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蚌埠禹会村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蚌埠禹会村

上书量大,无法上传实图。品佳,放心下单。不满意,包退货。客服16小时在线,保您售后无忧。

168 6.0折 280 九五品

仅1件

山东济南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徽省蚌埠市博物馆 编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11

版次1

装帧精装

上书时间2024-12-17

旧书济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徽省蚌埠市博物馆 编
  •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3-11
  • 版次 1
  • ISBN 9787030391964
  • 定价 280.00元
  • 装帧 精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486页
  • 字数 730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蚌埠禹会村》报道了安徽省蚌埠市禹会村遗址2006年勘察、钻探和2007。2011年发掘的全部资料,并公布了多学科测试研究的最新成果。禹会村遗址是淮河中游地区龙山文化阶段发掘规模大、研究领域广泛的考古发掘和研究报告。遗址以特征明显的祭祀遗迹和遗物,显现了这处龙山文化晚期遗存的重要学术价值。遗址中经过人工堆筑铺垫的大型祭祀台基、专属的祭祀通道、不同类型的祭祀坑、简易式工棚建筑和特征明显的祭祀器具等,对考证具有地域之争的涂山地望、解读“禹会诸侯”事件有一定的意义。禹会村遗址的考古资料,不仅填补了龙山文化的地域性空白,而且,确立了龙山文化一个新的地方类型——禹会村类型。同时,对龙山文化中晚期阶段南北文化的交流、碰撞和融合,有了更详尽的了解。
  《蚌埠禹会村》适合于考古学、历史地理学、文献学、博物馆学、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者及大专院校相关的专业人员和文物爱好者阅读、参考。
【目录】
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蚌埠历史沿革

第三章蚌埠地区史前遗址的调查与勘探

第四章禹会村遗址的发掘
第一节位置和现状
第二节发掘目的
第三节遗址的分区和探方编号
第四节工作概况
第五节文化堆积
一、Ⅰ区地层情况
二、Ⅱ区地层情况
三、Ⅲ区地层情况

第五章遗迹
第一节祭祀遗迹
一、祭祀台基及台基面上的相关设施
二、祭祀沟
三、祭祀坑
四、圆圈遗迹
第二节建筑遗迹
建筑布局、结构及其类型
第三节其他遗迹
一、隔离墙
二、取土坑
三、通道
四、灰沟(HG)
五、灰坑

第六章出土遗物
第一节陶器
第二节石器
第三节石料
第四节骨器

第七章综合研究
第一节年代与分期
第二节与周边同类文化的关系
一、与中原地区龙山文化的比较
二、与黄河下游龙山文化的比较
三、与苏北滁河流域及环太湖地区龙山文化的比较
四、与江汉平原石家河文化的比较
五、与长江流域良渚文化、屈家岭文化的比较
六、禹会村遗址的自身特点

第八章自然科学的测试和研究
第一节禹会村遗址距今4500~4000年龙山文化的环境考古
一、研究区概况
二、研究材料与方法
三、研究结果
四、禹会村遗址龙山文化的考古学年代
五、结论与讨论
第二节禹会村遗址考古地层学特征研究
一、禹会村遗址概况
二、禹会村遗址考古地层主要研究内容
三、遗址地层采样和实验室分析
四、环境代用指标的测试结果
五、结论与讨论
第三节禹会村遗址祭祀遗迹的科学分析
禹会村遗址大型祭祀台基土壤的科学分析
第四节禹会村遗址文化层中正构烷烃分布特征及其意义
一、禹会村遗址及其文化内涵
二、材料及方法
三、讨论
四、结论
五、讨论与结论
第十二节禹会村遗址陶片矿物组成和化学成分的初步分析结果
一、前言
二、研究方法
三、陶片及土壤样品的偏光矿物分析结果
四、陶片化学组成的扫描电镜能谱分析结果
五、结果及讨论
第十三节禹会村遗址祭祀彩石的多种谱学方法研究
一、引言
二、实验部分
三、结果与讨论
四、结论
第十四节禹会村遗址地层孢粉记录的环境和人类活动信息
一、位置、环境与遗址简介
二、材料与方法
三、结果与分析
四、研究区域龙山文化时期的植被、气候环境与人类活动
五、结论
第十五节禹会村遗址Hc测年
一、测年情况
二、几点说明
三、数据结果
四、数据讨论

第九章结语
附表
编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