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角与配角:近代中国大转型的台前幕后
¥
8
2.7折
¥
29.8
九五品
仅1件
作者傅国涌
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5-07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027
上书时间2023-03-11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九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傅国涌
-
出版社
长江文艺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5-07
-
版次
1
-
ISBN
9787535430540
-
定价
29.8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其他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11页
-
字数
280千字
- 【内容简介】
-
历史是一个大舞台,舞台、剧本和角色不可分离,主角、配角和群众角色相互依存、制约和转移。本书从角色意识这一新视角观察辛亥革命前后中国近代社会第一次大转型过程中最具典型性和影响力的代表人物,通过其台前幕后的诸多细节,展现出一幅幅历史的真实图景和演变轨迹。
由于作者采取的视角新颖,采掘的史料深博、图片丰富,清末民初维新派与革命派的主角之争,光复会与同盟会的革命“正统”之争,得以更真切地揭示出个中内幕;袁世凯这一传统型主角的近世标本,描画得活灵活现;梁启超处于进退之间的角色尴尬,刻写得恰如其分;黄兴与孙中山作为配角与主角的最佳模式,宋教仁作为健全的角色意识的杰出代表,蔡锷作为不争主角争人格的阳光人物,更是形象生动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引起无尽的喟叹、思索和感佩。
- 【作者简介】
-
傅国涌,1967年生于浙江乐清,现居杭州。独立撰稿人。著有《追寻失去的传统》、《1949年:中国知识分子的私人记录》、《脊梁:中国三代自由知识分子评传》(与樊百华等合著)、《叶公超传》、《金庸传》、《百年寻梦》等,1999年以来在《书屋》、《随笔》、《东方》、《读书》
- 【目录】
-
前言 角色意识:解读近代中国转型的一个新视角
一、“大丈夫当如此也”和“彼可取而代也”
二、剧本之争还是舞台之争?
三、“他日革命告成,先生其为帝王乎?抑为民主乎?”
四、孙黄辞职:“固自高出寻常万万也”
五、如何进入“依和平秩序竞争之轨道”
六、需要健全的角色意识
康有为与孙中山:谁是主角?
一、康有为要孙中山“拜师”才可结交
二、“托故不见”孙中山
三、新加坡事件:康孙合作终成空
四、康、孙之间的自立会群豪
五、康有为自许太过,终致两派交恶
黄兴与孙中山:配角与主角的最佳模式
一、“孙氏理想,黄氏实行”
二、可贵的配角意识
三、分歧仍然难免
四、“雄而不英”:黄兴的局限
五、世上已无黄克强
章太炎、陶成章与孙中山、陈其美:革命“正统”之争?
一、光复会与同盟会的合与分
二、章太炎、孙中山的早期关系
三、章太炎、陶成章与孙中山分歧的开始
四、陶成章之死和陈其美
五、“章疯子”不疯
袁世凯:传统型主角的近世标本
一、“非袁不可”
二、兵变之谜
三、“办共和”
四、将天下变为囊中物
五、容不下“七嘴八舌”的国会
六、“非去袁不可”
宋教仁:健全的角色意识
一、“不如另外早自为计”
二、“英而不雄”:总是“自许”本为虚
三、与孙中山、胡汉民等产生分歧
四、“以政治为生命”
五、从革命党到普通政党
六、宋教仁之死的直接原因
七、到底谁是“宋案”的真正主使人?
梁启超:进退之间的角色尴尬
蔡锷:不争主角争人格
后记
主要参考书目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