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我国“以工补农”绩效与联动补农机制构建研究·
正版现货实物拍照无笔记划线
¥
5
九品
仅1件
作者王钊、李强 著
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04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11-30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王钊、李强 著
-
出版社
中央编译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1-04
-
版次
1
-
ISBN
9787511708052
-
定价
5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06页
-
字数
281千字
- 【内容简介】
-
“以工补农”作为新时期我国解决“三农”问题的基本战略。《新时期我国“以工补农”绩效与联动补农机制构建研究》基于政府和市场主体联动的视角,依据中央政策精神和“三农”问题的现实状况,通过翔实的历史资料和调研数据,对上述问题作出了科学的解答。结合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的趋势和特征,在现有文献评述的基础上,解析了“以工补农”的基本概念、认识误区和理论基础,剖析了英、美、日等主要工业化国家农业支持政策的演变历史和借鉴价值,分析了现阶段“以工补农”各主要渠道、方式的效果和影响因素,揭示了政府和市场主体联动缺失的主要原因和影响机制,探讨了新时期“以工补农”的可行性、必要性、基本目标、基本任务、基本思路、基本原则,提出了通过完善涉农市场制度以构建联动平台,通过改革支农管理体制以构建联动关系来实现政府和市场主体联动“补农”的有效路径。
- 【作者简介】
-
王钊教授,博士生导师,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重庆市人大常委,市政府参事室参事,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兼任中国农业技术经济学会常务理事,重庆市区域经济学会副会长、管理现代化研究会副会长、数量经济学会副会长、农业投资研究会副会长等。主持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项,国家软科学项目2项,重庆市政府重大咨询项目2项,重庆市软科学等国家级和部省级各类项目20余项,主持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出版专著3本,主编国家级和部级“十五”、“十一五”规划教材等近10本,发表科研教学论文50余篇;获重庆市人民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三等奖,市政府科学技术奖三等奖,市政府发展研究奖一等奖、三等奖等部省级各类科研教学奖10余项。
李强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师,博士,主要从事农业政策和区域发展研究。近年来,主持重庆市软科学1项,重庆市教委项目2项,主研国家、市级各类科研项目10余项,参与编写国家级和部级“十五”、“十一五”规划教材3本,发表科研教学论文10余篇。
- 【目录】
-
导论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界定
二、研究目的与主要内容
三、研究思路与主要方法
第一章 文献评述与概念规范
一、“以工补农”的文献评述
二、“以工补农”的理论基础
三、“以工补农”的概念界定
第二章 主要工业化国家农业支持与借鉴
一、主要工业化国家农业政策的演变
二、工业化国家农业支持基本目标与主体联动
三、工业化国家农业支持正确认识与借鉴
第三章 “以工补农”的主要依据与基本任务
一、“三农”问题严峻形势与“以工补农”的迫切性
二、新时期经济发展阶段与“以工补农”的可行性
三、“以工补农”的基本目标与基本任务
第四章 相关行为主体关联方式与“以工补农”主要渠道
一、相关行为主体及其关联方式
二、支持性机制的构建路径
三、现阶段“以工补农”的主要渠道
第五章 政府财政直接支农及其效果
一、财政直接支农计算口径与规模演变
二、财政直接支农的支持重点及其支持方式
三、政府主导财政直接支农的效果
第六章 政府引导市场主体支农及其效果
一、金融机构支农方式与政府引导措施
二、企业支农主要方式与政府引导措施
三、政府引导市场主体支农的效果
第七章 “补农”主体联动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一、“补农”总体效果问题及其归因
二、“补农”主体联动问题的主要表现
三、“补农”主体联动问题的原因
第八章 新时期“以工补农”基本思路与主体联动整合模式
一、新时期“以工补农”基本思路与基本原则
二、新时期“补农”主体联动整合模式
第九章 新时期“补农”主体联动整合的实现路径
一、通过完善涉农市场制度构建联动平台
二、通过改革支农管理体制构建联动关系
第十章 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
一、研究结论
二、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