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世紀中國文化地圖 第一卷
  • 21世紀中國文化地圖 第一卷
  • 21世紀中國文化地圖 第一卷
  • 21世紀中國文化地圖 第一卷
  • 21世紀中國文化地圖 第一卷
  • 21世紀中國文化地圖 第一卷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21世紀中國文化地圖 第一卷

7 1.8折 39.8 九品

仅1件

湖南长沙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朱大可、张闳 编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3-11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3-11-22

低价好书拍卖店铺

已实名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朱大可、张闳 编
  •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3-11
  • 版次 1
  • ISBN 9787563342778
  • 定价 39.8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77页
  • 字数 482千字
【内容简介】
采风,一个遥远而原始的寻找民间文化思想真实状态的手段,为我们保存了很多极其珍贵的文化。有言二十世纪的精神动乱,我们处于丧失自己的预言精神的危难之中,中国游戏精神和后现代主义,从拒绝关怀未来的角度,深化了这一事端的后果。先知早已化为尘埃,只有他们的姓氏,滞留在历史的遥远景象里,仿佛是一些与我们完全无关的事物。本书从这一思考出发,留住那些最真诚的声音和文字……
本书是2001-2002年中国内地文化成果的一部“国风”式双年展,内容包括年度文化批评的精华文献、流行关键词及其阐释、文化事件年表等三大部分。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知识分子的蜕变和分化,已经成为最重要的文化景观。知识分子从庞大的国家主义话语体系中分裂而出,经历剧烈的动荡和改组,分化为诸多拥有不同的价值观念、立场、利益份额以及话语方式的群体。建构批评者敞亮的独立叙事以及自主的话语权,正是本书编撰者的基本理念,作者坦言不能指望中国文化在短时间内发生戏剧性的飞跃,但一种“国风”式的文本采集作业却是变化的开端,这不是浮夸的所谓“打造经典”工程,而是要为那些独立叙事的声音在飞速行进的历史中存档,令其成为新叙事行动的参照文本,或是为知
【作者简介】
朱大可,当代著名文化批评家,学者,小说及随笔作家。祖籍福建武平客家,1957年生于上海,现居上海。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澳大利亚悉尼理工大学哲学博士,悉尼大学亚洲研究学院访问学者。崛起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曾是当时先锋文化的重要代言人。目前主要从事中国文化研究与批评。其著述有《燃烧的迷津》和《聒噪的时代》等。以新锐的思想和独特的话语方式见长,在中国文化界负有盛名,被认为是中国最优秀的批评家之一。
张闳,江西人,1962年生。曾为医生,后就读于华东师范大学,文学博士,现任教于上海师范大学,主要从事当代文学及文化符号学研究。倡导文本细读和精确、犀利的意识形态符号解析批评,为新生代批评家代表人物之一。著有批评文集《内部的风景》、《声音的诗学》等。
【目录】
文化批评文选
文学批评文选
2001年
双城记
革命的“灰姑娘
诗歌公社的生产美学
鲁迅式破折号
身体的叙事
2002年
在小说与传记的重合处:梅女士出洋
诗歌的风箱
饥饿的踪迹:《江雪》中的胃的消失与呈现
《上海宝贝》到西方及其他
作为幽灵的后现代——20世纪90年代诗歌中的城市空间
电影批评文选
2001
后现代,杭州还是汴洲?
“旧约”:讲中文的同性恋电影
悲情故事里的饮食男女
狂奔的女性政治学
2002
公共权力:女贼爱衙役,我们爱你们
跨国制作、商业电影与消费文化:《大腕》的文化分析
电影为什么这没“红”?
艺术批评文选
2001
新巴洛克式神话:关于魔法、失乐园和白日梦——记刘大鸿的象征绘画
被附体的灵魂,或疯狂的躁动
行为艺术是一种强迫症
当代艺术中的摄影媒介热
2002
《空城记》:对徐累绘画的解读
行为艺术的国际化与本土化境遇
中国当代艺术的异型地
音乐批评文选
2001
另一种颠覆,或摇头——电子乐的历史与阶级意识
中国的摇滚——大众和个人的想象
你好,我是混地下的
灵魂苏醒的一些方面——兼对2000年后歌曲歌唱性的考察
2002
摇滚的权利、梦想与蜕化
不是音乐是什么?——窥中国地下摇滚的精神场景
大众文化批评文选
2001
口香糖与爱情:欲望的虚幻满足
作为欲望迷宫的酒吧
封面女郎:凝视·面容的形而上学
上海:情欲在尖叫
上海市民的身份焦虑
2002
家乐福:语法、物品及娱乐的经济学
黄段子:一种以色情面貌出现的反色情材料
失落的庭院·文人·冷风景
文化关键词
文化事件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