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第12卷第2期,总第34期)
  • 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第12卷第2期,总第34期)
  • 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第12卷第2期,总第34期)
  • 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第12卷第2期,总第34期)
  • 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第12卷第2期,总第34期)
  • 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第12卷第2期,总第34期)
  • 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第12卷第2期,总第34期)
  • 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第12卷第2期,总第34期)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第12卷第2期,总第34期)

正版现货实物拍照后书皮折痕书楞磕碰内页干净

2 九品

仅1件

河北保定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主办;詹庆明 执行主编;李志刚;甄峰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时间2020-12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5-22

有空阅读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主办;詹庆明 执行主编;李志刚;甄峰
  •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 出版时间 2020-12
  • 版次 1
  • ISBN 9787100192828
  • 定价 5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53页
  • 字数 400千字
【内容简介】
进入新时代,国家对于高质量发展和城市治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提出了更高要求,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在科学性、精准性和精细度方面的要求愈加凸显。本辑聚焦“城市计算”,努力为我国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的创新发展提供借鉴。全书分为“主编导读”“特约专稿”“学术文章”“新人名篇”四大部分,共16篇文章。其中,“城市计算”主题文章分为两类:一类是通过城市计算对城市或区域发展状况进行测度与评价,以此服务规划或治理决策;另一类是基于城市计算工具、方法直接服务规划创新。
【作者简介】
李志刚,武汉大学教授、博导,城市设计学院院长。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城市空间转型与城市规划。近10年来,在国内外城市地理、城市研究、城市规划领域发表文章130多篇,其中SSCI收录20多篇。参与国内外10多部书籍编写,出版中文专著1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参与国际和省部级科研项目10多项。

甄峰,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博导,南京大学智慧城市研究院副院长,兼任中国地理学会城市地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非洲问题研究会副会长、中非人民友好协会理事。

詹庆明,教授、博导,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副院长、武汉大学数字城市研究中心副主任、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兼职教授、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创新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主要从事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在城市规划与管理中的应用研究以及城市规划专业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主持国家科技部863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主持和参加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等项目40余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三等奖3次,省部级教学优秀奖三等奖1次,湖北省城市规划设计优秀奖二等奖1次,全国城市规划新技术应用先进工作者1次,中国城市规划新技术应用推广先进工作者1次。主编《城市规划中的空间地理信息与决策支持》,出版专著5部,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
【目录】
主编导读

特约专稿

1 论我国城镇化空间格局的演化 胡序威

5 未来城市研究进展评述 武廷海 宫鹏 郑伊辰 等

学术文章

28 公共资源公平配置的规划方法与实践 王法辉 戴特奇

41 新数据环境下控规科学编制与实施优化方法探索 王腾 崔博庶 张云金 等

57 基于土地利用—交通—能源集成模型的城市交通低碳发展路径:以常州市为例  张润森 张峻屹 吴文超 等

74 面向城市微气候系统的性能驱动多目标数字化设计方法 巫溢涵 詹庆明

87 结合大数据的居民通勤仿真研究:一个智能体模型的规划应用尝试  吴昊 刘凌波 彭正洪 等

102 多样性视角下城市基本公服设施空间配置特征研究:以武汉市为例  刘合林 郑天铭 王珺 等

118 三维街道界面密度分析:基于行人视角的街道界面三维评价指标探索  牛强 杨超 汤曦 等

132 基于城市网络联系的长三角城市群COVID-19 疫情空间扩散及其管控研究  张一鸣 甄峰

151 城市土地利用格局与PM2.5 浓度的空间关联研究:以京津冀城市群为例  杨宇 肖映辉 詹庆明 等

165 澳大利亚城乡用地分类标准及比较研究 朱杰 高煜 安德丽安•基恩

183 主体功能区视角下京津冀国土空间的增长与收缩格局分析 吴 康 王曼

200 “城市人”视角下国土空间“三线”管制方法探索 魏伟 刘畅

217 核心城市引力作用与土地扩张耦合效应研究:以长三角地区为例

李帆 李效顺 魏旭晨 等

新人名篇

231 刘晔,中国大城市流动人口聚居区的形成机制与社会影响:以广州“湖北村”为例(刘晔,李志刚,刘于琪,等)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