新时代“完美人格”的外在推动因素
二、新时代“完美人格”的内在生成动力
第三章 美育思想的流变及“美育+公益”概念的理论基础
节 西方美育思想与公益结合的理论可能性
一、席勒美育理论及其当代影响
二、叔本华的生命意志美学中的美育思想
三、尼采强力意志美学中的美育思想
四、克罗齐的表现论关学中的美育思想
五、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美学中的美育思想
六、海德格尔论艺术与人的诗意栖居中的美育思想
七、伽达默尔的解释学美学中的美育思想
八、德里达及其解构论美学中的美育思想
第二节 中国传统美育思想与公益的理论衔接点
一、先秦美学中的美育思想
二、秦汉美学中的美育思想
三、魏晋南北朝关学中的美育思想
四、隋唐美学中的美育思想
五、宋辽金元美学中的美育思想
六、明清美学中的美育思想
第三节 中国近现代美育思想与公益的理论关联
一、蔡元培的美育思想
二、梁启超的美育思想
三、王国维的美育思想
四、朱光潜的美育思想
第四章 国内外高校审美教育的创造性机制探究
节 高校“美育+公益”概念的生成机制
一、“美育+公益”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二、人才培养,高校“美育+公益”的核心力量
三、科学研究,高校“美育+公益”的重要保障
四、社会服务,高校“美育+公益”的直接表现
五、文化传承与创新,高校“美育+公益”的存在之本
第二节 国内外高校关于“美育+公益”的创造性机制
一、国内部分师范类院校关于“美育+公益”的创造性机制
二、国内部分非师范类高校关于“美育+公益”的创造性机制
三、国外部分学校艺术教育及慈善相关情况
第五章 高校“美育+公益”的“第三课堂”创新模式建构
节 美育的课堂: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准备期
一、美育课程体系的设置改进
二、美育教师队伍的建设完善
三、美育教学实施的过程分析
四、美育教学过程的反思
第二节 美育的第二课堂:教育与实训连接的发酵期
一、以美育为导向的教育理念革新
二、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外艺术活动
三、以学校为平台的美育资源保障
第三节 美育的第三课堂:美育与公益交互的拓展期
一、“美育+公益”与地域性传统文化调研
二、“美育+公益”与常规性社会服务践行
三、“美育十公益”与专业性支教活动实施
四、“美育+公益”与“第三课堂”创新建构
后记
内容摘要
本书首创性地提出高校“美育+公益”的概念或许会对大家有所启益。“美育+公益”其实质上是将美育的理念内容通过公益的实践形式呈现出来,同时,又在公益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渗透与深化美育思想,进而在二者的共进共鸣中培育与践行当代青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本书集中研究了新时代我国高校美育工作的现实问题与理论困境,以马克思主义理论视域下“人的全面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完美人格”的培育以及中西美育历史的重要思想为理论依托,通过对国内外三十余所高校在美育工作中宝贵经验的针对性考察,研究了国内外高校审美教育的创造性机制。特别需要指出的是,编写组依托所在高校,即四川师范大学,对其近年来美育工作的成果进行了细致考论,进而在目前高校已有的“课堂”与“第二课堂”的长效机制中,开辟以“美育+公益”为轴心的“第三课堂”创新模式,从形而下的角度论证了“美育+公益”概念的切实可行性。我想,本书不仅可作为四川师范大学未来美育工作的重要参考书,亦可作为全国高校美育工作同仁们暇余时讨论的些许话题。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