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部2009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刑事错案的侦查程序分析与控制路径研究
  • 教育部2009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刑事错案的侦查程序分析与控制路径研究
  • 教育部2009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刑事错案的侦查程序分析与控制路径研究
  • 教育部2009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刑事错案的侦查程序分析与控制路径研究
  • 教育部2009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刑事错案的侦查程序分析与控制路径研究
  • 教育部2009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刑事错案的侦查程序分析与控制路径研究
  • 教育部2009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刑事错案的侦查程序分析与控制路径研究
  • 教育部2009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刑事错案的侦查程序分析与控制路径研究
  • 教育部2009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刑事错案的侦查程序分析与控制路径研究
  • 教育部2009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刑事错案的侦查程序分析与控制路径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教育部2009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刑事错案的侦查程序分析与控制路径研究

正版现货实物拍照书角磕碰内页有一个作者签赠

3 九品

仅1件

河北保定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胡志风 著

出版社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05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6-28

有空阅读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胡志风 著
  • 出版社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2-05
  • 版次 1
  • ISBN 9787565308703
  • 定价 66.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58页
  • 字数 410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诉讼法学文库2012(2)
【内容简介】
《教育部2009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刑事错案的侦查程序分析与控制路径研究》在实证调研的基础上对我国刑事错案的样态予以客观认识,结合已有研究成果,立足中国当今的司法现实,以侦查阶段为切入点,从理念、制度、方法的角度分析刑事错案的成因,重点进行对策研究。基于遏制刑事错案发生之目的,提出相应的改革完善之建议,对我国立法、司法和学术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
胡志风,1978年10月生,河南郑州人,中央司法警官学院教师,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实证研究中心研究员。2002年获中央司法警官学院法学学士学位,2007年获中国刑事警察学院法学硕士学位,2011年获中国政法大学法学博士学位,2011年9月至2013年9月在北京师范大学博士后流动站学习。主要研究领域为刑事诉讼法学、证据法学、侦查学。在《人民司法》、《人民检察》、《检察日报》、《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东方法学》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三十余篇,参与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多项。担任副主编并参与撰写《走向正义——刑事司法改革与刑事诉讼法的修改》、《矫正英语》,《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规范指南》等著作。
【目录】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的基本路径
三、研究的主要方法

第一章刑事错案与侦查程序概述
第一节刑事错案的概念与认定标准
一、刑事错案的概念
二、刑事错案的一般认定标准
三、刑事错案认定标准之我见
第二节侦查程序的几个基本问题
一、侦查程序的诉讼功能
二、侦查程序的诉讼模式
三、侦查程序运行的基本原则
第三节我国侦查程序与刑事错案的发生
一、我国侦查程序的运行现状与特点
二、我国侦查程序在刑事诉讼运行中的作用
三、我国刑事错案的现状与特点
四、我国侦查程序与刑事错案发生之间的内在联系

第二章刑事错案与侦查程序偏差
第一节侦查程序偏差的基本理论预设
一、侦查程序偏差的理论范畴预设
二、侦查程序偏差存在的客观性
三、修正侦查程序偏差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第二节侦查程序偏差存在的原因及其消极效应
一、侦查程序理念性偏差产生的原因——诉讼价值观问题
二、侦查程序制度性缺陷产生的原因——诉讼认识论问题
三、侦查程序非规范化运行的原因——诉讼方法论问题
四、我国侦查程序偏差的消极效应
第三节刑事错案与侦查程序偏差
一、刑事错案的发生与侦查程序偏差的存在
二、刑事错案的发生有助于侦查程序偏差的发现与修正
三、侦查程序偏差的发现与修正有助于遏制刑事错案的发生

第三章侦查程序理念性偏差与刑事错案
第一节侦查程序的价值与理念
一、关于侦查程序的价值——以实现刑事诉讼目的为目标
二、关于侦查程序的理念——实现价值目标的一种途径
三、侦查程序价值与侦查程序理念之间的关系——目标与途径
第二节侦查程序理念性偏差的一般理论
一、侦查程序理念性偏差的一般表现
二、侦查程序理念性偏差的消极作用
三、侦查程序理念性偏差存在的原因
第三节我国侦查程序理念性偏差与刑事错案
一、我国侦查程序理念性偏差的原因分析
二、我国立法者的理念性偏差与刑事错案
三、我国侦查人员理念性偏差与刑事错案

第四章侦查程序制度性缺陷与刑事错案
第一节侦查程序制度性缺陷的一般理论
一、侦查程序制度性缺陷的一般表现
二、侦查程序制度性缺陷的消极效应
三、侦查程序制度性缺陷存在的原因
第二节侦查程序制度性缺陷与典型刑事错案分析
一、甘肃荆爱国案——特殊侦查措施适用规范的缺失而引发的错案
二、云南杜培武案——辩护制度的不完善“有助于”刑事错案的发生
三、刘杜鹃涉嫌故意伤害案——侦查程序中关涉的证据保全与鉴定问题
……
第五章侦查程序非规划运行与形式错案
第六章修正侦查程序偏差,遏制刑事错案的发生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