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祖宗之法:北宋前期政治述略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祖宗之法:北宋前期政治述略

70 九五品

仅1件

江苏苏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邓小南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时间2006-09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4-18

最强周庄的书柜

已实名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邓小南
  •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出版时间 2006-09
  • 版次 1
  • ISBN 9787108025289
  • 定价 28.5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其他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553页
  • 字数 448千字
【内容简介】
作为儒家礼制的核心,祖宗崇拜的原则与实践对于中国古代的政治、法律、社会等诸多方面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在宋代,这种原则与实践凝聚为所谓“祖宗之法”。围绕“祖宗之法”,在宋代曾有许多不尽相同的提法,例如“祖宗法”、“祖宗家法”、“祖宗之制”、“祖宗典制”等等。诸多说法的共同之处,在于对本朝前代帝王所施行法度中一以贯之的精神之追念与推崇。

   赵宋王朝的所谓“祖宗之法”,并不是一个新鲜的论题。遵行“祖宗之法”,说得浅白一些,就是“一切按祖宗的既定方针办”。这一类寻求既定方针的思维方式,执行者对于既定方针的界定修饰,以及在“既定方针”的说法下各行其是的做法,自古至今的人们都并不陌生。

  “祖宗之法”在宋人看来,是治理国事的“法宝”,既包括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也包括统治者该有的治事态度;既包括维系制约精神的规矩设施,也包括不同层次的具体章程。本书就是讨论“祖宗之法”与宋代基本政治格局之间的关系,宋代的政治格局在与“祖宗之法”的互动中得以最终确立。通过这种讨论,不仅揭开了宋代政治史的奥秘,同时也抓住了宋代制度史的精髓,揭示了北宋专制官僚文化精神的特点。
【作者简介】
邓小南,1950年6月生于北京,198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现任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教授。    多年从事中国古代史教学与科研工作。主要研究领域为宋史、中国古代官僚制度史、唐宋妇女史。学术成果包括《宋代文官选任制度诸层面》等专著,以及发表于国内外学术刊
【目录】
序引:问题的提出

  一、 关于政治史研究:以宋代为例

  (一)“问题意识”:政治史的研究导向

  (二)过程·行为·关系:政治史讨论的对象

  (三)学术创新:学人永远的追求

  二、关于宋代的“祖宗之法”

  (一)“祖宗之法”:宋代政治史的核心问题

  (二)“做法”与“说法”

  三、关于本书的基本内容

  (一)本书希望讨论的问题

  (二)本书的篇章安排

第一章   家法与国法的混溶

  ——“祖宗”与“祖宗家法”

  一、“奉宗庙社稷,承祖宗休烈”:两汉时期对于“祖宗”的尊崇

  (一)“宗庙社稷”与“尊祖敬宗”

  (二)“汉家故事”与“祖宗之制”

  二、“祖宗之法,期于慎守”:唐、五代时期对于“祖宗成规”的强调

  (一)“念尔祖宗,宁我宗社”

  (二)“祖宗成式,修举罔坠”

  (三)“但遵故事,合举成规”

  三、“祖宗法度,乃是家法”:“正家之法”与赵宋的“祖宗家法”

  (一)宋人对于李唐史事的反思

  (二)从“保守门户”到“嗣守祖宗基业” 

  (三)“祖宗家法”:帝王的“家事”与“国事”

第二章      走出五代

  ——十世纪中原王朝统治人群的转变

  一、五代宋初统治人群中民族色彩的淡出

  (一)五代时期的民族混溶

  (二)民族色彩的淡出与“胡/汉”语境的消解

  二、走向再造:十世纪前中期的文臣群体

  (一)重“流品”与抑“浮薄”

  (二)“崇尚”与“荡涤” 

  (三)“文士”与“吏能”

  (四)交汇与再造

  三、导向的确立:“欲武臣读书”与“用读书人”

  (一) 宋初对于“读书”的提倡

  (二)关于“宰相须用读书人”

  (三)关于“事业付之书生”

  (四)文武兼长与文武分途

第三章  “事为之防,曲为之制”  

  ——太祖、太宗的创法立制与“祖宗之法”基调的形成

  一、“变家为国”:北宋初年政治格局的形成

  (一) 从军阀到君主

  (二)重建集权:从收兵权开始

  二、波折中的调整:北宋初期的政治中枢

  (一)宋初的“二府”与“废坐论之礼”

  (二)走向外朝:宋初的枢密院及其长官

  三、“事为之防,曲为之制”:宋代“祖宗之法”的实质

  (一)“事为之防,曲为之制”的提出

  (二)重在防范“内患”的防弊之政

第四章  从“保祖宗基业”到“守祖宗典故”

  ——真宗朝的过渡

  一、“祖宗法制具在”与“务行故事”

  (一)并非顺畅的皇位交替

  (二)遵先朝成宪,守“祖宗基业”

  二、后澶渊时代与“神道设教”

  (一)再受“符命”:“天书”与“圣祖”

  (二)“神道设教”:殊尤之瑞与治世之灾 

  三、“务行故事”原则的确立

  (一)抵触与困惑

  (二)“典故所无不可听”

第五章  “祖宗之法”的正式提出

  ——仁宗朝前期

  一、 “祖宗法不可坏”

  (一)“遗诏”与“遗诰”:乾兴与明道

  (二)“祖宗法”的明确提出

  二、 故事、《圣政》与《宝训》

  (一)《宝训》、《圣政》的修纂

  (二)《宝训》、《圣政》的基本体例

  (三)进读与阐论:对于故事的“发明”

  三、从“奉行圣旨”到“共治天下”

  (一)“皇王之道”与“君臣之际”

  (二)“比隆汉唐”与“称说三代”

  (三)从“奉行圣旨”到“共治天下”

第六章  概览:“祖宗之法”对于两宋政治的影响

  ——北宋中期到南宋后期

  一、“法祖宗”与“不足法”:北宋中后期的朝政风波

  (一)从“庆历新政”到“熙丰新法”

  (二)从“更化”到“绍述”

  二、“我朝家法,远过汉唐”:南宋时期对于“祖宗家法”的尊崇

  (一)“绍祖宗垂创之基”

  (二)“本朝家法,远过汉唐”

  (三)“乞复旧典以彰新化”

  三、附谈“祖宗之法”的诠释与“祖宗”形象的塑造:从北宋中期到南宋后期

  (一)对于“祖宗之法”的主观诠释

  (二)“道理最大”说的提出及其阐发

  (三)兼谈宋人对于“祖宗”形象的塑造

结语:对于“祖宗之法”的再认识

  一、“祖宗之法”与宋代政治

  (一)稳定至上:“祖宗之法”的中心目标 

  (二)防微杜渐:“纪纲”与“和气”

  二、虚实之间:再谈“说法”与“做法”

  (一)宋人的“本朝”史观

  (二)被尊崇与被利用

赘语

参考书目

出版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