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书量大,无法上传实图。品佳,放心下单。不满意,包退货。客服16小时在线,保您售后无忧。
¥ 48 4.4折 ¥ 108 九品
仅1件
作者詹姆斯·E·麦克莱伦第三、哈罗德·多恩 著;王鸣阳 译
出版社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07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9-24
本书是当代职业科学史家为非专业的读者和大学生们编写的一本世界科学技术通史读物,旨在提供一幅“全景图”,以满足那些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士的需要。
通过考察从文明之初到21世纪早期科学与技术之间的关系,本书阐明:科学和技术的关系是一个历史过程,而非总是一成不变地结合在一起的。作者循着科学和技术的沿革,从史前期直到当前,查找出说明两者有时结合、有时分离的那些史实,检讨了那种技术即应用科学的流行观点。而且证明:事实上,在19世纪以前的大多数历史条件下,科学和技术一直是在彼此要么部分分离要么完全分离的状况下向前发展的,而且在智识上和社会学上都是如此。技术作为“应用科学”出现是相对晚近的事情,是随着工业界和政府开始资助那些能够直接转化为新技术或改良技术的科学研究才出现的。
本书的一大特色是:摒弃了“欧洲中心论”的编史学观点,以全球视角详述了两个伟大的科学传统:自古以来各个社会都在资助的有用科学传统,以及起源于古希腊的对自然本身进行无功利探求的传统。麦克莱伦和多恩还考察了植根于中国、印度和中南美洲,以及古典时代晚期和中世纪时期一系列近东帝国的科学传统。通过这种比较视野,两位作者阐释了西方世界、17世纪科学革命、工业革命,以及现代科学技术联姻的兴起。作者在描绘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同时,也尖锐地质疑了当今工业文明的可持续性。
第三版《世界科学技术通史》提供了一个扩展的“开篇语”,并大大拓展了其对工业文明,以及基于现代电网的技术超级系统的论述;互联网和社交媒体受到了更多的关注;一些事实和数据作了更新。本书还列出了一个全面的“进一步的读物”,包括主要的出版文献,以及为学生和非专业读者提供的经过审查的网站和互联网资源列表。
本书获得2000年度美国世界史协会图书奖,除中文版外,还被译为德文、土耳其文、韩文出版。
詹姆斯?E?麦克莱伦第三(James E. McClellan Ⅲ,1946― ),1975年获普林斯顿大学博士学位,现为美国史蒂文斯理工学院科学史教授。著有《科学重组:18世纪的科学学会》、《殖民主义与科学:旧王朝时代的圣多曼格》等。论著《专家控制:巴黎皇家科学院的出版委员会(1700―1793)》获美国哲学会颁发的2003年度刘易斯奖。
哈罗德?多恩(Harold Dorn,1928―2011),1970年获普林斯顿大学博士学位,曾任美国史蒂文斯理工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系科学技术史名誉教授。著有《科学地理学》等。
前言 / 001
开篇语 / 005
第一编 从起源到古代终结 / 001
第一章 人类的出现:工具与工具制造者 / 004
第二章 农民时代 / 018
第三章 法老与工程师 / 034
第四章 得天独厚的希腊 / 062
第五章 亚历山大及之后 / 089
第二编 世界人民的思与行 / 111
第六章 永恒的东方 / 113
第七章 中央帝国 / 133
第八章 印度河、恒河及其他 / 160
第九章 新大陆 / 176
第三编 欧洲与太阳系 / 199
第十章 犁、马镫、枪炮与黑死病 / 202
第十一章 哥白尼掀起一场革命 / 233
第十二章 伽利略的罪与罚 / 257
第十三章 “上帝说‘,让牛顿出世!’” / 287
第四编 科学、技术与工业文明 / 321
第十四章 纺织业、木材、煤与蒸汽 / 324
第十五章 革命的遗产:从牛顿到爱因斯坦 / 345
第十六章 生命自身 / 378
第十七章 工具制造者掌控全局 / 397
第十八章 新亚里士多德学派 / 433
第十九章 核武器、互联网与基因组 / 463
第二十章 当代法老之下 / 491
后记 历史的媒介 / 518
进一步的读物 / 521
译后记 / 559
索引 / 565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