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剧与海派文化(中国戏曲艺术与地方文化丛书07)
¥
10
1.1折
¥
88
九品
仅1件
作者褚伯承 著;刘祯 主编
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05
版次1
装帧其他
货号7-5
上书时间2024-11-08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褚伯承 著;刘祯 主编
-
出版社
江苏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20-05
-
版次
1
-
ISBN
9787214242204
-
定价
88.00元
-
装帧
其他
-
开本
16开
-
纸张
纯质纸
-
页数
309页
-
字数
240千字
- 【内容简介】
-
作为海派文化的一颗璀璨明珠,沪剧的发展始终和申城的历史变迁紧密相关。当上海还是一个默默无闻的江南小镇时,早期沪剧就在它的四周乡镇孕育形成。开埠伊始,艺人们逐渐进入城区,先后把它改名为“本滩”和“申曲”。从街头卖艺、茶楼坐唱,到跻身于当时竞相开办的各种游乐场和剧场,沪剧的发展轨迹和城市面貌的历史变迁大体吻合。沪剧也因此被称为“上海活的文化记忆”和“艺术名片”。
- 【作者简介】
-
褚伯承,沪剧史专家,国家一级编剧。上海戏剧学院毕业后,在上海市文化局机关工作多年,先后担任上海文化艺术报编委、编辑部主任和上海沪剧院艺术室主任,兼任上海戏剧文学学会副会长和上海演出家协会理论部主任。
工作之余从事文艺评论和戏剧研究,发表了不少有影响的文章,近年来把重点放在沪剧艺术历史和现状的理论研究上。出版有《乡音魅力》和上海国家级非遗丛书版《沪剧》,与人合作出版有《沪剧史话》和中国剧协线装珍藏版《沪剧》,负责编辑《陈瑜、马莉莉、茅善玉艺术评论选》和《艺海麒麟》等多种学术专著,受到广泛关注和很高评价。
- 【目录】
-
概述
沪剧——海派文化的璀璨明珠
第一章作为海派文化重要源头的早期沪剧
第一节引言
第二节早期沪剧发源于浦江两岸乡镇的山歌俚曲
第三节很早就形成“说新闻、唱新闻”的传统
第二章与开埠初期的上海城市同步崛起
第一节引言
第二节《先辈图》上的斑斑泪痕
第三节抓住历史机遇,实现鹞子翻身
第四节筱文滨临危受命扛大旗
第五节双峰对峙的舞台竞争
第六节一出《游码头》,热唱大世界
第七节四大班争锋,飚戏上海滩
第三章沪剧西装旗袍戏成为海派文化的亮丽旗帜
第一节引言
第二节沪剧西装旗袍戏的由来和兴起
第三节一份弥足珍贵的艺术遗产
第四节号称“水泊梁山”的“申曲托拉斯”
第五节小囡班飞出金凤凰
第四章沪剧现代戏引领海派文化与时俱进的潮流
第一节引言
第二节沪剧现代戏的第一声春雷
第三节超越时空的艺术魅力
第四节阿庆嫂因何成为家喻户晓的艺术典型
第五节红灯是怎样点亮的
第六节从《雷雨》改编看沪剧的曹禺情结
第七节土编剧写出了传世作
第五章为海派文化崛起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沪剧表演艺术家
第一节引言
第二节从童养媳到申曲皇后
第三节海派大师曾被赶出学堂门
第四节为柔美海派引进黄钟大吕
第五节小裁缝创立了“麒派沪剧”
第六节戏曲舞台第一个阿庆嫂
第七节海派一绝,千手观音
第八节一曲惊爆上海滩
第九节“杨八曲”的魅力和海派文化真谛
第十节创造舞台真善美
第十一节如梦瑰丽的海派艺术人生
第六章新时期沪剧对海派文化的开拓和升华
第一节引言
第二节“敢为天下先”的海派文化追求
第三节改革开放年代的青春之歌
第四节《今日梦圆》和上海地铁同步亮相
第五节为海派风采的戏曲陈白露鼓掌
第六节给新人以“活的生命”
第七节“英雄花旦”的自我超越
第八节紫竹调唱响维也纳金色大厅
第九节青衣转身也铿锵
第十节“五朵金花”中的“海派另类”
第十一节大山里来的海派剧作家
第十二节幕后金丝鸟,一片赤子心
第七章站在海派文化发展新的十字路口
第一节引言
第二节家乡戏也遭遇生存危机
第三节突破困境,实现剧目创新
第四节沪剧舞台有了后来人
第五节春在溪头荠菜花
参考书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