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知天下丛书·西方文明的摇篮:古巴比伦
  • 图知天下丛书·西方文明的摇篮:古巴比伦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图知天下丛书·西方文明的摇篮:古巴比伦

10 4.0折 25 九五品

库存2件

重庆渝中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郑殿华、李保华 著

出版社新世界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07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3-07-02

重庆书院子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郑殿华、李保华 著
  • 出版社 新世界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2-07
  • 版次 1
  • ISBN 9787510430794
  • 定价 25.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166页
  • 字数 200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人类最早的文明发祥地在哪里?当然是在两河流域无论是金戈铁马的巫术帝国、人类历史上第一位改革家和立法者乌尔纳木,还是人类最早的学校教育和图书馆、刻在泥板上的楔形文字,以及史诗文学和神秘的宗教,还有人类七大奇迹之一的“巴比伦空中花园”,这一切成就均使巴比伦文明成为不朽的文明瑰宝。
【目录】
一、跌宕起伏的历史
纳拉姆·辛(约公元前2291—公元前2255年)统治时期,阿卡德王国的势力再度扩张。他自称“四方之王”“普天下之王”。纳拉姆·辛死后,阿卡德王国逐渐衰落。其继任者沙尔·卡利·沙里(约公元前2254—公元前2230年)死于宫廷政变。约公元前2191年,来自东北面山区游牧的库提人入侵南部两河流域,灭亡了阿卡德王国。

1.文明的孕育
2.文明的创造者
3.霸业的迭兴

二、巴比伦社会生活
中亚述时期,王权进一步加强,名年官和长老会议等徒具形式。专属于国王的官吏已产生,常备兵也出现了。在王权加强、奴隶制发展的条件下,中亚述时期出现了一部法典,史称《中亚述法典》。法典泥板保存下来的主要有三表,第一表有20条,规定有关地产、房屋方面的权利和义务;第二表有12条,规定有关债务,抵押、买卖等方面的权利和义务;第三表有59条,规定有关婚姻、家庭等方面的权利和义务。法典对于了解当时亚述社会状况,提供了重要材料。

1.苏美尔城邦
2.阿卡德王国
3.乌尔第三王朝
4.古巴比伦王国
5.亚述帝国
6.新巴比伦王国

三、神圣的法律
法典中的刑名主要为死刑,罚金和实物赔偿。死刑由司法当局执行。罚金则无须通过司法当局,直接由当事人交给受害一方。可见,法典中还残存着原始社会按既定习俗自行调解争端的遗风。不过,《乌尔纳木法典》有关伤害罪的条文不见《汉谟拉比法典》中使用的同态复仇的原则。有人认为,这表明苏美尔人的文明程度较之立国之初的阿摩利人更高些。有人则认为同态复仇尽管残酷,但较之货币赔偿更能保证人身安全,何况《汉谟拉比法典》提到的同态复仇原则只适用于全权自由民而不适用于穆什根努(无公民权的自由民)。

1.第一位改革家和立法者
2.人类历史上最早的一部法典
3.保存完整的最早一部法典
4.巴比伦后期的法律

四、文明刻在泥板上
人之所以称为人在于其有语言文字,正是由于文字的发明,人类才结束了漫长的野蛮、混沌的境况,开始踏上文明的道路。语言是人们进行思维和交流的工具,文字则是记录语言的工具,它使各种信息既能送到远方,又能传及后人,这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根本特征之一。

1.楔形文字
2.从象形文字到楔形文字
3.从象形文字到音节文字
4.苏美尔语
5.阿卡德语
6.楔形文字的传播
7.楔形文字的释读
8.书写材料和书吏阶层

五、最早的教育
文明的发展和传播离不开文字,离不开图书,也离不开学校,它们是文明和文化发展和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巴比伦文明的兴起、发展和传播为此提供了最早和最好的例证。
……
六、神秘的宗教
七、绚烂的文学艺术
八、丰富多彩的生活习俗
九、成就显著的科学技术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