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执政的转型:海外学者论中国共产党的建设
  • 执政的转型:海外学者论中国共产党的建设
  • 执政的转型:海外学者论中国共产党的建设
  • 执政的转型:海外学者论中国共产党的建设
  • 执政的转型:海外学者论中国共产党的建设
  • 执政的转型:海外学者论中国共产党的建设
  • 执政的转型:海外学者论中国共产党的建设
  • 执政的转型:海外学者论中国共产党的建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执政的转型:海外学者论中国共产党的建设

正版现货实物拍照书皮磨损内页干净

15 2.2折 68 八五品

仅1件

河北保定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吕增奎 编

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10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6-23

有空阅读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吕增奎 编
  • 出版社 中央编译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1-10
  • 版次 1
  • ISBN 9787511706928
  • 定价 6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50页
  • 字数 330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执政的转型:海外学者论中国共产党的建设》收录世界知名学者对中国共产党建设的思考和发现,主要从“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合法性与挑战”四个方面加以阐释。在书中,主要围绕下列主题展开探讨:

  中国共产党究竟进行了哪些改革?

  中国共产党面临哪些挑战?

  中国共产党将会走向何方?

  中国共产党为何没有按照20世纪90年代初许多西方学者所预测的轨迹演变?

  所选文章均为外籍学者对中国共产党建设问题进行学术探讨的第一手资料,集中对这些成果进行归纳和呈现,使国内了解海外学界对于“中国共产党建设”的研究细节。

  《海外当代中国研究丛书》的编纂既是基于现实的需要,也是当今学术研究与社会现实之间的互文关系的表征:理论探讨已越来越深入地参与到复杂的现实问题之中,并将随着现实的变迁而更加全面地展开。在这套首批推出的丛书中,我们选取了如下四个主题:“海外学者论中国政治发展”、“海外学者论中国经济发展”、“海外学者论中国模式”、“海外学者论中国共产党的建设”。显然,书中所涉及的都是当下中国最前沿也最具现实感的重大命题,它们延伸并跨越了过去时代的震荡与沉思,同时,又面临并深入到全球互动关系的新型结构中。无论相对于自身的历史变迁抑或全球化的世界体系,转型中的中国已呈现出既断裂又重叠、既竞争又融合的复杂图景,因此,对于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模式,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的政策组织及自我建设等这些我们一向耳熟能详的范畴都需要被重新审视和界定,从而在新的历史语境和世界秩序中加以关照。
【作者简介】
布兰特利?沃马克(BrantlyWomack)(1947-),芝加哥大学政治学博士,美国弗吉尼亚大学政治学教授,著名比较政治学家和中国问题专家,著有《毛泽东政治思想的基础》(1982年)、《中国政治》(合著,1986年)、《中国与越南:非对称政治》(2006年)。

    沙恩?布思林(ShaunBreslin),英国沃里克大学国际关系教授,著名中国问题专家,主要著作包括《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社会主义国家改革过程的中央地方关系》(1996年)、《毛泽东》(2000年)和《中国与全球经济》(2008年)。

    菲利普?德拉朗德(PhilippeDelalande),经济学家,阿尔马丹出版集团(L'Harmattan)亚洲丛书负责人,主要著作包括《越南面对未来》、《2020年的中国》(合编)、《强壮的越南龙———政治、经济、社会因素》。

    布鲁斯?J.迪克逊(Bruce J.Dickson),密歇根大学政治学博士,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艾略特国际关系学院教授,著名中国问题专家,著有《中国和台湾的民主化:列宁主义政党的适应性》(1997年)、《红色资本家:中国共产党、私营企业主与政治变革的前景》(2003)、《财富变成权力:中国共产党对私人部门的接受》(2008年)。

    Д. А. 斯米尔诺夫,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中国政治研究中心主任。

    P. M. 阿斯拉诺夫(P. M.Асланов),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副所长,远东所学术委员会副主席,中国历史与政治研究中心主任,俄中友好协会副会长,当代中国共产党党史专家。

    海克?霍尔比格(HeikeHolbig),海德堡大学政治学博士,德国汉堡亚洲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德国《当代中国》杂志编辑。

    约瑟夫?格利高里?迈哈内(Josef GregoryMahoney),乔治?华盛顿大学博士,美国大峡谷州立大学东亚研究系副教授,中国问题专家,曾经任教于乔治?华盛顿大学、马里兰大学和辽宁大学。

   藤原章,日本中国问题专家,1955年生于京都,1978年毕业于早稻田大学政治经济学系,历任读卖新闻社驻上海、北京特派员,现为读卖新闻社中国分社社长。

    法尔克?哈尔蒂希(FalkHartig),主要研究汉学和新闻学,《文化交流》和《国际视野杂志》的编辑。

    伊格内修斯?威波沃(IgnatiusWibowo),伦敦大学政治学博士,主要研究中国政治,印度尼西亚大学讲师,当代中国研究中心主任。

    卜约翰(JohnP.Burns),哥伦比亚大学政治学博士,香港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教授,主要著作包括《中国农村的政治参与》(1988年)和《治理能力与香港公务员制度》(2004年)。

    塔马拉?蕾?史(Tamara ReneeShie),美国国防大学国家策略研究学院(Institute for National StrategicStudies)专注东亚安全问题的助理研究员。

    娜拉?索斯密卡特(NoraSausmikat),德国柏林自由大学政治学博士,汉学家和社会学家,多特蒙德技术大学讲师,主要研究中国政治改革和中国妇女。
【目录】
导言:海外视阈下的中国共产党研究 

思想建设

当代中国的意识形态重构:决定因素、进展和局限 

通往和谐之路——马克思主义、儒家与和谐概念 

从中国共产党新的指导思想看政治、经济和社会变迁——从“三个代表”到科学发展观 

“三个代表”思想——中国国家意识形态发展的新阶段

“三个代表”思想:中国通向社会和谐之路 

中国共产党代表谁?——从“三个革命阶级”到“三个代表”迪克逊 

政党-国家民主与“三个代表”:一种理论透视

组织建设

中国共产党的“党内民主”:历史与现状 

中国共产党的党内民主〔德〕法尔克·哈尔蒂希 

中国共产党的党内选举制度——有限的自由与上级党组织权限的强化 

吸收新党员:从危机到私营企业主 

中国的党校与领导精英的培养 

干部责任制与中国共产党要求的变化 

作为领导选拔机制的中国共产党干部任命制:一个评价

合法性与挑战

一党执政的民主化?——中国的政治改革、民族主义与合法性

中国共产党在农村地区的合法性 

中国共产党能否坚持一党制? 

中国的宪政、“三个代表”与法治 

增加一党执政的合法性?——中国共产党的意识形态调整与党内改革 

活跃的互联网:中国共产党的希望还是危险?

中国的信息化与政治改革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