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佛教的复兴
  • 中国佛教的复兴
  • 中国佛教的复兴
  • 中国佛教的复兴
  • 中国佛教的复兴
  • 中国佛教的复兴
  • 中国佛教的复兴
  • 中国佛教的复兴
  • 中国佛教的复兴
  • 中国佛教的复兴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佛教的复兴

品如图

160 八五品

仅1件

上海宝山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美]霍姆斯·维慈 著;王雷泉 译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6-12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6.1

上书时间2024-06-26

涛睿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美]霍姆斯·维慈 著;王雷泉 译
  • 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6-12
  • 版次 1
  • ISBN 9787532544752
  • 定价 36.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49页
  • 字数 254千字
  • 丛书 觉群佛学译丛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三卷本的《现代中国佛教丛书》中的第二部。第一部着重探讨了,现代中国佛教的体系制度、教会组织体制和制度;本书则立足于佛教在现代中国的发展史,集中于1949年共产党胜利之前三十年问中国佛教的急速变迁。第三部将从制度和历史两个方面论述在共产党统治下中国佛教所发生的变化。
  在编辑这套现代中国佛教社会丛书时,所遇问题是它们彼此问会交叉重复多少,每一部是独立成篇、互不干涉,抑或作者应对先前已经论述的再做诠释?正如大家所预料的,笔者采取了折中路线。由于对现代中国佛教社会的理解贯穿于本套书的始终,故所有的探讨都是深契本质的,如果读者想进一步加深理解,不妨查阅笔者的另一部著作《中国佛教的实践》(哈佛大学出版社,1967年版)。虽然后者的序言同样也可以适用于本书,笔者还是要再次指出两点。首先,《中国佛教的复兴》一书将焦点投射于人员、组织和佛教大事上,只有偶尔述及敦义演化和思想史。其次,真理的跋涉之路是没有终点的。如果时间允许,笔者将花费更多的时间(它将是另一个两年或三年)来完善甚至是对那些最基础资料的解释,故在此笔者不再一一做出“还需要更多调查”的说明。还应该指出的是,在第一部书中,大约有三分之一的资料完全来源于访淡,而在这一部中这个比例要稍微小一些。并且这些访谈资料中,绝大部分来自于单独的受访者,而不是对几个受访者访谈资料的整理。
【目录】
总序
前言
第一章复兴的开端
杨文会
现代僧伽教育
革新派僧侣
第二章争取全国领导权的斗争
大闹金山
对立的佛教组织
中国佛教会(上海,1929)
第三章太虚
世界性组织
国内的组织
太虚与科学
太虚的方法
第四章居士佛教运动
居士组织的种类
佛教正信会
日益重要的居士作用
第五章建筑与出版
寺院的中兴
新修的寺庙
出版事业
第六章佛教教育
传统教育
观宗学社
太虚创办的佛学院
天宁佛学院
教育的水准
内学院
第七章僧侣的社会活动
龙泉寺孤儿院
其他福利活动
僧侣从事的社会福利
第八章僧伽与国家
民国法律及实施
针对佛教敌对者的法律
佛教在上层社会的朋友
僧人与政治
第九章对外交往
与日本的交往
内地与西藏的交往
与南传佛教的交往
与基督教的交往
基督徒皈依佛教
与海外华侨的交往
第十章宗派与分歧
密教
反派性潮流
地域主义
分歧的焦点
第十一章基督教的成见与佛教现状
佛教的现状
理解的增长
曲解的因素
地区性差异
第十二章复兴的含义
这是复兴吗?

附录一佛教期刊
附录二佛学院
附录三僧侣数目
附录四局部衰败
参考文献
译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